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 第190章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卧槽,一下子就是三位布政使。

朱允熥扶着龙椅的手,青筋暴起。

江南集团的势力,还真庞大啊。

“蒋瓛!给朕查!给朕抓!”朱允熥咬牙切齿的道。

这一刻,一团乌云飘来,把太阳遮住了。

“遵旨。”

刚吩咐完小弟的蒋瓛又去吩咐了。

我类个乖乖,一个巡抚,三个布政使。

还有这几百个官员。

大明开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血案啊。

“陛下,臣也要举报!南直隶总督秦柳敢!他已密调直隶五万精兵,只等允炆殿下上位,他立马带兵以勤王护驾之名进京!实则趁京营空虚之际,绞杀京营其余兵马!控制京畿,诛灭淮西!”这时候,又一个官员朗声举报。

这话一出,兵部尚书汤和吓得一激灵。

京营的士兵被蓝玉和常茂他们带走了很多,京营只有三万多兵马和朱允熥的御林军。

因为京城已经全部架满火炮了。

这事儿还是南直隶总督,真正天子脚下的大佬啊。

朱允熥站了起来,“证据呢?”

“有!书信来往,臣也没有烧!而且他还让臣帮他偷京城的布防图,书信都在,藏在臣府中的茅坑里,用一个坛子密封起来的。”

这个官员回答道。

这话一出,朱允熥只感觉脑瓜疼,整个人险些气得没站稳。

“陛下。”郝有钱赶忙扶着朱允熥。

“朱战,常升!”朱允熥喝道。

“臣在!”

两人连忙站出来领命。

“开国公,你领京城一万兵马,去给朕把这个直隶总督押到京城了,其十族一块!”朱允熥吩咐道。

“臣遵旨!”常升拱手领命。

朱允熥继续吩咐,“朱战,既然直隶不知寒,那就马克沁下江南!

朕命你点齐一半神机营的亲兵,持十挺马克沁重机枪,一百门意大利炮,配齐弹药,协助开国公拿人!

许你便宜行事,直隶所有官员,但凡阻拦或反抗者,不管王侯将相还是封疆大吏,朕都许你先斩后奏!”

这一刻,朱允熥的身上帝王威严滚滚倾泄,随之而来的便是滔天之怒。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臣领命!”朱战拱手道。

这一刻,满朝文武意识到真有可能来场伏尸百万了。

朱允熥连神机营都派出来了。

这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就足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直接十挺。

还有那京营都没配备的意大利炮。

“开国公,人拿下之后,兵权交给朱战,你带着你兵部让你调的兵马继续马踏江南!朕倒要看看,当今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朱允熥冷哼一声。

“臣领命!”

常升也是愤怒,竟敢意图动摇朱允熥的江山!

都该杀!

“立即点兵去办,御林军和神机营指挥权暂交副将指挥,朕就一句话,朕要秦淮河的水,红得百日不褪色!”

这一刻的朱允熥,就像是一只暴躁的猛虎。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话真不是一句空谈。

“臣告退!”两人领命,立马调兵去办。

用鲜血染红秦淮河,还要百日不褪色。

整个江南集团,算是彻彻底底的完了。

“信国公!”朱允熥再道。

“臣在。”汤和赶忙站出来,这不会是要问罪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吧?

“你暂兼南直隶总督一职,节制南直隶兵马大权。”朱允熥倒不是要问罪汤和。

而是让往汤和身上加加担子。

“臣领命。”汤和领旨。

朱允熥看向刚刚那个揭发的官员,“京城布防图,你拿到没有?”

“臣没拿到。”这个官员如实回答。

朱允熥点了点头,“信国公,京城要换防,重新布防。”

“臣退朝之后便交办。”汤和应下。

就算朱允熥不说,汤和也要换防。

“陛下息怒。”百官纷纷跪下高呼,朱允熥之杀心,比之洪武大帝更甚啊。

谁他妈当初说立朱允熥为储君,必然仁慈博爱的?

出来挨打!

槽!

“陛下!臣要揭发应天府尹朴国昌,他也参与谋反!”

“陛下,臣揭发通政使司左参议韦君梓,参与谋反!”

“陛下,臣揭发两淮都转运使司副使魏笙津参与谋反!”

“陛下,臣揭发钦天监监副甄夏柳参与谋反,只要允炆殿下上位,他立马就说天命在允炆殿下,还伪造天意诏书藏在鱼肚子里!他还写好了给臣看了!”

“陛下!臣揭发太常寺卿龙雅仁参与谋反了,人证物证都有!”

那些官员眼见朱允熥动了真怒,知道诛十族可能真要落头上来。

朱允熥不会因为要杀的人太多而酌情少杀。

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揭发。

随着一个个人的名字被念出来,偌大的奉天殿广场,十之三四都瘫软在地。

今天,在京所有官员都在这儿了。

不管是看病的还是做饭的,是个官就在这儿了。

朱允熥看到这又整出来数百人。

也就是说,这次谋反京城和地方上加起来,近千个官员参与其中。

江南集团的力量,竟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从犯。

冯胜都咽了咽口水,这若全诛十族,屠杀百万可能真不是一句夸张的话。

苟日德却十分激动的写史书。

圣天子御极天下,仁慈博爱,堪为古今帝王之典范,圣天子加俸禄,给他们饭吃,然而竟有如此之多的佞臣要反圣天子!

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止!完全忘了洪武时期俸禄之艰难!

读着圣贤书,却要拥立庶出,罔顾嫡庶有别。

身为人臣,却要以臣反君,罔顾君臣之道。

生而为人,却以一己之力连累亲族遭诛,罔顾忠孝之道。

同窗为友,却为族群之死活,举报好友,罔顾仁义之道。

负君、负圣、负族、负友,此四负之臣,将之好有一比,秦之赵高,宋之秦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案牵连之广,若秉公处理,数以百万计之生灵尽遭诛戮。

若徇私枉法,从宽处理,国法威严何在,天子威严何在?

此等佞臣,不为君分忧解难就罢了,还让我圣天子做此两难之抉,简直是人性的泯灭,更是道德的沦丧,应当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