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15章 李道宗杀疯了

初唐小闲人 第215章 李道宗杀疯了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渭州请来的老大夫在大营之中待了三天,这三天时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李让来到大唐之后最痛苦的三天。

每天都要灌下大量的清水,导致他频繁的出恭,关键他行动不便,每一次出恭都需要亲卫搀扶。

虽然被两个大男人看光似乎也不会损失什么,但那种羞耻感还是让他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还有老大夫开的黑乎乎的药汁,每间隔两个时辰就要喝一次。

喝完之后就会腹痛难忍,躺在床上打滚半天都缓不过来。

而这三天时间,李道宗则是杀疯了。

渭州折冲都尉府的一千人,加上李道宗麾下八百亲卫,几乎将渭州给翻了个底朝天。

当然,效果也是极好的,微微泛红的洮河水便足以证明一切。

终于,当时间来到第四天的时候,老大夫在陈一和王二的礼送之下,缓缓出了大营朝渭州而去。

当李让得知他终于不用再喝大量的清水和黑乎乎的药汁之后,顿时忍不住喜极而泣,躺在床上仰天大笑数声。

匆匆的脚步声自帐外传来,李让急忙停止了大笑,随即艰难的从床上爬了起来。

现在他身体之中的毒素排完了,身上的伤势也不算不重。

所以自己动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浑身乏力,纯粹是因为药汁和水喝多拉虚脱了,只需好好的吃上一顿饭,再休养一两天便能恢复正常。

大帐的帘子被人掀开,风尘仆仆的李道宗走进了大帐,见李让已经坐了起来,不由得沉声道:“身体还没好就好好的躺着休息,起来作甚。”

李让摇摇头,应道:“多谢岳丈挂念,小婿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是力气还没恢复过来。”

李道宗皱了皱眉,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闻见李道宗身上传来的血腥味,李让不由得好奇的问道:“岳丈,渭州的老鼠都杀光了吗?”

李道宗大马金刀的走到一边坐下,颔首道:“明面上的已经清理得差不多,至于藏在暗中的,估摸着短时间内不会露头了。”

李让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渭州刺史周目,岳丈准备怎么处理?”

李道宗道:“你无需多问,好好将养身子才是正事。”

听见李道宗略显不耐的语气,李让眨了眨眼睛,很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其实这三天时间,他有仔细思考过李老丈人在渭州的所作所为。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李道宗所作的这一切都是出自李世民的授意。

因为李道宗的种种作为都显得太刻意了。

到了渭州就要钓鱼,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女婿遇刺就要擅自调兵,甚至还敢软禁刺史。

这已经不能用胆大包天来形容了。

就凭这两桩罪名,若是没有李世民的授意,即便他是战功赫赫的宗室郡王,最少也是个流放的下场。

最开始李道宗说要钓鱼的时候,李让只是单纯的认为老丈人这是在为他去江南扫清后患。

毕竟他去江南不是独身一人前去,家眷肯定也是要带着去的,要是在路上遭遇了刺杀,会很麻烦。

但现在嘛,随着渭州被李道宗带兵翻了个底朝天,李让的想法已经没那么单纯了。

可李世民授意李道宗这么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李让却是一头雾水。

毕竟渭州这地面上最大的地头蛇陇西李氏已经没了。

朝廷想要彻底掌控渭州,完全可以慢慢来,根本没必要像这样来个大清洗,搞得人心惶惶的,得不偿失啊。

他怀疑李世民可能在憋什么大招,但他没有证据。

“行了,既然没事了,那就好好休养两天,也好回长安。”

李道宗坐了一会儿,确定李让没什么大碍之后,便起身叮嘱了一句。

待得李让点头,便又转身出了大帐。

听着帐外传来李道宗铿锵有力的声音,李让也不再继续多想。

不管李世民要在渭州憋什么大招,和他都没什么关系,他是注定要去江南的人。

不多时,帐外没了声音。

李让发了会儿呆,便又继续陷入了睡梦之中。

不管什么时候,睡觉永远都是让身体恢复正常最有效的方式。

......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李让的身体恢复了正常,胸口上的伤洞也开始结痂。

以他现在的状态,至少策马奔腾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但奇怪的是,这两天李让都没有在营地里发现李道宗的踪迹,甚至就连被软禁在后营的周目也不见了踪影。

在大营之中逛了一圈,李让发现整个大营似乎就只剩下他麾下的亲卫。

李让有些迷惑。

既然两天前李道宗便已经将渭州明面上的老鼠杀得差不多,这会儿怎么又消失不见了?

该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

应该不会。

毕竟他裤腰带上可是拴着一千八百名精锐,而且他本身便是一个绝世猛人。

能空手接箭的人,寻常暗器李让估摸着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这么一想,李让也就不再疑惑了。

回到帐中,一直等候到傍晚时分,李道宗终于领兵回到了大营之中。

李让隐约间看见李道宗手中还抱着一堆卷宗。

正想凑上去问怎么回事,李道宗便率先开口道:“老夫睡一觉,接下来的大营交给你值守,明日一早便回长安。”

李让下意识的点头,李道宗便将厚厚的一叠卷宗塞进了李让的手里,随即转身进了帅帐。

李让抱着卷宗,懵逼之下懵逼了一下。

但李道宗不欲和他多说,他也不会上去自讨没趣,抱着卷宗便朝着自己的大帐走去。

进了大帐李让便开始翻看这厚厚的一沓卷宗,只是李让越看,整个人就越懵逼。

因为卷宗上记载的赫然是渭州,洮州,定州等陇右各州的在册田土数量,其中甚至详细到水田几亩旱田几亩,哪些田地靠河,哪些又是山地。

愣神片刻之后,李让无奈的放下卷宗。

他越来越不懂李世民究竟要干什么了。

很明显,李道宗带回这些卷宗是为了清查陇右之地的田土数量。

但这种事情,只需要交给地方官就行,压根就用不着一位王爷亲自出手吧,更没必要开启大清洗。

想不通!

不过李让有个优点,那就是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去钻牛角尖。

所以,他果断将疑惑抛之脑后,准备等明天李道宗醒来之后直接问。

开玩笑,能直接问的事情,废那脑细胞干啥。

但李让不知道的是,除了陇西之外,尚有河内,山东,关内,河东,淮南,淮北,乃至于大唐北方各道数十州都有朝廷派出的黜置大使到达地方,开始清查在册田土。

尤其是水田一项,更是逐亩逐亩的清查......

翌日,大营一大早便热闹起来。

被帐外的喧嚣声吵醒,李让惺忪着睡眼走出大帐,发现天还没亮,便打算回去再睡个回笼觉。

“小混球,赶紧收拾收拾,回长安。”

睡了一夜的李道宗精神抖擞,指着李让一声大喝之后,李让的困意便不翼而飞。

“这么早吗?”

李让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的启明星,推测离天亮最起码还要一个时辰。

陇西可不是关中,到处都是一片平坦,夜色中赶路,摔死怎么办?

但事实证明,李让的担忧很没道理。

等他回到大帐里磨磨蹭蹭的收拾好昨日李道宗交给他的卷宗,再出来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亲卫们将羊皮大帐从木制的架子上剥离,折叠好放在换乘所用的闲置马匹背上。

随着李道宗的一声令下,众人再度踏上了回归关中的道路。

随着李道宗率领着送亲团队远去,渭州城内各方的慌乱也逐渐平息下来。

只是独独缺少了一位刺史。

...

“驾~”

马蹄奔腾的声音势若万钧冒雨而行,战马背上的骑士面色坚毅。

即便是大雨滂沱,雨中的能见度不足百米,李道宗依旧未曾下令减缓马速。

李让簇拥在李道宗身旁,尽可能的将衣衫盖在面前的木箱之上。

木箱里的卷宗都是纸张书写而成,即便木箱的防水效果一流,李让还是不敢大意。

“岳丈,雨太大了,咱们还是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李让一开口,雨水便顺着脸颊流进他的嘴里,导致他说话总是含糊不清的。

闻言,李道宗果断摇头道:“前面三十里就是陈仓了,到了陈仓再找地方避雨吧,护好你怀中的东西,千万别让雨水打湿。”

李道宗这么说了,李让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尽可能弯着腰将木箱护在面前。

二人的话音刚落,对面的官道上忽然有几骑朝着李道宗率领的骑队而来,但雨幕太大,导致李让看不清来者是谁,更不知来者是敌是友。

“警戒~”

陈一的高呼声透过雨幕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下一秒,众人便听见了几道略显惊喜的声音。

“王爷,可是王爷?”

“是我!”

李道宗高声应了一句,因为他已经听出了对面声音的主人是谁。

正是半个月前,他从渭州遣回长安报信的亲卫王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