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07章 四战之地

初唐小闲人 第207章 四战之地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州,地处三国交界之处,西出河州城百里,便是传说中的西海盐池。

在贞观四年之前,西海盐池是突厥人的私有盐池。

不管是大唐,还是吐谷浑,想要开采盐池之中的盐,都得受到突厥人的制约。

而贞观四年以后,突厥被大唐打没了,照理说河州便能借助盐之暴利,一跃成为大唐最富裕之地。

但偏偏李让在此时献上了新式制盐之法,能够提纯大唐境内大多数盐矿,大唐也就没必要舍近求远来盐池运盐了。

所以,现在的西海盐池,除了吐谷浑偶尔会来捞一些凝结的盐块之外,河州出产的盐块便只有附近的几个州县消化。

在这种先天条件不足又被断后路的情况之下,仅仅只和平了不到一年时间的河州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发展。

所以,当众人看见河州城墙的第一眼,心中便难免生出莫名的感慨之意。

无他,河州的城池实在是太破败了。

河州城名为州府所在之地,但规模还不如关中的一个县城,城墙仅为夯土所垒,高度不足两米。

当然,若只是如此,还不至于让人心中生出悲凉之感。

真正让所有人感到心情沉重的地方,在于河州城的城墙到处都是缺口,透过那些缺口,众人甚至能看见河州城的大街之上空无一人。

送亲的队伍在河州城外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看着不远处破败的城池,李让还有些不太习惯。

自从来到大唐,从草原回来之后,他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陇右。

陇右虽然被大水淹过一次,但城池受到的影响其实不大。

毕竟是陇西李氏的大本营。

李氏虽然丧心病狂,但也不至于真的将自己的根基之地全都毁掉。

而李让在关中看见的城池,不论人口多寡地理位置多差,都能给人一种坚固安稳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座县城。

像河州这么破败的城池,李让还是第一次看见。

车队停稳,走在最前面开道吐谷浑武士便分成了三支队伍,一队打马绕过了河州城朝西边而去,一队守卫在车队前方,另一队则是调转朝李道宗和李让所在打马而来。

“见过上国王爷,李县侯。”

一群吐谷浑武士在李道宗和李让不远处停下,朝着二人拱手施礼。

李道宗嗯了一声算是回应,随即跳下战马走到马车前面,问道:“龙陵,可要下车来透透气?”

马车之内传来龙陵蚊蝇一般嗯了一声,随即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走下马车之后,龙陵便对着不远处的河州城发起呆来。

至于李让,这一路上对于这些吐谷浑武士都没什么好脸色,此刻更不会去搭理他们。

但这些吐谷浑武士的眼神让他很不舒服,索性也翻身下马,走到李道宗身后,沉默的看着眼前的城池。

为首那吐谷浑武士,在李道宗和李让跟前吃了个软钉子,也不生气,反而是带着剩下的武士快步走到龙陵面前,齐刷刷的朝龙陵跪了下来。

龙陵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后退了一步,手足无措的问道:“你们,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道宗不着痕迹的将龙陵护在身后,对着一群吐谷浑武士虚扶了一下,淡然道:“诸位,起来说话。”

为首那吐谷浑武士直起腰,对着李道宗沉声道:“此番王后能顺利到达两国交界之处,幸赖大唐上国王爷和李县侯相送,下臣唯有行此大礼以示感激之意。”

李道宗点点头,再次抬手虚扶,淡然道:“此事理当如此,贵使不必如此,还请起来说话。”

那吐谷浑武士摇摇头,再度带着一群武士朝三人磕头,而后沉声道:“王爷容禀,我家大汗派出来迎亲的使节已至河州城西二十里处等候,接下来的路程,便不劳上国天使同行了,吾等自会护卫王后回到王都,王爷,李县侯,请回吧。”

听见吐谷浑武士的话,李道宗和李让的脸色同时一沉。

龙陵的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慌乱起来,有些哀求的看着李道宗,低声道:“伯伯......”

李道宗摇摇头,平静的回道:“既然贵国迎亲的使团即将抵达河州,本王在此等候片刻也无妨。”

闻言,那吐谷浑武士一愣,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微微颔首,便默默的起身退到了一旁。

既然唐国的人要等,那就让他们等好了,反正河州还是唐国的土地。

李道宗也没再说话,只是静静的远眺着天际,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荒原,看见了旌旗招展的吐谷浑使节团。

李让寻了个地方坐下来,双手撑着脸,脑海之中是一团浆糊。

理论上来说,将龙陵的车队送到这里,他和李道宗便可以返程了。

毕竟这里是河州,处于两国交界之地,吐谷浑在河州城外驻扎了大军,大唐同样在河州城这边驻扎了八千大军。

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地方,双方能不见面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反正二十里的路程,有数百名吐谷浑武士的护卫,龙陵的车队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不知怎的,李让就是不想走,李道宗似乎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局势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麾下的随从开始安营扎寨,李让枯坐了好一会儿,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正打算和李道宗说一声,然后带人去河州城里逛逛。

但刚刚抬起头,便发现远处的天际线之上出现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小点。

李让脚步一顿,眉头下意识的皱了起来。

吐谷浑的迎亲使团,来了。

但这速度却是有些出乎了李让的预料。

虽说二十里的距离,战马狂奔只需要一个时辰,但这里的一个时辰,说的是单程。

从送亲的队伍在此处停驻,吐谷浑的武士分出一支小队去给吐谷浑迎亲的使节团报信,到现在时间也就最多过去了一个时辰。

吐谷浑的马这么快,这合理吗?

很显然,这并不合理。

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早在大唐送亲的队伍还未到河州城外之时,吐谷浑的迎亲使团便已经开始出发了。

那么问题来了,谁给他们报的信呢?

吐谷浑的武士团是队伍停下之后才去报信的,不可能是他们,而河州城这边就是大唐的领土,吐谷浑胆子再大也不可能将斥候放进大唐的领土。

一瞬间,李让想了很多。

李让能想到的,李道宗自然也能想到,所以李道宗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有些阴沉起来。

李让走到李道宗身边,两人并肩远眺着天际线之下的黑点越来越近,不由得互相对视一眼。

“这河州之地,还真是成了一个大筛子啊。”

李道宗的语气平静得没有丝毫起伏,但李让能听出他言语之下隐藏的怒火。

暗叹口气,李让没有选择接话。

他倒是不怎么生气,河州本就是四战之地,大唐为了第一时间洞悉吐谷浑的动向,更是将河州城修建在两国交界之处。

就这样的地方,想要做到绝对防守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大唐名义上是在这里驻扎了八千大军,但这八千大军,分到河州下辖的县份,实则也没有多少人。

更别说吐谷浑本就是游牧民族,来去如风迅疾如电,河州成为筛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再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河州城能坚守到现在还没有落在吐谷浑手里,大唐满朝文武就都该烧高香偷着乐了。

因为河州后面就是兰州,本来河西走廊的一大半就捏在吐谷浑手中。

要是吐谷浑大军还能够越过河州,兵锋直指兰州,那大唐的商业才是真的不用搞了,直接打国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大唐应该庆幸现在还能用和亲解决这桩屁事。

话很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后世的时候,大家印象中的贞观之治,似乎就是大唐想打哪打哪想灭谁灭谁,强大得不要不要的。

但那样的情况实则是贞观九年大唐平灭掉吐谷浑之后的事情,贞观九年之前的大唐,用积贫积弱来形容也不为过。

且不说灭突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国内更是年年天灾**不断。

人口则更不用说,一直到了贞观十六年李世民让房玄龄做人口普查时,才恢复到两百余万户,一千六百万余人。

就这样的人口基数,李世民还能在史书上留下贞观之治,足以说明李世民究竟有多牛逼。

回想了一下大唐的现状,李让不由得再度暗叹了口气。

翁婿两人相视无言,唯有龙陵,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黑点,眼中闪过了非常明显的不安之色。

“咚咚咚~”

随着远方的小黑点越来越近,战马疾驰的声音也传进了队伍里所有人的耳朵里。

而看见吐谷浑的迎亲使团,最先有所动作的不是李道宗和李让率领的送亲使团。

反而是河州城内的守军。

只见原本七零八落的城墙之上,不知道何时多出来一位位大唐士卒,张弓搭箭对准了吐谷浑的迎亲使团。

他们没有多看一眼城外的送亲队伍,只是神态专注的盯着越来越近的吐谷浑迎亲使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