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105章 李让封侯

初唐小闲人 第105章 李让封侯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旨到!”

傍晚时分,牢房之外远远的传来常德尖锐的呼喝声。

李让精神一振,结束了与婉容的交谈。

他要等的人,来了!

今日是李世民太庙献俘的日子,是四海诸国给李世民加天可汗尊号的日子,是李世民借曲辕犁朝世家门阀发难的日子。

同时,也是李世民策转军功大赏功臣的日子。

平灭东突厥,不仅是李靖的成神之战,更是大唐的立威之战。

这一战,彻底洗刷了李世民渭水之盟所受的城下之辱,也鼎定了大唐新一代东亚霸主的地位。

战事三月份结束,如李靖,李绩,李道宗,张公谨等一众将领的封赏在四月份便已落到实处。

剩下的人,都会在今天封赏完毕。

而这些人当中,便有李让。

牢房的房门打开,常德领着两个小黄门走进来。

不等常德开口,吴三已经带着一群狱卒准备好了香案。

常德浮尘一甩,故作威严的声音响起:“火器局监正李让,接旨!”

这种连名带姓以官职作为前缀的圣旨,需要摆下香案跪接。

李让带着一大群狱卒和一个小姑娘在香案前跪下,拜服道:“臣李让接旨。”

常德走到香案之后,展开手中的圣旨,徐徐念道:“敕曰:朕嗣纂鸿业,教化天下,威服寰宇,思恢至道,宁谧区宇,缴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

而草原蛮族突厥外藩,负固河右,不施教化,肆情拒命,抗衡上国,扰我边境,克我臣民。

火器局监正李让者,器识恢宏,风度冲邈,宣力运始,效绩边隅,率部八百,克俘其酋,拓地千里,为国展效,久冒艰危,血战余生,岂不知委。

可特进李让昭应县侯,食邑八百户,实食邑四百户,赐金三千,丝帛二百,仪仗一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着令所司,备礼册命。钦哉。”

常德用一种极其怪异的语调念完了圣旨,冗长晦涩的一通制文念下来,听得李让头昏脑胀。

这是最正式的圣旨格式,与往日李世民给李让那种口谕或者大白话圣旨不一样。

每一个字都是内侍黄门精心雕琢考究所出,这样的封诰圣旨,最终都需要留档载入史册。

但好在最后一句李让听懂了。

从今往后,他就是大唐的昭应县侯,昭应,正是骊县的别称。

李世民将骊县封给了他,并给了他八百封户,其中四百户为食邑,四百户为实食邑。

两者的区别便在于一个实字,食邑八百户,是李让名义上的封户,代表着这八百户人家以后所交的赋税不需要过朝廷的手,可以直接到李让手里。

而实食邑四百户,则是李让真正意义上的封户,这四百户人家从今往后就成了李让的私产,李让对他们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简单来说,八百户封户,其中有四百户只给李让交税,但还是大唐的臣民,李让对他们没有管辖的权力。

另外四百户则是彻底脱离大唐,成为了李让的私有物品,就算李让什么时候兴致来了想杀几户人家助助兴,别人也管不着。

当然,其中含金量最高的还是圣旨最后面的那八个字——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大唐的爵位制度是世袭递减一阶。

以国公为例,如果继承者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也没有皇室的恩宠。

老国公去世以后,其继任者爵位便递减为郡公。

以此类推,郡公之后为县公,县公之下为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七代以后,国公后人便沦为白身,大唐只需要养国公府七代人,便到头了。

但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大唐还在一天,就要以侯爵的规格养着李让的后人一天,直至大唐灭亡为止。

这就相当于李让的后人获得了一张长期饭票,哪怕李让的后人一事无成,大唐也必须养着他,不能让他饿死,更不能收回他的爵位。

堪称咸鱼摆烂当米虫的必备良品。

常德念完圣旨,笑眯眯的看着跪在香案前方的李让,温声道:“李县侯,接旨吧。”

李让如梦初醒,急忙起身恭恭敬敬的从常德手上接过圣旨,将圣旨举在头顶,口道:“臣昭应县侯,火器局监正李让,领旨!”

常德笑眯眯的将圣旨递到李让手里,随即朝李让拱手抱拳道:“恭喜李县侯,贺喜李县侯,年纪轻轻便位列侯爵,将来裂土封王,指日可待啊。”

常德此言一出,李让的嘴角顿时咧到了耳朵根。

摆烂生活三要素之一的地位,稳了!

世袭罔替的侯爵啊,整个大唐不说独一份,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了。

见常德笑眯眯的站在香案之后不肯离去,李让哪里还不知道他是在等自己的喜钱。

但他身在大牢,确实身无长物。

找了半天,最终还是吴三贡献出了他的钱袋。

李让有些尴尬的挠挠头,朝常德拱手道:“本来还说摆酒宴请常内侍,但小子现在身陷牢狱,委实身无长物。”

“无妨,无妨!”

常德笑着摆摆手,依旧只从钱袋之中取出一文钱。

将一文钱捏在指尖,笑道:“这谢仪咱家收下了,咱家一个阉人,也沾沾李县侯的喜气,咱们来日方长,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多留了。”

见状,李让心中对这个太监的好感又上升了一个度。

急忙拱手道:“常大伴慢走,改日小子出狱,于太平村摆酒,还请大伴不吝赏脸,小子感激不尽。”

“呵呵呵,李县侯亲自相邀,咱家定是要来叨扰的,定是要来叨扰的,另外,县侯如今乃是爵爷,这称呼也该改改了,哈哈哈哈......”

常德大笑着领着两个黄门转身离去,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样子。

李让目送常德远去,整个人由内而外都透着一股子轻松愉悦。

“恭喜李县侯,贺喜李县侯,祝侯爷从今往后万事顺遂,公侯万代。”

吴三领着一群狱卒喜滋滋的给李让道喜。

这可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出来的侯爷,今日他们沾了贵人的贵气,指不定将来也能有飞黄腾达的一天呢。

李让咧着大嘴罢手:“多谢诸位,多谢诸位,他日本侯出了这大理寺监牢,定然摆下酒宴以谢诸位这些日子的关爱之情。”

此言一出,所有狱卒顿时红光满脸,恭贺得更起劲了。

李让这话摆明了就是要提携他们啊,他们是什么身份,狱卒,牢头,真正的下九流之人。

一位侯爵的宴请,放在以往,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让心满意足的接受了他们的道贺,他拼命,他钻研,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世袭罔替的侯爵之位啊。

美滋滋!

好半晌,吴三才带着一群已经词穷的狱卒离开牢房。

他们一走,李让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边笑,一边到处找东西准备将圣旨装起来。

这可是好东西,关乎着他未来和他子孙后代的米虫生活能不能一直延续下去的保障,可不能弄丢或者弄脏了。

找了半天,最终还是婉容帮忙从角落中翻出一个还算干净的木盒子。

李让将圣旨装好,这才继续咧着大嘴大笑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作透明人的婉容这时才朝着李让盈盈一礼道:“奴婢恭祝姑爷得偿所愿,将来定能平步青云,位列公卿。”

“好,好,好!”

李让连道三个好字,正想要说些什么,牢房大门再一次被打开,

却是三位大佬联袂而来。

打头阵的自然是和李让关系密切的唐俭。

李让这个侯爵能够有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后缀,唐俭可是出了不少力。

紧随其后的是上午才来过的程咬金,其次是长孙无忌,走在最后面的却是李让的老上司安修仁。

这四人,都是在大唐和李让有着紧密联系之人。

唐俭和安修仁是李让的伯乐,程咬金和长孙无忌是李让的合作伙伴。

对于他们的到来,李让并不觉得奇怪。

“哇哈哈哈哈哈......”

未语先笑似乎是大唐人独有的习惯,四人刚刚走进牢房,便是一阵哈哈大笑。

李让急忙迎了上去,口称:“见过唐伯伯,程叔叔,长孙叔叔,安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唐俭扶起了李让,大笑道:“李小子,现在封侯了,感觉如何?”

李让顺势起身,咧嘴笑道:“回唐伯伯的话,感觉挺奇特的,在大牢里封侯,小侄应该是古往今来头一份了吧。”

李让此言一出,四人顿时乐不可支。

安修仁挤到李让面前,颇为得意道:“本将如今也得了个侯爵,却是有诸国使节满朝文武作为见证,端的是风头无两啊,你嘛,惨是惨了点,但谁叫你狗胆包天呢,哈哈哈哈......”

听着安修仁得意的大笑声,李让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

理论上来说,封侯这么大的事情,是该由满朝文武来做见证。

但李让的脑回路和大唐人不同,他是个实用主义者,风不风光的他不在意,他只在意这个侯爵背后代表着的东西。

长孙无忌抚着颌下短须,淡笑道:“在大牢里封侯,此事说出去确实颇有传奇色彩,但要说是头一份倒也不见得,诸位可不要忘了长平郡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