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 第16章 买驴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第16章 买驴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51:40 来源:小说旗

次日一早,谢根生请了同村一个会相驴的行家,结伴去骡马市买驴。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讨价还价,最终以八贯二百钱买到一头心仪的母驴。

毛驴足有大半人高,体重有两百多斤,头大耳长,性情温顺,一看就能干重体力活。

谢根生付了钱,在书契上画押,完成交易回家。

牵着驴进了村,谢根生心中满是自豪与满足。

一遇到乡邻,他立刻变得意气风发,昂首阔步,人和驴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根生叔,你买了头驴?”

看到别人眼中闪烁的光芒,谢根生笑得合不拢嘴,满脸得意道:“是啊,这是蜀驴,耐力好,拉磨、拉车都好使,以后啊,咱家里的活儿可就轻松多了······”

在村民羡慕与赞叹中,谢根生牵着驴进了院子。

“初六、初六,驴来了,驴来了······”

麦穗大喊,初六出门一看,是爷爷牵着驴来了。

叶子、菜心、麦穗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小心翼翼靠近那头庞然大物,却又不敢靠得太近,生怕被驴踢翻。

“爷爷,我要骑驴!”

初六知道驴温顺,不像骡子和马那般桀骜,会故意把人摔下来。

谢根生闻言,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

他轻轻拍了拍驴儿的背,示意它不要暴躁,随后一手握着缰绳,另一手小心翼翼将初六稳稳抱上了驴背。

然后牵着驴缰,在院内绕行。

骑在驴背上,初六随着驴儿轻缓的步伐轻轻摇晃,心中莫名想起那位机智幽默,滑稽搞笑的阿凡提,不由自主哼唱起来:“我骑上那小毛驴乐悠悠,歌声伴我乘风走乘风走。哎,亲爱的朋友们,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们不相识,我愿为你分忧愁······”

“爹,我也要骑驴。”

见到初六骑驴欢笑,麦穗十分眼热,嚷着要骑驴。

初六下来,把驴让给小叔。

谢根生如法炮制,轻轻把儿子抱上驴。

麦穗小,他怕坐不稳,一手牵着驴缰,一手扶着儿子,在院中缓缓转圈。

麦穗兴奋极了,骑在驴上激动地大喊大叫:“爹,我比驴高了。”

叶子和菜心是女孩,眼中虽闪烁着好奇,却又带着几分胆怯。

别说骑驴了,摸驴都不敢。

其他人家的孩子倒是想骑驴,但又不敢说,只能一脸羡慕地看着别人骑驴。

在农村,买牲口可是大喜事。

不久后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这个摸一把,那个检查一下牙口。

“老谢,这驴买得值,三岁口,还是个母驴,开春配种,后年生一个小驴,就赚大发了。”

“这驴可比豆苗有劲,拉磨保准快。”

“你咋拿驴跟人比?”

“哈哈哈······”

笑声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马凤丫也来看热闹,她看到初六一家乐呵呵的景象,心中不由泛起酸水,故意刁难道:“初六,你读书识字,给你家驴起个响亮的名字,让它也沾点读书人的光······”

王翠翠护犊子,张口就道:“驴就是驴,还起个什么名字?”

她明白马凤丫的用意,这是在给孙子挖坑。

六岁的孩子,满打满算才读了几天书,如果起个不中听的名字,就会成为村中的笑柄。

“娘,我家驴的耳朵好长啊,就叫长耳吧!”

麦穗率先给驴起了个名字。

初六听到长耳,突然想到欢喜佛,笑了一声道:“麦穗,长耳不好听,不如叫定光仙。”

“定光仙?哈哈,初六,你家驴都成仙了?”

“根生叔,你一不留神买来一个驴仙。”

“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驴都能和神仙联系起来。”

“······”

马凤丫本想让初六出丑,不想反被弄得尴尬不已,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心中却难掩失落。

“娘,我要骑驴仙!”

胖墩大声嚷着就往驴跟前靠,王翠翠上前拦住,笑眯眯道:“我家定光仙刚到家,还怕生呢,你可别把它吓坏了。”

这俏皮话纯粹就是报复。

“胖墩,咱们回去,一头驴有什么稀罕的,改天娘给你买一匹马骑。”

“不,我就要骑驴仙!”

“啪!让你不听话!”

“哇······”

马凤丫拉着号哭的儿子走了。

······

买了一头驴,家里足足热闹了十几天。

谢根生父子在院隅给驴搭建了个窝棚,孩子们有事没事就去逗驴玩。

拿把干草递在驴跟前,看着驴把草吃到嘴里,悠然咀嚼,长耳轻甩,那份纯真与憨厚呆萌极了。

驴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谢根生专门请教懂养驴的人,询问怎么饲养,如何使唤。

马凤丫暗地里说他在炫耀,谢根生也不反驳,或许他真有这种心理。

驴在家里拉磨,磨豆腐比以前快多了,产量也大了。

白天豆苗套驴车出去卖豆腐,换来的黄豆直接拉到车里,不像以前那样担着累。

家中唯一受定光仙影响的就是鸭蛋,她正到牙牙学语的时候,定光仙一叫,她也跟着模仿。

以至于后来,她学驴叫比驴还正宗。

······

初六抽空又写了第二卷《西湖的水,我的泪》,第三卷《法海你不懂爱》。

十几天了,苏来宝也没有来找过他,也不知道第一卷书稿卖了个什么价钱。

他有闲时间就读《论语》。

不管懂不懂内容,先背下来再说。

他读书就喜欢大声读,尤其家里人听的时候,他读书声特别大。

这就是没读过书的家长的一种执念。

听儿子朗朗读书声,便是心灵最大的慰藉,更是家族未来希望。

······

这些日子苏来宝一直在县城奔波。

《白蛇传》故事虽新颖精彩,若得不到勾栏瓦舍的接纳,也是孤芳自赏。

苏来宝是精明的生意人,他清楚赚这钱,推广最重要。

他先让人把书稿誊抄数份,然后按章节分开,把前面几章免费送给几个有名望的勾栏瓦舍,让他们说这个故事。

苏来宝是书场老听众,故事本身也有吸引力,勾栏瓦舍的掌柜也卖他面子,《白蛇传》便搬上了说书人的案头。

这书说了三天,便绽放异彩,听书人络绎不绝。

勾栏瓦舍赚钱的同时,发现了不妙之处。

这书没有后续了,听众开始站在门口骂人,说其他书不听,就要听《白蛇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