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312章 人生无常

初唐小闲人 第312章 人生无常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大安走了,走得很匆忙。

纨绔们目送张大安离去,也不由得有些失魂落魄。

纨绔们的关系其实很复杂,在长安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更倾向于一起喝酒吃肉逛青楼的狐朋狗友。

来到江南之后,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也闹过内讧,也有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

但大家毕竟一起经历过苦难,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兄弟情分在那。

看见张大安离去时落魄的脚步,他们也忍不住心有戚戚焉。

事实上,这不是纨绔们第一次在贞观六年听见有熟识的长辈去世的消息。

早在年中之时,众人便已经听说了冀国公秦琼去世的消息。

只不过纨绔之中没有冀国公的子嗣,他们对冀国公的大体印象也只停留在卧病在床这四个字上面。

所以秦琼去世,并未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什么伤害。

而这一次不一样,张大安和他们在一起厮混那么久,大家的感情早就不是狐朋狗友四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且张公谨那么年轻,他们或多或少都和张公谨有过接触。

他们知道那是一个儒雅和蔼的长辈。

这么一个年轻的长辈逝去,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带入到了自己的血亲长辈身上。

张公谨那么年轻,身体素质那么强,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张公谨还能力开三石弓。

短短一年时间,这样一个人就突然病逝。

这让他们对于人生无常这四个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张公谨尚且如此,他们的父辈年纪比张公谨更大,身体素质比张公谨更弱,谁敢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落到他们头上呢?

尤其是房遗爱,李景恒,唐观等几个家中长辈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纨绔,想着想着,脸色忽然就变得苍白起来。

他们无法想象,没了父辈的庇护之后,他们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见纨绔们表情各异,李让心里也是唏嘘不已。

贞观六年短短一年时间,大唐便逝去两位名将。

要说损失最大的,无疑是李世民这个皇帝。

秦琼自不必多说,大唐公认的第一猛将,连程咬金和尉迟恭都是服气的,在后世的名气也很大。

贞观四年之时,李世民频频做噩梦,梦到李建成与李元吉找他索命,是秦叔宝和尉迟恭持槊守卫在他门前,他才能免受梦魇的袭扰。

秦琼的逝去,对李世民的打击绝对不小。

而张公谨,只论知名度,这个名字在后世远不如历史上一位姓周,但与他同名的公瑾出名。

但论起战绩,张公谨比起三国那位美周郎,可以说只高不低。

别的不说,就说两件事。

第一件是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前夕,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心中没有信心,欲要烧龟甲占卜求问神灵。

张公谨在门外获知此事,顿时大怒,冲进大殿从李世民手上夺过龟甲,使劲扔在地上。

并指着李世民的鼻子厉声怒骂道:“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并无疑难,你他妈占卜个毛啊!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利,你他妈难道就不行动了吗?”

就是这一句话,成功帮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第二件事则是平灭东突厥。

世人皆知平灭东突厥是李靖的功劳,却不知,大唐能够成功灭亡东突厥,张公谨此人的功劳绝对不逊色李靖多少。

贞观三年,颉利可汗率兵南下侵扰大唐灵州,肃州等数州之地,虏掠大唐人口无数。

李世民碍于大唐的国力羸弱,东突厥势大,准备遣使和谈。

这个时候,又是张公谨跳了出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怒骂道:“草原都他妈分裂了,颉利又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他妈怕个鸡毛,硬刚啊,打啊!”

张公谨一共列出六条反攻突厥必胜的理由,李世民遂下定决心,以六路大军反攻突厥。

纵观张公谨的一生,似乎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出名的大规模战役。

但大唐从上到下,却没有人怀疑他名将的威名,原因便在于此。

很多时候,做事的人远比做决定的人更加出名,但这不代表做决定的人就差了。

事实上,关键时候有手腕做出决定的人,不管这个决定是对是错,都已经足以证明了此人的能力,房谋杜断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公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隐于幕后,但李世民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都是他帮助李世民做的决定。

事实证明,他帮助李世民做的这两个决定,直接影响了大唐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走向。

后世五代时期的史学家刘昫这样评价张公谨:“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刘昫几乎将贞观之治的所有功劳都安在了张公谨身上,如果只是他一个人这样评价,那自然是有失偏颇。

但后世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同样评价他:“无张公谨、尉迟敬德,则太宗不能杀兄;天下之乱,酿成于徼幸功名者之从臾者类然也。”

从后人的评价上来看,张公谨功劳之盛,确实无愧名将之名。

这样一个人突然逝去,对于李世民的打击也不会小。

李让唏嘘了良久,也懒得和纨绔们多说什么,转身回到饭厅,继续陪老婆们吃年夜饭。

张公谨去世了,他再唏嘘也改变不了他身在江南的事实,回去奔丧吊唁是不现实的。

所以,事已至此,不如先吃饭。

李让离去,纨绔们互相面面相觑,忍不住齐齐叹了口气。

本来他们已经和李让约好,吃完晚饭之后出门逛庙会,但现在知道了这个噩耗,他们也没有心情出门了。

张公谨仙逝事小,但张公谨这么年轻就仙逝,这就是大事。

他们家中的长辈,身体素质未必就比张公谨要好。

推己及人,他们何尝不担忧?

饭厅之中,李让和几个老婆讲了张公谨逝世的消息,月儿和娟儿自然没什么表示,她们也不认识张公谨是哪号人物。

但金城听完之后,脸色立即就变得和纨绔们一般无二。

以张公谨的身体素质尚且英年早逝,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比起张公谨,李道宗的年纪更大,经历过的战阵更多,受过的伤流过的血也更多。

沉默良久,金城脸上扯出一个牵强的笑容,看着李让说道:“夫君,我想回长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