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8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初唐小闲人 第28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辅机兄何必自谦,直言便是。”房玄龄笑着推脱了一句。

长孙无忌见状,还欲推辞一番。

一旁的程咬金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道:“房老头,长孙阴人,有主意了就赶紧说,都什么时候了,现在是你们自谦的时候吗?”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自动忽略了程咬金的屁话,二人相视一笑,颇有些狼狈为奸的味道。

李世民也是被两人故弄玄虚的作态勾得心痒痒,但他比程咬金要有耐心些。

见两人惺惺相惜,不由得提议道:“既然玄龄与辅机都有了主意,不如你二人各自执笔写下对策,也好教朕与诸位爱卿评判一番孰高孰低,你二人意下如何?”

房玄龄未曾开口,长孙无忌便哈哈一笑,道:“陛下有令,臣岂有不遵之理,玄龄兄以为如何?”

听出长孙无忌话中的挑衅意味,房玄龄点点头,笑道:“自无不可。”

两位当事人同意下来,李世民立即朝一旁侍立的太监招手道:“奉纸笔!”

两个小太监应声取来笔墨纸砚,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不再推脱,各自执笔在纸上开始书写。

二人几乎同时提笔,又同时落笔。

坐在两人身侧的张公谨和李道宗伸长了脖子,看清两人在纸上写下的文字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两人落笔之后,便有小太监将两人面前的宣纸呈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先是看了一眼房玄龄所写的对策,而后看了一眼长孙无忌的对策,旋即扶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众所周知,当主公发笑之时,身旁一定有麾下捧哏。

李世民坐在主位上哈哈大笑,李道宗很自觉的充任捧哏的角色。

尽管他刚才已经看见了长孙无忌所写的对策,但仍是好奇的问道:“陛下何故发笑?”

“哈哈哈哈,莫急,朕何故发笑,承范稍候便知。”

李世民大笑着回了李道宗一句,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所写的宣纸交叉一下,分别递到了两人手里。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接过,看见彼此的对策,对视一眼之后便也大笑起来。

两人对视着大笑了好一阵子,这才将写有彼此对策的宣纸朝早已急不可耐的众人传了下去。

很快,众人就知道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还有房玄龄大笑的原因。

只因二人的对策是一模一样的八个大字。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程咬金皱着眉,看一眼房玄龄手书的八个大字,又看一眼长孙无忌手书的八个大字,咕哝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个甚意思么,能不能说明白点?”

程咬金的问题一出,满殿君臣顿时大笑起来。

长孙无忌抚着胡须,笑道:“很简单嘛,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故弄玄虚!”

一旁的尉迟恭小声嘀咕了一句,但他的小声,听在别人耳朵里就是震耳欲聋。

程咬金附和道:“俺老程就是见不得你们这些酸腐文人故弄玄虚,有啥话不能一次性说明白?”

张公谨慢条斯理的开口道:“自己蠢就不要怪别人聪明,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看不出来,还有脸问。”

程咬金白了张公谨一眼,不屑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没想到呢,最后还得靠房老头和长孙阴人。”

眼见程咬金和张公谨又有要吵起来的趋势,李世民赶紧开口道:“行了,都少说两句,现在主意是有了,这事儿你们谁去办?”

李世民开始交代任务,一群人顿时面面相觑,而后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

房玄龄呵呵一笑,扶着胡须道:“陛下,依老夫看来,此事非得辅机兄出马不可。”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众人的一阵附和。

长孙无忌有些愣神,倒是没料到今天他竟然能做到众望所归。

见状,李世民笑道:“辅机,既然诸位都觉得此事非你莫属,那便交由你去办,你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抬头环视众人期盼的目光,只得点点头,苦笑道:“也罢,那就由臣出面,请那几位老夫子随臣走一趟河北。”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一众老家伙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所谓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说白了就是矛盾转移**。

百姓们信世家不信朝廷,这是民心上的争端。

既然朝廷出面百姓们不信,那就换个人出面。

换谁呢,换世家门阀!

大唐又不是只有五姓七家是世家门阀。

河东六姓,江南世家,关陇门阀都是世家门阀。

先前站在朝廷这边的世家只有关陇门阀,这是关陇门阀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关陇门阀属于军事贵族集团,既然是军事贵族,那就注定只能站在朝廷这边,其他地方也没法捞军功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江南世家也成为了李世民的拥趸。

百姓们不是认为朝廷说新式粮种能高产能多熟是放屁吗,那就让江南世家和关陇门阀现身说法。

这一招真正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强行把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转移到了南北两方的世家门阀身上。

你是世家我也是世家,我还是比你更古老更正统的世家,你说不能种,我偏说能种。

而且我有证据,因为我真的种了,你说不能种,那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

一边说不能种,一边又拿不出证据,这不是扯淡吗?

而众人之所以认为长孙无忌是去办这件事的不二之选,便是因为他是关陇门阀在朝中的代表人物。

关陇门阀联手江南士族,可谓是强强联合。

五姓七家纵有天大的能耐,能应对其中一方已是不易。

更不要说五姓七家现在的名声本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不管是陇西李氏的覆灭,还是大唐百川学院文理学院的建立,都对五姓七家的名声和威望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有些事情,可不是过了就算了的。

它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这两件事情,恰好就和玄武门之变一样,影响力属于超长待机那一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