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115章 谣言

初唐小闲人 第115章 谣言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让知道一种不需要证据,也不需要耗费一兵一卒便能将陇西李氏变成历史尘埃的方式。

这种方式叫做舆论。

事实上以舆论操控人心的法子,在华夏历史上并不少见。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谶言,其实便是舆论战的初级版本。

如有名的“亡秦者,胡也!”,“大楚兴,陈胜王。”,“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无一例外,这些能流传千百年的谶言,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谶言这种方式,在李让看来就太初级了。

所以他准备将李氏作为祭品,来纪念报纸的横空出世。

李让呼出一口浊气,极为认真的看着李世民问了一句:“陛下,您还记得臣当日与您说过,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吗?”

李世民下意识的点点头,轻声应道:“朕自不敢忘。”

“其实,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君民,也适用于任何人。”

得到李世民的答案,李让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

“你想做什么?”

李世民的目光霎时间变得灼热起来。

从李让的言语之中,他听出了怒火。

望着李世民眼中极力压抑着的兴奋,李让忽然轻笑道:“臣想请陛下看一场好戏,一场羊吃人的大戏。”

“何解?”

此言一出,李世民只觉得心脏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

他忽然有一种预感,这一次,他或许不用再忍气吞声。

一旁的柴绍和张公谨则是满脸茫然。

羊吃人?

这算什么好戏?

李让将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却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正所谓法不传六耳,李世民可以无条件信任张公谨和柴绍,李让可不敢。

李世民眉头微蹙,轻轻挥手示意殿中三人退下。

张公谨和柴绍眼底流露出明显的不满之色,但看着李让坚决的眼神,还是不情不愿的退到了殿外的客房。

至于婉容小丫头,倒是识情知趣的很,不仅退出了卧房,还顺手关上了房门。

李世民望着李让,眼中不自觉的闪过一抹好奇,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可以,还请陛下附耳过来!”

李让知道房中肯定还有其他暗卫的存在,但他也清楚李世民贵为皇帝,肯定不可能与自己这个臣子单独共处一室。

所以,还是说悄悄话比较保险。

李世民眼神中闪过一抹诧异,但很快被笑意所取代。

这么多年以来,李让还是第一个要和他说悄悄话的人。

如此谨慎的作态,彻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也很想听听,李让究竟能请他看上一场什么样的大戏。

待李世民将耳朵靠到嘴边,李让便开始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随着李让的讲述,李世民的表情逐渐开始变得凝重。

听到一半的时候,李世民脸上的表情由凝重变成了震惊。

当李让的话音落下之后,李世民整个人便有些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起来,双手更是已经捏紧了拳头。

是的,他在害怕,李让描绘的那种羊吃人的景象,让他这位杀人如麻的帝王都感觉到了恐惧。

甚至恐惧到忘记了呼吸,指甲嵌入掌心而不自知。

足足震惊了好半天时间,李世民才回过神来。

坐回床沿,他压低了声音问道:“李小子,如此阴毒的法子,你确定要用?”

李让定定的看着李世民,没有说话。

既然决定将陇西李氏作为祭品,他就已经懒得去想这个法子是否阴毒了。

他的办法再恶毒,难道还能比得过陇西李氏掘开黄河,让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感受到李让眼神之中的决绝之意,李世民忍不住忧心忡忡的叹了口气。

这个法子阴毒吗?

或许吧!

但他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将来若是有心人用同样的法子对付朝廷,他又该如何应对?

李让当然知道李世民在担心什么,但他知道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肯定,李世民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因噎废食,从来不是李世民的性格。

半晌之后,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转头看着李让淡淡的说道:“你先好好养伤吧,此事,朕还需仔细思量一番。”

李让眨巴了一下眼睛,回答道:“臣等着陛下的好消息。”

李世民微微点头后起身离去。

李让的计划,他确实需要仔细思量一下。

办法是好办法,不仅能替他狠狠的出一口恶气,还能替那些枉死的百姓真正讨回一个公道,更能狠狠的敲打一下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世家门阀。

但这个办法的后遗症,也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看着李世民的背影,李让的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一抹笑容。

......

......

第二日,长安城中忽然窜起了一股流言。

说是陛下钦封的昭应县侯李让,其实是一个背弃祖宗杀害娘舅的十恶不赦之徒。

谣言来得很没道理,但还是一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

并且大有一副朝长安周边迅速扩散的趋势。

平康坊,一家青楼之中,几个跑堂的小二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大唐百姓的娱乐项目很少,所以八卦就成了大家打发时间的良药。

小二甲:“听说了吗,那位侯爷亲手杀了自己的舅舅,还不认祖宗家法,真不知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侯爷的?”

小二乙:“应该是陛下被奸人蒙蔽了吧,不然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怎么可能当上侯爷。”

小二丙:“可前些日子坊间不是传言说他是以军功封的侯爷吗,而且还是抓到了突厥可汗的大功...”

小二丁:“就算是以军功封侯,他不认祖宗,杀害娘舅也是大逆不道。”

如此般讨论声响起的地方,不止是平康坊的青楼,还有长安各大坊市。

但流言传得最快的地方,必定是平康坊和东西二市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

西市,一个泼皮正在和同伴窃窃私语的说着什么。

“那位侯爷杀了自己的娘舅,这不是犯法了吗?”

“杀人是大罪吧,怎么没听说府衙差人把他拿进大狱问罪呢?”

“嘿,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人家可是侯爷,陛下不发话,哪个当官的敢去拿他啊。”

“说了半天,你们说的到底是谁啊?”

“咦,你还不知道啊,来来来,我给你说,但你别跟外人说啊,那位可不是咱们得罪得起的。”

“放心,我的嘴那是出了名的紧,快快细嗦,细嗦......”

东市也是如此,几个闲汉泼皮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讨论到热烈之时,甚至还要开设赌盘。

“我赌三文钱,雍州的那些官儿没胆子拿他问罪。”

“你这不是屁话嘛,人家是侯爷,高高在上的贵人,杀人也不犯法的。”

“他是贵人不错,但当今陛下眼里可容不得沙子,我赌五文钱,陛下一定会问责那个不忠不义不孝背弃祖宗之人。”

几个泼皮开设赌盘的话语,正好落在了一个拎着一包糕点,准备走出东市的清瘦老者耳朵里。

清瘦老者姓魏名徵,字玄成。

听见几个泼皮的嘴里提到侯爷二字,魏徵不由得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打断了几个泼皮的谈话。

“几位好汉,方才老夫听你们说有人杀娘舅,弃祖宗,可否与老夫详细说说?”

几个泼皮望着这个突然出现打断他们兴致的老者,正想骂骂咧咧的呵斥几句。

但打量了一眼,发现老者身上的穿着是只有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丝绸,那些脏话顿时堵在了嗓子眼。

泼皮游侠在街上混,靠的就是一个眼力。

这个老者虽然没有携带随从,也没有穿红带紫,但他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那种渊停岳峙的气度,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换句话说,这个老者不是他们能得罪得起的。

几个泼皮顿时正经起来,朝老者拱手行礼道:“这位老丈,吾等就是闹着玩儿,随口一说。”

“是啊是啊,没有的事儿,吾等下里巴人怎敢编排贵人。”

“老丈肯定是听错了。”

几个泼皮应了老者一句,急忙四处哄散开来。

有些事情可以私下说,反正谣言这种东西,大家说起来也就图个乐子。

但遇上了真正的贵人,他们可不会去自讨没趣。

谁知道这个贵人和流言的正主有没有什么关系。

搞不好就栽了。

魏徵看着几个泼皮转眼工夫就逃得没影了,脸上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朝中竟然有侯爷杀娘舅弃祖宗,这可是大事。

往小了说,这是犯罪。

往大了说,这是在挑战大唐以孝治国的根本。

于情于理,他都不该放任不管。

但魏徵又不可能去将几个泼皮追回来,沉吟片刻,他还是决定先回到府中再调查此事。

但刚刚走出东市,他就发现讨论这件事情的百姓不是个例。

几乎大街上所有的百姓都在说这件事情,但百姓们不敢直呼贵人的名讳,只得以那位,或者侯爷代称。

一路从东市走回朱雀大街,议论声不绝于耳,都是关于那位神秘侯爷的。

魏徵心下微沉,心里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