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 > 第十九章 投资

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 第十九章 投资

作者:西瓦背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薛长山看向赵擎,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跟岳父对视。

对方的眼神一片真诚,显然不是在说反话。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真诚,瞬间让宴席变得人声鼎沸。

这些富户不敢当面指责知县,可不代表他们不敢对赵擎说狠话。

他们终于“清醒”过来,今天这分明就是鸿门宴。

这对翁婿一唱一和,打算借剿匪之事敲其他家的竹杠。

恍惚间,就连薛长山都不由得猜测起岳父赵擎是不是真有这个想法。

他不想引起旁人太多瞎想,终于开口道:“五千两银子足够剿匪了。”

“好。”

赵擎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两千五百两银子自然不可能是现银。

他把银票放在薛长山面前,笑着说道:“剩下的两千五百两全由我赵家出吧,权当为米阳县诸位同仁做点小事。”

赵擎的话说的漂亮,事办的更漂亮。

赵家自己补上剩下的两千五百两,其他商户自然无话可说。

可相比于小商户的窃喜,肖经义和秦冒勋却都感觉到不对。

赵家虽然有钱,但拿三千两银子出来剿匪,这种事还是让他们倍感疑惑。

这一刻,他们翻到希望这是这对翁婿故意做局坑他们钱。

否则的话,他们根本看不出赵擎这么做的理由在哪里。

而涉及利益争夺之事,一旦看错一步,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薛长山没有给其他人在酒席上思考的世间,他终于喝下已经凉掉的杯中茶,随后拿着银票起身离开。

走出紫霞阁,薛长山感觉自己跟赵家之间的关系似乎应该重新梳理了。

赵擎这个老丈人,似乎跟那些土财主不太一样。

---

赵家大宅。

赵志泽拿着临时凑来的两千五百两银票,恭恭敬敬的放在赵擎身前。

他是赵擎长子,赵慕晴的大哥,从七年前就开始帮家里打点生意。

尽管已经做事多年,他还是不理解父亲这次的举动。

可是赵擎不解释,赵家就没人敢多问一句,哪怕赵志泽也不行。

“觉得我这么做不值?”赵擎看出赵志泽的疑惑,开口问道。

“不敢。”赵志泽连忙摇头:“父亲自然有更长远的打算。”

“这些天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来找我说说。”赵擎挥挥手,让赵志泽退下。

他对赵志泽的反应还算满意,儿子虽然不理解,却没有怨恨之意。

这至少证明赵志泽听进去了,这些年自己教他最重要的一个道理。

那就是,民不与官斗。

米阳县看似是地方家族势力挟持了知县,可实际上不过是知县也想捞钱,他们才能官商勾结。

可如果真觉得自己能掌握一个知县的生死,那就太天真了。

你可以裹挟他一起捞钱,却不能真的威胁朝廷官员。

最重要的是,知县最近的手段让赵擎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自家这个知县姑爷,似乎打算培养私兵,甚至有可能已经颇具规模了!

若非如此,“稳定”了快十年的米阳县绿林,怎么就忽然一下子冒出来一支阴兵一样的山贼势力。

强如白虎寨都对他们束手无策,足以证明他们的强横。

若是随便拉一支队伍就能抗衡白虎寨,米阳县这些有钱人又怎么可能捏着鼻子多交了这么多年的“税”。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伙人在暗中被培养多时。

才能既神出鬼没,又能打能拼。

养私兵,是要杀头的!

若是放在百年前的大乾朝盛世,赵擎看出端倪后就算不大义灭亲,也肯定会马上跟知县切割。

可是现在……

漫山遍野的山贼,此起彼伏的暴乱,大乾朝已有乱世之象。

乱世将至,有再多的金银珠宝,也不如有一支私人武装更让人心安。

赵擎不是想“投诚”,他只是习惯性的给赵家多找一条出路。

他当年愿意嫁女儿,如今就愿意再多掏钱。

莫说三千两银子,哪怕今天薛长山要三万两银子,他也敢毁家相助。

“到底是能中二甲的人呀,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韬光养晦的气性。”

想着知县过去的“窝囊”和现在的强势,赵擎暗暗得意自己眼光独到。

---

随着银子到位,胡大锤终于开始大张旗鼓的招揽乡勇。

这种事不新鲜,秦巡检主管此事时也经常补招人员。

乡勇不是兵,也不是说进了乡勇队伍就必须战斗。

有些地方的知县招揽乡勇,就是为了补充基层工作人员。

他们在各级小吏手下做帮闲,没有工钱,只能靠不定时的赏钱过日子。

虽然知县大人要招募乡勇这事早已在米阳县传开,甚至还为此筹集到五千两白银做饷银。

但所有人都觉得这事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五千两银子也不过就是知县想了个法子捞钱而已。

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不过就是知县这次只坑有钱人的钱,穷苦百姓总算逃过一劫。

可当胡大锤正式贴出招募乡勇的公文时,整个米阳县瞬间炸开了锅。

原因很简单,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米阳县招募乡勇,月俸七钱银子,每天三顿干饭。

这是个很夸张的标准。

要知道,在大乾朝真正的卫所士兵,月俸不过五钱银子。

并且这只是名义上的“标准”。

实际上卫所普通士兵真正到手的月俸也就三钱银子而已,甚至有时还会被克扣。

至于三顿干饭,更是想都别想。

卫所军官吃空饷,截月俸,克扣军粮。

一套“组合拳”下来,卫所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操练了。

这也是为什么地方民变总是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一股实力不可小觑的起义军。

因为靠军纪败坏、缺食少练的卫所官兵,根本镇压不住起义军。

比如薛长山经历过的同州起义,一群连刀都拿不稳的泥腿子就把卫所官兵打的抱头鼠窜。

要不是朝廷还有几位中流砥柱的老将,临时被派遣过来就地练兵镇压,同州起义可能到现在还在延续。

正是因为想到坐镇同州的那位韩老将军,薛长山才下定决心要花重金招揽乡勇。

给乡勇发足粮足饷,再有胡大锤这个练兵人才操练,他不信还练不出一支精兵来。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犯忌讳?

经过这段时间观察,薛长山自信不会有人因为这件事找自己麻烦。

皇帝只顾享乐,官员只顾捞钱。

只要薛长山不摆明了要造反,借乡勇之名养个千八百号人绝对不会有问题。

不过招募乡勇之事虽然弄出极大动静,一开始却没人来。

毕竟朝廷的“名声”太臭了,穷苦百姓固然眼馋银子,却又担心被官府坑。

薛长山不着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早晚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而此时,薛长山正带着一众手下在夜晚的深山中默默前行。

乡勇虽然还没到位,但剿匪之事已经可以开始了。

今夜,便是第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