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 第435章 少年强则国强啊

夏原吉听到朱允熥的话,顿时就失望了。

“陛下,户部真没钱啊,不骗你,不然臣也不敢找您借钱啊。”

朱允熥摆摆手,“不用慌,再撑一段时间,马上你们就会有大批的钱进账了。”

“陛下所言当真?”夏原吉眼睛一亮。

朱允熥嗯了一声,“君无戏言。”

“多谢陛下。”夏原吉又笑了起来,有钱就好,有钱就好啊。

朱允熥看向兵部,“韩保,行文至各省,凡自首之匪徒,一律贬为苦力,视情节严重量刑,没干多少坏事的,做苦力五年就放人,干的坏事较多的,五年以上,三十年以下吧,各地看着量刑,有人命的则一条人命加一年,不设上限,恶贯满盈者,至死方休,毕竟现在各地不都却劳动力嘛。”

“是,臣稍后加急行文至各省。”

韩保领命。

朱允熥该仁慈的时候还是仁慈的,只要自首,不管多大的罪都不杀。

朱允熥嗯了一声,“行了,那就这样吧,各自分工去吧。”

“臣等告退。”众人行礼,纷纷退下,回去办公了。

就留下内阁三人组和毛南北在一旁。

“朕听说你们还做起中介了?”朱允熥问道。

三人赶忙跪下,“臣等知罪。”

“嗯,知罪就好,从今天开始,这笔钱分朕三成。”朱允熥也没打算问罪。

而且这也不算罪。

因为这不犯法啊,只是说有些缺德。

“啊?哦哦,是是,臣领旨。”王纯卅脑瓜子一愣,然后马上应下。

少赚点总比没得赚好吧。

朱允熥轻轻颔首,表示认可,然后郑重地说道,“内阁诸位爱卿需尽快拟定相关政策并予以施行,务必将商业经济大力推动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要向全天下发布诏令,宣布废除商人的贱籍身份,从今往后,从事经商之人皆可被视为普通民众,再也不会像以往那般被归为与曾经奴籍同等的贱籍之列!”

听到皇上这番话,三位大臣面色肃然,齐声回应道,“是,臣等谨遵圣谕。”

他们深知此项决策意义重大,定当全力以赴去落实执行。

先前朱允熥废除了奴隶制,将奴籍制度废止,如今废除商人贱籍身份,这倒是渐渐在往人人平等的方向发展了。

想当初,即便商人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因其贱籍身份所限,始终处于社会底层,被人们轻视鄙夷。

就算身着华丽的绫罗绸缎,依然无法改变其低人一等的地位。

而如今,朱允熥此举无疑是给商人阶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尊崇,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这一变革无疑会激发更多人投身于商业活动之中,从而有力地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

可以预见,未来的商业领域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帝都学府和职业学府,非精英人才不得入,换句话说,帝都两所学府只汇聚各省地区学府的顶尖人物,打造各行业高精端人才,由墨家主导。

至于标准嘛,各省第一、第二、第三高学当中,第一高学给十个名额,第二高学给五个名额,第三高学给三个名额,一省每年只收十八个尖端学子。

是省级前三的高学,初学的学子想要进入帝都学府,那就得考入高学是进入省会所在排名前三的重点高学,并且在重点高学中排名顶尖才行。

同时通告天下,凡考入帝都学府的,住宿、学费、伙食一律免费,帝都只建一所大学和一所职业学府,当地学子没考中也只能去外地读大学。”朱允熥继续下旨。

“遵旨。”三人再度应下。

妈耶,朱允熥这是要让那些学子卷起来啊。

进入省会重点高学,只是成为天才的门槛。

进入帝都学府,只是一粒蜉蝣见青天。

因为帝都学府随便一个都是顶尖人才。

这不就是在让学生从小卷起,从小打好基础,在初学时一鸣惊人,考入省会重点高学。

毕竟如果考不进省会重点高学,连进入帝都学府的预选名额都不会有。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天下,则国雄于天下,所以少年要从小抓起!

同时朝廷鼓励晚婚晚育的政策等下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再落实吧,建议是读到大学或大学毕业再成婚。

等这个五年计划过去之后,大明天下也逐渐稳定了,各行各业也归入正轨,就不需要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了。”

朱允熥站起身来安排道。

“是,陛下。”

王纯卅等人还能说啥,你说啥是啥吧。

我们照办就是了。

沈溍突然想到个事儿,“陛下,礼部奏请编撰一部集古今学说、历史、各行各业之一体的书籍,汇古今之精华,凝千古之文化,传承后世,请陛下恩准。”

沈溍从袖口掏出一本奏折,递给朱允熥。

王纯卅附和道,“对,礼部奏请这事儿,但是此事耗资巨大不说,人力物力更是巨大,所以内阁留中,暂未批复。”

朱允熥接过奏折翻看,“要着一本集经史子集等等于大成的书?”

“没错,礼部将之暂命名为承乾大典!预计在下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前编撰完成。”

沈溍回答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好!准了!朕大力支持!同时原版陪葬朕以后的皇陵,手抄版传于后世!避免手抄版被毁,如此精典付之一炬,成为千古遗憾。”

“是,陛下,那这部大典的名字……”沈溍试探性问道。

“就按礼部说的,就叫它承乾大典!”

朱允熥挥了挥手道。

“臣遵旨,陛下,臣自荐为总纂官,可以吗?”沈溍恭敬应下,一想到这部巨作如果问世,将会于天下掀起多大的轰动。

于后世又会有多大的轰动。

负责编撰的人绝对是千古留名,配享太庙!

王纯卅赶忙道,“陛下,臣也自荐!”

朱允熥笑了笑,“既然是沈阁老先提出的,就让沈阁老为总纂官,王阁老你为副总纂官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