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 第25章 曹邦辅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第25章 曹邦辅

作者:老街胖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30:21 来源:小说旗

周博仁对曹邦辅的印象挺好。

历史上,这五十三个倭寇就是曹邦辅歼灭的。曹邦辅不是泛泛之辈,他在河北干知县积累了基层经验,然后以御史和巡按身份出察云南与陕西,之后回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也有中央工作的经验。曹邦辅素有知兵之名,嘉靖三十四年做右佥都御史巡抚南京时,正遇上53名倭寇来犯。

曹邦辅决心将这股嚣张的倭寇解决,布置了层层包围圈,不让其有隙可钻。为鼓舞士气,他披上甲胄,亲赴一线督战。有领导在,官兵们的信心和勇气大增,不但很快寻获这股倭寇的踪迹,而且奋勇上前,总算在苏州吴林庙擒杀其中27人。剩下的26名倭寇虽然杀出重围,但实在跑不动了,就到苏州城灵岩山下太湖边夺了几只民船,想走水路逃脱。曹邦辅早有准备,在太湖上布置了重兵,迫使倭寇放弃水路,躲进横泾前马桥一间民舍,准备负隅顽抗。曹邦辅不想让官兵们作无谓牺牲,于是下令施以火攻。倭寇们被烧出来,竟又杀开一条血路。

曹邦辅率部众一路紧追不舍,不料在浒墅关附近的杨林桥突然追丢了。官兵们搜寻不得,恨恨不已,准备放弃。眼看就要功亏一篑,一个叫车梁的军官在田禾中搜索时,突然踩到一具倭寇的尸体,一摸还有余温。他判断倭寇没跑远,又见“草露微动”,故意让大家齐声高喊“贼人躲在田里”。这招打草惊蛇的心理战果然奏效,残寇以为自己暴露,赶紧站起身再逃,最后全部就歼。倭寇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死前还搏杀了太仓指挥使张大纲。史载“大纲手刃数人,力尽死之”。

全歼这53名倭寇,得益于曹邦辅的正确指挥,也离不开另外两个普通百姓的贡献。这股倭寇到了无锡,想经北边的常熟到柘林与另一股300人的倭寇会合,但不知道怎么走,就抓了两个当地人带路。这两个老百姓十分痛恨倭寇,故意背道而驰,带着这帮人向南走,一遇到路人就让他们去告官。等这股倭寇走到苏州,曹邦辅已布下天罗地网。当倭寇发现自己被包围,两名老百姓成为其泄愤的对象,被乱刀分尸,面目全非。

见到曹邦辅时,曹邦辅确实是身穿甲胄,作为一名文官,曹邦辅嘉靖十年山东乡试第五十名举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三十四名,第三甲第二百零三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元城县知县,调南和县知县,十九年十月选授云南道试监察御史,二十年十一月实授,巡视河东盐政。二十四年巡按陕西,弹劾总督张珩等冒功。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出任湖广副使,复补河南,平定柘城叛乱,升任山西右参政,三十四年三月迁浙江按察使。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提督军务,平定柘林叛乱,也就是这个时候见到了周博仁。

周博仁知道曹邦辅今年十一月就会与赵文华产生矛盾,被诬陷谪戍朔州。此时结交,对周博仁来讲不知道是好是坏。

溧水县一家酒楼内,曹邦辅坐在主位,然后请周博仁和申时行入座,接下来就是王崇古和董邦政,文官地位大于武将,后面坐的才是太仓指挥使张大纲和把总娄宇。

曹邦辅举起酒杯,向周博仁申时行敬酒:“老夫敬二位英雄一杯!”

周博仁和申时行哪能受巡抚敬酒,马上站起了身子躬身拱手:“巡抚大人言重了,学生惭愧,应该是学生敬大人。”说罢,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曹邦辅哈哈大笑,周博仁觉得这巡抚御史没有架子,总是笑,不是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怎么就被赵文华抢功了呢。

曹邦辅捋须问周博仁:“周秀才可有表字?”

周博仁明白这是曹邦辅看上自己了,想给自己起表字,其实周博仁很佩服这位曹大人,隆庆初,起为左副都御史,累官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体恤民间疾苦,敢于抨击权贵,秉公执法。在云南道御史任上,弹击奸邪,豪强畏服。巡视河东盐政时,核查盐丁私人通商,革除占窝营私舞弊,创立经商机制,河东盐业大兴,每年的捐税收入倍于常年。在陕西巡按任上,他考核吏治,对宗室杀人反诬治于人者极为愤慨,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百姓呼为真御史。

曹邦辅善领兵,谙兵法。隆庆元年,为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进兵部侍郎后,理戎政。京师京营士兵骄豢已久,邦辅在治理宿弊的同时,“又疏城外扎营之失,守城八战之法”,士卒无不佩服。一生着有《军机事宜》、《性说》、《樽俎对谈》、《说物寓武》、《防秋小议》等书。邦辅从政廉洁,居官40年,家无余资。邦辅在任河南副使时,曾领兵镇压柘城一带师尚诏为首的农民起义军。1575年,73岁的邦辅卒于家中。死后赠太子太保。

曹邦辅是爱护人民廉洁奉公的楷模,自己要是因为赵文华的事情疏远他的结交,可真是小人呐。

打定主意的周博仁摇摇头:“学生长辈周铭曾是应天府举人,去世的早,尚未起表字。”

曹邦辅笑道:“既如此,老夫给你起个表字如何?”

周博仁躬身行礼:“长者赐不敢辞,学生谢过。”

曹邦辅捋须想了一会,说道:“你于平定江南倭寇之乱有功,表字就叫振南吧。”

周博仁拱手:“振南谢过曹大人。”

自己竟然有表字了,周振南,听起来挺霸气。只是这个“振南”,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一时还想不起来为何有如此熟悉的感觉。

王崇古羡慕地说道:“曹大人还没给别人取过表字呢,振南真是太幸运了。”

曹邦辅道:“本官与振南一见如故,同为读书人却披挂上阵与敌周旋,全歼这股倭寇,与本官经历很像。不知振南接下来是否继续考功名?”

“振南会参加半个月后的应天府乡试,希望能中得举人。”周博仁回答道。

“如此甚好,今年是潘晟与严讷共主应天府乡试,希望振南高中解元。”曹邦辅故意这么说,私底下是希望周博仁研究下潘晟与严讷的文风。

周博仁知道了曹邦辅的潜台词,又敬了曹大人酒。

太仓指挥使张大纲却起身敬周博仁一碗酒:“在下最敬佩战场杀敌的读书人,振南文武双全,实在是吾辈楷模,请了!”

周博仁也从酒杯换了碗,这不是自己家产的高度酒,就这酒精量自己完全没问题,大声道:“请了”,也一口闷完。

周博仁确实值得张大纲敬酒,因为如果不是自己,张大纲过几天就会被这股倭寇杀害。

申时行在桌上却一言不发,不是不想发,是不敢发,因为自己只是周博仁的弟子,地位较低,不过还没等到自己尬场,把总娄宇却敬了自己一碗酒:“这位公子也是厉害的紧,我看了战场,你用的箭杀了九个倭寇,请了!”

申时行也大为高兴,喝光了碗里的酒,不过他的酒量可不及周博仁,一碗下去还有些晕乎乎。

酒局散了以后,周博仁扶着已经晕了的申时行到客栈里歇息,自己跟王崇古等人喝了好几碗,虽然还清醒,但是说话已经大舌头,自己也匆匆睡下。

夜里,在摇曳的油灯下,曹邦辅打开了奏折,恭敬的一笔一画的写下自己的杀倭之路,以及这个周秀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