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37章 风暴之后

初唐小闲人 第237章 风暴之后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此之外,许多日常所用的物资也掉进了湖里。

索性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全部加起来也没有战马损失的一半值钱。

“也罢,只要人没事就好,战马可以再买,钱可以再挣。”

听完周行的报上来的损失,李让的心情有些阴郁。

一百多匹战马,要说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江南气候湿润,不适合战马生长,扬州瘦马例外。

所以他带去的这些战马,可不全都是用来骑乘的。

一下子损失掉这么多,就算他家大业大,也够他心疼很久了。

但非常时刻,他只能选择安抚人心。

至于战马,只能从关中再运了。

周行站在李让面前,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李让的表情,见他没有要责怪自己的意思,也是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毕竟,船是他这个管家找的,行程也是他这个管家安排的。

若是李让真要追究的话,他肯定是难逃其咎。

“行了,既然没什么大的损失,你去安抚一下大家,伤了残了的记得妥善处理,另外再吩咐账房,这个月大家的月钱多发一贯下去。”

周行点头应下便要离去,李让想了想,又叫住了他,吩咐道:“给船家结算船钱的时候,按照原来的价格,上浮两成吧。”

周行有些愕然,他不太理解。

此次风暴虽然是意外,但船家本来就有保证乘客安全的义务,遇到篇这样的事情,不扣钱就是好的了,怎么还要多加钱?

“就这样,去吧!”

李让却是完全没有要给周行解释的意思,吩咐完,便合上了房门。

至于李让为什么反而要多给船家钱,当然是有目的的。

放眼整个大唐权贵家族,基本上每家都有自己的船队的。

别家有的,侯府当然也要有。

李让很清楚他的劣势在什么地方,他没有根基,没有人手,这是他最大的劣势。

但......问题不大!

他有钱,用钱能解决的事情,在李让看来都不是问题。

结个善缘,将来许多事情都要好开展一些。

毕竟,侯府不能总是借别人的势。

至于善缘有没有用,那得用到的时候才知道。

很多人总是固执的认为,什么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但李让很清楚,这些人虽然都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走南闯北,认识的人数不胜数,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张巨大的情报网。

其用处,大抵和他让吴三去整合京师之中的泼皮闲汉差不多。

回到房间之中,李让已经能够感受到风暴已经彻底停止,他爬上床撑开侧窗,窗外虽然依旧还是昏昏沉沉的一片。

但那恐怖的水龙卷和狂风已经不见了踪影。

现在只需要等到天色放晴,便能继续行船了。

忙完了这些东西,李让只觉得一股疲惫涌上心头。

他确实没想到路上竟然会遭受这种意外。

他本以为这一路上最大的威胁是世家门阀派出来的死士与刺客,结果,刺客与死士没有出现,反而遭遇了龙吸水。

对此,李让除了感慨一句世事无常之外,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夫君,还痛吗?”

看着李让脸上的疲惫之色,金城眼底暗含心疼。

李让无所谓的摆摆手:“问题不大,别忘了,你夫君我可是万军阵中杀出来的好汉,一点小伤,完全小儿科。”

金城微微颔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李让淡然道:“现在风暴结束了,夫人若是还有力气,不妨去下人们面前露个脸。”

“好!”

金城明白李让的意思,当即点头应下。

“娟儿,照顾好夫君,月儿,娟儿,随我走。”

金城开始发号施令,李让便一下子躺在婉容刚刚收拾好的床上,准备小憩一会儿。

金城带着婉容和月儿出了房间,李让开始假寐,娟儿便开始收拾李让刚才换下来的湿衣裳,以及被从窗子外面涌进来的湖水打湿的被褥。

经过一场风暴之后,船队再次迎来了片刻的宁静。

就在李让带领的船队遭遇风暴的时候。

一场席卷了整个大唐北方的风暴,也如同阴云一般笼罩在关中大地上。

起因是泾阳县境内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书院,东阳书院改名为大唐百川书院文院,并广招天下寒门士子读书就学。

本来一座书院招生,还无法对关中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

但就在东阳书院改名的第二天,大唐百川书院便立即更名为理院,宣布与文院同宗同源。

两个消息相加,终于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不对劲,但此时,大家仍旧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直到报纸刊登文院的山长竟然是儒家复圣颜回的直系后人,曲阜颜氏的大儒颜师古之后,并且,文院之中还集齐了蜀中大儒八柳先生杨关,琅琊王氏大儒飞石先生王渊,江南学问大宗师顾珉之后,关中一下子就沸腾了。

但这个消息才开始在关中之地传播,报纸便继续报道了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将同时担任百川书院文院与理院的院长。

此后,凡是两座书院毕业的学子,都将成为天子门生。

然后,关中就炸了,真正意义上的炸了。

尤其是那些求学无门的寒门士子,一下子就癫狂了。

是真正意义上的癫狂。

百川书院的文院,一下子就集齐了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名师,书籍,荣耀,前途......

这些东西,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无数的寒门士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癫狂到对着太极宫所在的方向三百九叩,高呼老天开眼。

紧接着,关中便到处都是去往书院求学的学子。

而与寒门士子的癫狂相反的,则是大唐各大世家安插在关中的探子。

五姓七家,关中四姓,山东豪族......

大唐有名有姓的世家,全都疯狂了。

李世民这是在掘他们的祖坟啊。

于是,朝堂也疯了,出自世家的官员联名上奏,要求李世民收回成命。

各家祖宅所在更是咆哮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这一次,就连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关陇门阀都选择了站在李世民的对立面。

但李世民似乎是要把天子门生这一政策贯彻到底。

对于上书请求他收回成命的奏折全都留中不发,甚至连大舅哥长孙无忌都遭到了他的训斥。

长孙皇后更是因为替长孙无忌求了一下情,便被禁足后宫。

就在局势越发僵化,甚至世家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之时。

河北,陇右,山东,河东各道忽然有大军开始拉练。

而领兵的将领,除了程咬金,尉迟恭,柴绍,张公谨,安修仁这些李世民的铁杆心腹之外,其他人则全部是异族人。

契必何力出现在了陇右,阿史那结社率出现在了山东,阿史那思摩出现在了河东。

与此同时,内附河套之地的突厥人也在李世民的结拜兄弟突利可汗的率领下,开始朝黄河进发,似乎是打算朝晋阳方向迁移。

突然从各地冒出来的大军,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给吓懵了。

因为这些大军是从哪冒出来的,连长孙无忌高士廉这样的关陇西领头人都不清楚。

就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

但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那些动弹起来的突厥人。

尽管突厥已经湮灭在大唐的铁骑之下,但萦绕在各国头顶之上上百年的阴云,却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

尤其是大唐灭了突厥之后,大多数突厥人选择内附。

这些人,现在可都只听李世民的命令。

突然骚乱起来的局势,让每个世家之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世家怒,但好像也没那么怒。

毕竟,李世民虽然成立了百川书院,但大唐最好的教育依旧把持在他们手里,大唐绝大多数基层官吏,也依旧是他们的人。

于是,叫骂声忽然就消失了。

再然后,局势便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朝堂上依旧每天都有人上书请求李世民收回成命,而李世民总是选择留中不发。

时间就这么拖了半个多月,百川书院文院也就招够了第一期的三千名学生

文院这三千名学子,和理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理院的学费很贵,所以在理院之中就读的学子,大多数都是非富即贵,不仅有勋贵家的孩子,宗室子弟也不少,世家派来的学子也占据了很大一部份份额。

而文院的三千名学子,全是寒门子弟,没错,全是,一个豪族子弟都没有。

据说许多权贵都想把自己的子嗣送往文院就读,但颜师古一个都没有收,甚至连他本家的子侄想进书院就读,都被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百川书院的文院与理院,堪称是两个极端。

而笼罩在大唐北方的这一场风暴,一直持续到了文院宣布关闭山门才算结束。

或者说,表面上结束了。

但暗地里,依旧在暗流涌动。

至少从河套一代朝着河东河北山西移动的突厥人未曾停下脚步,在各道操练完毕的大军也没有要散去的趋势。

谁也不敢保证,风暴过后究竟是风平浪静,还是更大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