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59章 前车之鉴

初唐小闲人 第259章 前车之鉴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见李让似是而非的问题,陆德明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微笑。

“到底还不算太笨,既然猜到了,就在江南好好的配合陛下。”

听见陆德明确切的回答,李让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这这......陛下,陛下,他他他......”

“现在就开战,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李让语无伦次了半天,最后像是牙疼一般嘬了嘬牙花子,问出了一句只有他和陆德明听得懂的话。

是的,开战!

李让怎么也没想到,丫的李世民竟然直接和世家门阀开战了。

当然,李让说的开战,不是李世民派出大军和世家门阀的私兵互砍。

而是李世民选择对世家门阀垄断的教育资源和上升通道下手了。

不然江南士族的大儒去长安干什么,总不可能是去旅游吧?

既然不是去旅游,那就是去替李世民站台了。

李让一想到大唐现在脆弱的财政,周边群狼环伺的国际局势,以及全国上下满打满算不到两千万的人口,就忍不住一个头两个大。

李世民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和世家门阀开战,他疯了吗?

好歹等他种几季粮食出来,让大唐的人口基数再大上一些啊。

现在就动手,他就不怕把世家逼反吗,他就不怕隋末乱世的情况重演吗?

看着李让目瞪口呆的样子,陆德明挑了挑眉,问道:“怎么,怕了?”

李让摇摇头,苦笑道:“弟子不是怕,是担忧,那些世家门阀为了自己到底利益,连掘开黄河大堤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若是再让他们搞一个隋末乱世出来,大唐本来人口就凋零,学生就担忧五胡乱华之事再度重演啊。”

“呵呵!”

陆德明呵呵一笑,淡淡的开口道:“陛下不是隋炀帝,中原之事,你大可不必忧心,好好的在江南种你的粮食,比什么都强。”

陆德明不安慰还好,这一安慰,李让更担忧了。

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在那摆着,他没法不担忧啊。

隋炀帝接手的是个什么样的国度?

那是一个刚刚经历了开皇之治,人口多达五千余万,粮食装满了洛阳太仓,国力强盛到了极致庞大帝国。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之内就分崩离析。

这其中除了隋炀帝本人确实志大才疏,扶不起来之外。

主要就是因为隋炀帝妄想将手伸向世家门阀的口袋。

李让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将思绪从隋炀帝三个字上面拉回来,问道:“老师,陛下到底怎么想的?”

听出李让话中的不满,陆德明随意道:“无他,尊王攘夷而已。”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弟子也明白,但现在确实不是什么好时机啊,陛下他...唉!”

陆德明倒是似乎对李世民很有信心,听见李让叹气,也只是重复道:“陛下不是隋炀帝,陛下能力远胜隋炀帝多矣。”

闻言,李让张了张嘴,还想要再说点什么,但木已成舟,他也实在找不到话说。

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震惊于李世民的魄力,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忧隋末乱世重演。

李让很相信李世民不会去犯隋炀帝犯的那些错,也相信李世民的个人能力。

但有些事情不是不犯错,也不是有能力就行的,还得看手上有多少资本啊。

隋炀帝手上的资本如此雄厚,但最终的结果是他输得很惨。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三征高句丽,百万大军尽皆出自山东河北之地。

山东河北,乃是世家门阀大本营所在。

征高句丽若胜,则山东河北之地尽为帝王之土。

可惜,隋炀帝是个废物,他败了,不仅败了,还送去了百万大军的装备和粮秣,将高句丽养得肥肥的。

于是,齐人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出现了。

隋炀帝征发民夫百万连通数段运河,让江南到关中变成了一片坦途。

若是他稍微有点脑子,就该大力扶持江南士族去对抗北方的世家门阀。

可惜在他的一系列微操之下,连江南士族也一块儿得罪了。

最后,他身死江都。

李世民是不会隋炀帝犯的那些错误,但他手上有什么资本?

是杀兄囚父的骂名,还是经过隋末乱世之后,留下的一个人口不足两千万的废墟帝国?

李让倒是给了他一些工具和建议。

但不管是报纸还是活字印刷术亦或者造纸术,这些东西都没办法做到一击致命。

至于以天子门生扶持寒门士子,大力发展和改进科举制度,那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绝对不是夸大之词,而是真正的至理名言。

现在才贞观五年啊,李世民到底在急什么?

李让的神色变化尽数落入陆德明的余光之中,陆德明晒然一笑,也不再继续开口。

年轻人嘛,有点压力是好事。

师徒二人交谈完毕,朱张袁谢四家代表也终于商议出来了一个结果。

“咳咳!”

谢氏的代表轻咳两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李让也急忙回过神来,不再去想李世民与世家门阀那些屁事。

相比关中发生的事情,还是江南之事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如果说之前他来江南种三季稻,只是单纯的为了提升大唐的国力,好早日让大唐强大起来,尽快出兵接回龙陵。

那么现在,他种粮食的意义又多了一层。

若李世民真的将世家逼反,隋末乱世重演,有江南这些粮食托底,至少能少饿死一些人。

谢氏代表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也不说什么废话,直接宣布了他们的决定。

“我谢氏与袁氏,朱氏,张氏,愿先腾出水田四十万亩助李县侯一臂之力,待来日李县侯提供的稻种试种成功,再将剩下的水田改种李县侯的新式粮种,不知李县侯意下如何?”

四十万亩,比起李让预料之中的要少了不少。

毕竟前四姓共出九十万亩,而后四姓只出了前四姓的一半不到,怎么都让人觉得有点小气。

但谢氏的人既然说等稻种试种成功,其他水田也能改种,那李让就一定会当真。

所以,李让当然没什么意见,当即拱手行礼道:“多谢诸位尊长慷慨解囊,某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