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01章 又升官了

初唐小闲人 第201章 又升官了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六位家臣,应该算是李让来到大唐之后最大的收获了。

后世的通古斯野猪皮都能靠着十三具铠甲起家,李让没道理会比通古斯野猪皮混得更差。

烧完契书,饮完血酒,送走十六位家臣,李让回过头,一下子就对上了四双冒着小星星的眼睛。

这一刻,金城的眼中满是欣赏,与第一次看见李让时的那种厌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恭贺夫君,自此以后,咱们侯府也算是有底蕴的高门大户了。”

金城再度朝着李让屈身一礼,另外三个女子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李让也能明显看出他们眼中的欣喜。

李让微微颔首,并未多说什么。

收获十六位家臣,是他待人以诚的结果,他虽然也欣喜,也激动,但还不至于对此沾沾自喜。

家臣事毕,金城恭贺了一句,继而话锋一转,问道:“夫君,今日发生的事情,可有定论?”

李让做了一个禁言的动作,摇头道:“此事已经过去了,往后莫要再提,另外,再说个事情,为夫我升官了。”

“升官?”

四女异口同声惊诧一句,李让咬了咬嘴唇,平静道:“是啊,升官,从正六品的火器局监正升为从四品的扬州别驾。”

此言一出,四女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正六品,升到从四品,从品级上来说,那确实是升官。

但若是换一种说法,从一部正印的京师部门主官升为地方佐官,听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官儿是升了,却是从主官升成了二把手,还是从长安首善之地升到外地。

尽管扬州也是天下数得着的繁华之地,但比起长安,差了就不止一筹。

什么叫做明升暗降,这就是了。

看着四女的表情僵硬,李让无奈的笑笑,问道:“怎么,为夫升官,你们不高兴?”

金城摇摇头,强笑道:“哪里会,妾身恭贺夫君荣升四品大员。”

金城一开口,婉容和月儿娟儿急忙行礼道:“妾身恭贺夫君荣升四品大员。”

李让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这才有点升官的样子嘛,行了,都别绷着脸了,叫厨房准备年夜饭吧,这跑了一天,肚子都饿了。”

李让的话音落下,四女像是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元夕似的,急忙对着李让告了声罪,而后开始忙碌起来。

送走四女,李让忍不住暗叹口气,随即背着手慢悠悠的朝后院而去。

用他前世的说法,今天是大年三十,乃是除夕之夜。

大家本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吃一顿团圆饭,然后好好的放松几天。

但该死的世家,用一场爆炸,一场刺杀,成功将他心中对于过年的那点期待消磨殆尽。

至于外放为扬州别驾一事,李让倒是挺无所谓的,什么主官佐官升官降职都是虚的。

他在长安是火器局监正不错,但他没实权啊。

去了扬州,扬州的实权都是江南士卒把控着,就算让他去当扬州刺史,他一样没有实权。

既然都不是有实权的职位,在乎他干嘛。

回到后院,在四女的伺候下吃了一顿味同嚼蜡的年夜饭,李让早早的便钻进了被子里。

......

......

翌日,李让照常睡到了日上三竿。

中午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去村子里与民同乐一波,便听得村民们都在谈论昨日的爆炸之事。

气得他还没走进村子,便又翻身回到后院钻进了被窝。

最后还是金城带着三女合力才将他从床上给拉了起来。

卧房里,月儿和娟儿还有婉容负责给李让洗漱穿衣。

金城就在一边苦口婆心的劝道:“百姓们不明真相,难免议论纷纷,就算你能堵得住麾下的封户的嘴,难道关中数百万人你还能让他们不要谈论此事吗?”

金城的声音宛如魔音灌耳,听得李让一脸不耐烦。

这些道理他何尝不懂,但生气这种事情乃是人身体上的本能反应,又不是他能控制的。

他也不想生气啊,生一群无知百姓的气又没什么意义。

但火器局爆炸一事,还有昨日来自世家的刺杀一事,确实堵在他的心口,让他没法开心起来。

别人不谈论还好,他可以假装忘记了。

别人一谈论,他还怎么自欺欺人?

看着李让的表情,金城长叹口气,继续说道:“此事连陛下都管不了,你就不要生闷气了,总归今日是元正,好歹去封户面前露个脸,况且,你即将去外地为官,跟亲朋好友通声气也是应有之义。”

李让抬起手捂住耳朵,不满道:“知道了知道了,啰里吧嗦......”

最终,李让还是不情不愿的踏出了侯府,走到了太平村中间那棵已经掉光了叶子的银杏树下。

看见李让,正在笑呵呵的听着一群村民吹牛逼的二叔公招手道:“二娃子,过来。”

李让搓揉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脸,强撑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走到二叔公面前。

“二叔公,您老有何吩咐?”

“呵呵......”

“是这样,老头子琢磨着这不过完元正还有一段时间才到春耕,不如趁着这个间隙,将几个村子的年轻男女都聚集起来,也好多成全一些小辈,多生些子嗣......”

听完二叔公的讲述,李让明白了二叔公的意思,又要办一场相亲大会呗。

李让刚想点头,忽地灵光一闪道:“二叔公,孙儿也有个事情想跟大家伙说一说,这不昨天陛下又给孙儿升官了,让去扬州做别驾,四品官呢,既然您老要办相亲大会,不如由孙儿牵头,将升官宴也一起办了。”

二叔公一愣,忍不住惊呼道:“啊,又升官啦,还是四品,那是大官儿啊。”

李让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是说啊,就是这扬州有点远,孙儿想着这一去扬州可能又是几年回不来了,大家凑一块儿热闹热闹,您觉得怎么样?”

“呵呵呵,好事,这是好事啊,就该这么办。”

二叔公一锤定音,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李让又升官了,这对于太平村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至于去扬州为官,那又怎么样,总归是去当大官的。

乡民们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在他们看来,只要李让升官,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李让升官的消息就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一群乡民的话题也从昨日的爆炸转移到了李让升官这件事情上。

十九岁的四品官,让整个太平村的乡民都与有荣焉,直言太平村的风水就是好,竟然出了这么个大官。

而李让和二叔公聊完事情之后,便迅速逃离了漩涡中心,大有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风范。

转移话题,最简单不过的手段了,但是很有效。

回到府中之后,李让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

召来管家周行,让他去安排宴请村民和举办相亲大会的事情。

李让便叫人喊来虎子哥,开始商议办私塾和养猪场的事情。

如二叔公所说,春耕之前,大家都有闲暇的时间。

而这两件事情从李让大婚开始就在谋划之中,现在也到了该落地的时候。

虎子哥应邀前来,朝李让笑道:“咱们村的村民没什么意见,至于胡家村李家村和赵家村,他们之中依旧有人对私塾一事抱着疑虑,我的意见是,纯自愿,不愿意送娃儿来的上学的,就算了。”

李让点点头,有人不愿意送孩子读书识字,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李让的话说得好听,减大家的租子,但不到收租子那天,谁也不敢确定。

万一李让变卦,庄户人家如何能供养得了一个读书人?

所以,李让果断同意了虎子哥意见。

自愿那就自愿,反正私塾我修了,先生我请了,你们不来,那是你们的损失。

养猪场不耽搁农时,更何况养了也不怕卖不出去,倒是没有人有什么疑虑。

二人商议了半天,总算将所有的事情定下章程,接下来就是侯府拨钱,召集几个村子的壮劳力开干。

不过具体怎么做事就和李让没关系了,李让给了虎子哥充分的信任。

或者说,李让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总是充满了信任,李让相信他们一定会商议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的。

又了了一桩事情,李让在长安要做还没做的事情便只剩下两件了。

其中一件不足为外人道,而且也还不到时间,李让便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

另一件,便是送龙陵出嫁。

龙陵出嫁的日子还没定下,所以李让只能等,而这一等,就是半个月过去。

上元佳节,百姓们已经很少议论火器局爆炸之事。

除了报纸上依旧会有人发表文章,质疑官方给出来的火器局爆炸的缘由之外,对于百姓来说,就好像此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更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当朝弘化公主与吐谷浑大汉的婚期。

二月二,龙抬头,宜婚嫁,宜出征。

上元节这一日的报纸上一共刊登两件事,一件是弘化公主将于二月二出嫁和亲,

另一件事,则是大唐江南水师将于二月二这一天开赴岭南。

只是两件事情的热度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弘化公主出嫁一事,百姓们耳熟能详,至于这打仗,除了少数人关注之外,百姓们是不怎么关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