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288章 南湖先生

初唐小闲人 第288章 南湖先生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清老叟的打扮,李让不由得咧嘴一笑,起身行礼道:“后进末学李让,见过南湖先生。”

老叟指了指李让的鱼竿,笑道:“李县侯还是先起鱼吧,不然鱼儿该跑了。”

“鱼儿跑则跑矣,小子若是因此怠慢了南湖先生,只怕回到长安免不了被两位老师一顿问责。”

李让起身跳下钓台,对着陈一使了个眼色。

陈一秒懂,急忙替老人搬过来一个小马扎,又将李让摆零嘴的小桌子抬了过来。

老叟也不和李让客气,将腰间鱼篓解下放在桌子上,揽过温热的酒壶,也不用酒杯,对着壶嘴就是一个长鲸吸水。

李让在老人对面坐下,见老人一口喝干半壶米酒,顺手将桌子上的零嘴也推到老人面前。

“南湖先生,空腹喝酒对胃不太好,不妨吃点干果下酒。”

老叟呵呵一笑,将酒壶放下,抓起一把葡萄干,一粒一粒放嘴里咀嚼。

“世人都说李县侯日子过得精致,此话果然不假,西域的葡萄干运到江南,价值可不菲啊,到了李县侯嘴里,却成了打发时间所用的零嘴,确实是个会享受的。”

李让笑眯眯的接受了老叟的夸奖,颔首道:“毕竟是过日子嘛,总不好太寒酸,倒是南湖先生,这都过节了,还要打鱼去卖,未免也太过辛苦,何不休息些时日,养足精神以备来年。”

老叟将一把葡萄干全部倒进嘴里,瓮声瓮气道:“一天渔获便可换来老夫一天的口粮,岂能因过节而懈怠,老夫可不似李县侯这般家中巨富,食一口零嘴便能顶他人一日三餐。”

李让摇头道:“南湖先生说笑了,小子日子虽然过得奢豪,但花用的每一文钱,都是清清白白赚回来的,小子花得心安理得。”

老叟似笑非笑道:“好一个心安理得,怎么老夫听说,李县侯请动了十位国公,一位王爷家的孩子去往五闽之地寻找灵茶,这般大手笔,老夫可是闻所未闻啊,不知这灵茶,李县侯又打算以什么价格卖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呢?”

“呵呵~”

听出老叟话中的揶揄之意,李让呵呵一笑,摇头道:“南湖先生说笑了,你情我愿的事情,算不得大手笔,至于这灵茶,有缘者,分文不取,无缘者,千金不卖。”

“哦?”

老叟眼中的诧异之色一闪而过,笑问道:“李县侯谓之有缘者,何也?”

李让咂摸了一下嘴,狭促道:“小子看谁顺眼,谁就是有缘者。”

“哦!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老叟顿时抚着胡须大笑起来。

李让也跟着大笑起来。

笑罢,一老一少对视一眼,老叟率先开口说道:“老夫不日便要北上,今日特来找李县侯取取经,不知李县侯有几言可以相告?”

李让一愣,诧异道:“北方的局势已经差到这种程度了吗,连您老都惊动了?”

老叟淡淡的开口道:“顾珉那老家伙开口相求,老夫也不好视而不见,此外,老夫于月前收到太史局的消息,太史局推测正月乙卯朔,日有蚀之,此为不详之兆,老夫此去,一为襄助老友,二为安定人心。”

“日食?”

“正月乙卯朔?”

“那不就是明天吗?”

李让心头一惊,急忙追问道:“南湖先生,太史局的推测,准确吗?”

“应该大差不差,李淳风那小子,还是得了袁天罡几分真传的。”

老叟应了李让一句,慢条斯理的将剩下半壶米酒一饮而尽,旋即起身告辞道:“老夫今日的渔获还等着卖,就不打扰李县侯的雅兴了。”

李让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也没有挽留老叟。

老叟将鱼篓系在腰间,朝前走出几步,忽然回头问道:“李县侯看老夫顺眼否?”

李让回神,看着眼前耿直的老先生,忍不住失笑道:“这句话应该换小子问老先生才对。”

“哈哈哈哈,老夫看你倒是挺顺眼的,可惜你已娶妻,不然老夫硬塞也要把老夫那如花似玉的小孙女塞给你当婆姨。”

老叟哈哈大笑一阵,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看着老叟越走越远的背影,李让大声道:“小子看南湖先生也很顺眼,待那些小家伙们将灵茶带回来,小子第一个给您府上送去。”

老叟背对着李让挥挥手,缓缓顺着扬子江下游而去。

李让收回视线,摇头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完之后,李让不由得暗叹口气,有些意兴阑珊的坐了下来。

老叟今日前来,总共就与他说了那么几句话。

但老叟作为大唐明面上四位学问大宗师之一,又出身吴郡陆氏这样的高门大户,当然不可能专程跑来和他说一些闲话。

什么是学问大宗师,即比大儒学问更加高深的人。

目前大唐明面上也就仅有老李纲,孔颖达,吴郡顾氏的顾珉,陆氏的陆宗,也就是方才那位南湖先生达成了学问大宗师的成就。

其他人,比如名满天下的陆德明,颜师古等人,也就是大儒罢了。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专门跑来找他说些废话。

事实上南湖先生话中一共传递了三个消息,而这三个消息,每一个都让李让的心情有些说不出来的复杂。

首先是太史局推测出正月初一出现日食一事。

日食,放在后世只是一个寻常的天文现象。

但放在在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约束君权之后,日食就一直被认为是除了五星犯紫薇和荧惑守心之外的第三大不详之兆。

古人认为天子德行有亏,才会发生天狗食日,这是上天对天子的警告。

简单来说,这一次,李世民遇到难题了。

一旦日食发生,百姓们必将陷入恐慌,五姓七家也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天赐良机。

而朝廷和五姓七家的争端再起,就意味着刚刚平静下来的北方必定再次陷入混乱。

甚至许多已经投效了朝廷的读书人,也会对朝廷生出疑心。

没法子,天象是无法作假的。

好在李让远在江南,这一次的争端应该波及不到他。

至于李世民,有江南士族对他鼎力相助,李让对他还是蛮有信心的。

暂时将日食之事抛之脑后,李让开始沉思起老叟传递过来的另外两个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