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4章 渡河

初唐小闲人 第24章 渡河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家这个字,对于汉人来说,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感情。

譬如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恭敬桑梓、故土难离、归正守丘、告老还乡......等等一系列的词汇,都表明了汉人心中对于家这个字眼的特殊词汇。

不管在外面获得了怎样的成就,亦或者是在外面的生活有多么颠沛流离,一提到回家二字,汉人总是饱含热情的。

当使节团走到黄河边上的时候,对于家这个字的眷恋便达到了顶峰。

无他,渡过黄河,穿越河套平原,便是关内道的范围。

这也意味着,穿过黄河之后,众人便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原范围。

唐俭怜惜一众将士连续赶了好几天的路,下令众人于怀朔镇外休整一天。

怀朔乃是中原王朝防卫草原的重镇。

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筑造九原城用以防备匈奴的进攻。

秦时设立九原郡,到了汉时,又曾在此设立五原,云中郡。

南北朝时期,此地处北魏辖下,遂改名怀朔,一直延续至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边陲重镇。

怀朔既然是处在黄河边上,自然是有码头存在的。

可惜大河水流湍急,航道不济,是以航运并不发达,怀朔镇的码头存在的意义,主要还是为了方便中原王朝运兵。

怀朔是军城,使节团便没有选择进城休整。

安修仁将营地选在了黄河北侧,怀朔城西南侧。

这里是一处洄水湾,距离码头不远,现在是二月份初春时节,黄河已经化冻,但河水携带着巨量的冰山滚滚倾泻而下,看起来就危险至极。

这也是为什么唐俭不立即渡河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渡河,必须要找到坚固的大船才行。

使节团扎好营地,就见怀朔守将领着一群亲兵朝大营走来。

以唐俭的身份,只要他到了这里,尽管他不愿进城,怀朔守军也没法做到视而不见。

李让不知道唐俭和怀朔守将说了些什么,只看见晚些时候,大河边上的码头上便停驻了一艘大船。

今日李让还是和安修仁一个营帐,似乎是唐俭特意照顾他的原因,这些日子李让清闲得令人发指。

闲得无聊,李让便找来桐油开始擦拭安修仁送给他的马槊。

古拙的马槊浸染了桐油之后,看起来更是大气。

安修仁从唐俭的大帐中回来,见李让在擦拭马槊,便也取出自己的佩刀开始保养起来。

晚上的饭食依旧是唐俭的亲兵给二人送来,方老五也端着一个大海碗跟进了营帐,碗里面是某种不知名的糊糊。

李让身前的菜式同样是万年不变的水煮肉和水煮干菜,但至少从营养上来说还是勉强比方老五手中的糊糊好了不少。

看着方老五端着自己的大碗,时不时的伸长脖子看一眼自己面前的肉,李让一头黑线的将一大块肉夹进了方老五的碗里。

看见那块拳头大小的肉块,方老五顿时眉开眼笑道:“就知道你是个好娃子,额莫有白疼你咧。”

李让端着不知名的干蘑菇汤一口一口的喝着,见方老五三两口便将肉块吃进肚子,同时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又将另一个碗里的肉全部倒在他的大碗里。

方老五也不客气,大口大口的扒拉着碗里面的水煮肉。

李让喝完蘑菇汤,看了一眼对这边的情景视而不见的安修仁,忍不住低声问道:“伍长,您究竟是什么身份?”

这个问题埋在李让的心里面已经很久了。

从他能够随意的进出唐俭的营帐,还能随时随地到处乱跑,而其他将士对此也习以为常,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他绝不是一个寻常的伍长。

还有便是他既然是伍长,那就说明除了自己以外他手底下最少还有四个兵才对。

但李让却从未见他身边出现过其他人,就连原身的记忆里,方老五这个伍长似乎也只有自己这一个兵,哪家伍长只带一个兵啊?

看见李让脸上的疑惑之色,方老五白了他一眼,一边往嘴里扒拉食物一边含糊不清道:“额能是啥身份,额是你伍长,怂娃,一天天问些啥问题么。”

李让道:“可您是伍长,为何手下只有我一个兵呢?”

此言一出,方老五顿时停下了扒拉食物的动作,随后恼怒的瞪了李让一眼:“嫩娃话咋恁多,吃肉还堵不住你嘴么?”

李让挠挠脑袋,辩解道:“卑职只是好奇嘛,您是不是有什么隐藏身份?”

“隐藏身份,是个啥么?”

方老五脸上有些茫然的看着李让,眼神中透露出清澈的愚蠢。

“就是比如说您其实不是伍长,而是某个身份高得离谱的隐藏大佬,不然您怎么能随意出入老公爷的营帐,还深得老公爷的信任呢?”

李让抬起手比划了一下,脸上露出好奇的探究之色。

方老五闻言,眼神之中清澈的愚蠢却是更加明显了。

随后突然起身在李让的头上敲了个爆栗,中气十足道:“怂娃,额不是伍长谁是伍长,莫以为恁现在立了功额就不敢锤你。”

方老五的力气很大,疼得李让眼泪都快出来了。

“卑职就是好奇,不说就不说呗,干嘛打人呢?”

看着李让脸上的委屈之色,方老五有些心虚的抬着大海碗就溜出了大帐。

李让揉揉脑袋,目送方老五走远,心里面对于他的身份却是更加好奇起来。

一旁的安修仁默默的注视着李让这边发生的情况。

见方老五出去了,这才看着李让淡淡的说道:“别说老公爷的营帐,就连陛下的太极宫他也是常去的,只是他的过去你以后就不要再追问了,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总归对他多些宽容就是。”

安修仁话音一落,李让顿时瞠目结舌,震惊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方老五连皇宫都能随便去?

一个伍长?

这这这......

李让顿时有些怀疑人生,李世民的心胸当真如此宽广?

不过经过安修仁这么一提醒,李让还是决定将心中的好奇埋在心底。

贸然去揭开别人的伤疤,并不是什么有道德的行为。

......

一夜过去,将士们都神采奕奕的准备渡河。

黄河上的大船不多,这一艘可能还是唐俭拜托怀朔守军弄来的。

说是大船,但也没办法一次性将五百多人全部运过去。

所以李让配合着安修仁把将士们分成了三波。

第一拨将士被运到怀朔镇下游二十里处的对岸,足足花了半个时辰。

唐俭是第二拨上船的,至于李让和安修仁,则是留在最后面断后。

因为人运过去之后,还要回来运马,五百匹马可比五百个人难运,最少需要分成五个批次才能运过去。

等将大部分的马运送过去,李让和安修仁带着几个负责牵马的将士便上了大船。

大河水流湍急,所以大河上的船便没法做到直直的开到对岸。

而是要顺着水流的方向,一点一点的调整方向。

所以与其说是船把众人运过黄河,倒不如说是黄河的水流连船带人冲到了对岸。

这样一冲,造成的结果便是众人偏离正确线路二十里。

待安修仁和李让安然渡过大河,天又黑了。

是的,光是渡河便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于是唐俭下令就地扎营。

一条黄河分两岸,两岸风景各不同,河对岸的怀朔镇依旧属于阴山山脉的余脉,但河这岸的土地便是广阔的河套平原。

正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便是河套平原。

黄河像是一位喜怒无常的母亲,稍不顺心脾气就会泛滥,但脾气再暴怒的母亲,内心深处也会有一处柔软。

黄河母亲的这一处柔软便是河套。

在河套地区,咆哮着的黄河母亲罕见的展露出了温柔的一面,不仅止住一往无前的咆哮之势,更是罕见的温柔起来。

一个几字形的大湾,像是伸出的双臂,将整个河套平原拥抱起来。

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河套平原长得出丰盛的粮食,也能诞生出来灿烂的文明。

观赏了一阵黄河母亲暴怒的样子,李让忍不住小声的吟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后世伟人的《沁园春·雪》成为了此时眼前风景最真实的写照。

但在念到最后一句时,李让的额头陡然间浮现出一抹冷汗。

“咦,念啊,怎么不念了?”

唐俭的声音自耳后传来,李让急忙转身行礼:“见过公爷。”

唐俭笑眯眯的站在李让身后不远处,听见李让骤然停止了吟诵,脸上顿时露出惋惜之色。

“李小子,这首诗余是你所作?”

“诗余?”

李让默念一声,随后反应过来,词在大唐就叫做诗余,不过并非主流。

反应过来之后,李让当即否认:“回公爷,此诗余并非小子所作,乃是出自某位卑职熟识的长辈,此刻看见大河之水奔腾,觉着应景,便不自觉的诵念出声。”

“哦?”

唐俭似笑非笑道:“某位长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