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 152 赵善本

我,锦衣卫,永镇大明一万年 152 赵善本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6: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翠花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直到此刻,她才确信自己的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

“就是小刀会那群畜生,化成灰我也认得他们。”

赵善本急忙道:“那守备大人呢?他难道没有领兵对抗?”

“堡内有内奸,对方有三百多骑兵,守备大人手下都是步兵,根本抵挡不住。”

方正解释道。

赵善本默然。

草河堡的情况,他也很了解,毕竟每年都要给守备大人上贡。

“那方百户来小庄,不知——”

方正道:"我想在此休整一晚,等明日一早,便去海州卫求援。"

方正还记得,胡一刀就在海州卫。

自己今天晚上差点被小刀会的人干死,这个仇无论如何也要报!

赵善本道:“诸位大人请随我来。”

三人与小刀会厮杀一夜,都已十分疲倦,当天晚上便在赵善本的家里住下。

“方大人,只有两间房了。”

赵善本是个聪明人,他看到李翠花望向方正的眼神中掺杂着奇异的色彩。

方正刚想说他们不是那种关系,赵善本已经离开了。

苗人凤道:“老大,这炕可真大,就算十个人睡也不会挤。”

靳一川赶紧捂住他的嘴,把他往屋里面拖:“老苗还没缓过来,净说胡话呢,这间屋子只能睡两个人,我和老苗就不客气了,晚安!”

他趁着李翠花不注意,还跟方正挤了两下眼。

李翠花看到他挤眉弄眼的模样,一张俏脸顿时浮起两朵桃花。

“咳咳,这小子,一点正行也没有。”

方正打开门,发现剩下的这间房子里居然有一张床,而非辽东特色大炕。

“翠花,你一个人睡,我去跟赵善本说说,让他再给我找间房。”

方正抬腿便走,忽然感觉衣角被人拉住。

李翠花低垂着脑袋,细弱蚊蝇道:“太晚了,赵庄主都睡了,别打扰人家。”

“可是这张床这么小,两个人根本睡不开啊。”

李翠花勇敢的抬起头道:“我可以打地铺。”

方正:“……”

最终还是方正在靠近床的位置打了地铺,李翠花躺在床上,怔怔的望着屋顶。

方正自打来了草河堡,已经三月不知肉味。

可李翠花的父亲今天刚死,方正就是再禽兽,也万万做不出那等事。

“方大哥,你睡了吗?”

“睡了。”

李翠花本来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伤中,听到方正的回答,却还是忍不住莞尔。

“方大哥,你说人为什么可以这么坏?”

这是一个好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问题。

“翠花,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你,因为我自己也搞不懂。”

方正叹了口气,双手枕在脑后。

“方大哥也不知道吗?”

李翠花有些疑惑,在她眼里,方正就是她见过的最有本事的人。

一个从京师里来的大官,人长得英俊帅气,武功又高,简直满足了她对男人的所有幻想。

方正想了一下,道:“你说的坏只是针对草河堡里的百姓,但是在小刀会的人看来,弱就是原罪,他们比你们强大,就能对你们予取予求。”

“如果把草河堡的村民换成鞑子,他们还敢来吗?”

李翠花心中微微不快,道:

“方大哥,你怎么还帮着这些坏人说话?我爹爹那么好的人,都别他们给害了。”

方正暗骂自己太较真了,怎么能在女人面前理性呢?

其实在一个女人问男人问题的时候,这个女人绝对不是希望你给她讲什么大道理,她希望的是男人和她站在一起,同仇敌忾。

“翠花你说得对,我错了,这些小刀会的人坏透了,比大清帝国的鞑子兵还要坏。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屠戮同胞,真该千刀万剐。”

“你放心,等我们的援兵过来,我一定把这些人连根拔起,替你报仇。”

“嗯嗯,我信你,方大哥。”

女孩哽咽的话语让方正仅存的一点旖旎想法都烟消云散。

第二日,方正几个人告别了赵善本。

“翠花妹子就暂时留在你这里,我们旬日便会。”

方正说道。

赵善本拍着胸脯:“方大人放心,有我老赵在,绝对不会让人伤翠花姑娘一根汗毛。”

“方大哥,我想跟你们走。”

李翠花无助的盯着方正,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依赖。

她唯一的亲人已经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她没有一个亲人。

方正就是她最后的依靠。

方正摸了摸她的脑袋,轻声道:“我们是去搬救兵,带着你一个女孩子家不方便,你就安心的住在这里,我保证,一个星期内赶回来。”

李翠花还是哭,完全没有了杀羊时候的伶俐。

“你保证!”

方正替她抹掉眼泪,伸出小拇指:“我保证。”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撒谎是小狗。”

两根小手指勾在一起,似乎永远不想分开。

夏初的辽东,是一年四季最好的时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草河堡出发,要翻过三座山脉,跨过分水岭。

整个辽东大地,生机勃发。

方正望着犹如碧涛的崇山峻岭,忍不住感叹:“大青帝国、小刀会、大明,无数的人打生打死,却终究不过一抔黄土,这些山,这些树,见证了多少王朝兴衰。”

苗人凤道:“我苗家背负使命,与胡家相杀多年,现在想想,着实没有意思。”

“嗨,我说二位哥哥,前面就到海州卫了,你们这些感慨先留着吧。”

海州卫作为辽东重镇,有屯田、冶铁、煮盐等所,以供军需。

望着高高矗立的城墙,方正不禁感叹,这样的城墙,没有五倍的兵力根本攻不下来。

明朝的乌龟防守政策其实是很有效的。

只不过再有效的政策也需要人来执行。

明朝立国已有二百余年,人心浮动,文官不思尽忠,武将不思报国。

这些人整天想的是如何把朝廷的钱往自己的口袋里面装。

而朝廷的政令也很难抵达这里。

自古皇权不下县,皇命出不了山海关。

相比较大清帝国,明朝的君权已经被文官所掌控。

甚至文官已经到了和君权分庭抗礼的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