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336章 传承

初唐小闲人 第336章 传承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是,恁记错咧,二蛋婆姨是早上说咧,这都下午咧。”

年纪最轻的五奶奶对着二叔公耳边吼了一句,二叔公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抹迷茫。

“额记错咧?”

“错咧!”

听着几个老人咆哮式的交流,李让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两年前,二叔公耳清目明,甚至还能在村子里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站出来主持大局。

短短两年,竟然老成了这个样子。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汉人讲究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太平村有四位人瑞,乃是骊县治下十里八乡有名的福气村,就连县尊都是亲口称赞过的。

只要这几位老人在一天,太平村的福气就多一天。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是村子里所有人的精神支柱,村民们更是笃信不疑。

看来,这次不止要让墨家动弹起来,医家也得让他们派出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过来常驻太平村。

李让还等着几个老人家活到一百岁,把李世民从皇宫里揪出来给几个老人家祝寿呢。

站在银杏树下和几个老人家互相吼着交流了几句,拜别几个老人,赵韵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侯府。

侯府里,金城正将所有下人指挥得团团转,估摸着没有个一两天,侯府是恢复不了平静了。

李让来到前厅,唤来周行,吩咐道:“晚点去请钱兴,赵大牛,王虎带上老婆孩子来家里吃饭,我先睡会儿,他们到了叫我。”

周行点点头,转身匆匆离去。

李让则径直来到后院,连衣裳都懒得换,倒在床上闭上眼睛就开始睡觉。

临晚,李让请的客人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侯府。

王虎家小虎儿听说李让还在睡觉,想都没想就冲进了后院。

“二蛋叔叔,大懒虫,起床啦!”

稚嫩的咆哮声在李让耳边响起,吓得李让一个激灵从床上弹起。

看清眼前之人,李让果断抄着他的手臂来个举高高!

“哦哟哟,小虎儿长这么大了,叔叔都快举不动了,你该减肥啦,以后少吃点知道没?”

“才没有,耶耶说啦,小虎儿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肉!”

已经长成小大人的小虎儿言辞犀利的反击了一句。

上了两年私塾的小虎儿,改变肉眼可见。

最大的改变就是现在他不穿开档裤了,也不再露出小虫子一样的小雀雀,眼神之中更是多出几分灵动和狡黠。

长长的头发梳成小辫子,瞅着就像个小闺女,身上穿的衣衫干净整洁,以前总爱掉着的两根鼻涕也不见了踪影。

这样的小朋友,实在很难让人不喜欢。

都说读书启蒙,李让已经在小虎儿身上看见了蒙昧渐去,灵智渐开的影子。

可以预料,太平村的下一代,一定会有所不同。

将小虎儿举过头顶,叔侄二人笑闹一会,李让哈哈一笑,将他放回地上,问道:“你耶耶他们都到了?”

小虎儿抽抽鼻子,哼哼道:“早到了,就等二蛋叔叔你出去开饭了”

“好,那就开饭!”

李让大手一挥,牵着小虎儿出了后院。

来到前厅,李让的三个发小已经在高声吹着牛逼。

三个女人则是由婉容接待,在另一张桌子上窃窃私语的聊着不为人知的八卦。

侯府没有什么女人不能上桌吃饭的规矩。

人多时,都是男人一桌女人和孩子一桌。

看见李让牵着小虎儿进门,三个汉子顿时停下话头,起身朝李让迎来。

“虎子哥,大牛,钱兴,我来啦!”

李让率先开口给三人打了声招呼。

三人挠挠后脑勺,一脸憨厚的回道:“二娃子,二蛋哥!”

“都坐,自家人客套啥。”

李让制止了三人要迎他的举动,转头对着三个女子问了声好。

关中婆姨都直爽,朝李让挥挥手,便又继续和婉容聊起八卦。

李让觉得,这个时候得给他们上一盘瓜子。

可惜,侯府暂时没有!

三个孩子,四个汉子坐到一桌,李让大手一挥宣布开饭,侯府下人便端上了各种分量与食欲并重的硬菜。

都是肉菜,主打的就是一个量足且朴素。

吃饭和宴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四个男人几杯酒下肚,就开始吹牛打屁侃大山。

李让则是开始有意无意的开始考较小虎儿和另外两个孩子的学问。

主要就是询问他们会写些什么字,先生教他们读了哪些书。

一通盘问下来,李让惊喜的发现,三个孩子的学习进度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快上一些。

基本上已经过了启蒙的阶段,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儒家经典。

这个进度,放在世家大族的子弟身上,自然算是慢的,他在江南,见过四岁的孩子可以背诵《论语》

但若是放在寻常庄户人家的孩子身上,绝对是天才。

毕竟,小虎儿两年前也是四岁,还在撒尿和泥玩。

李让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比他们的父辈强,能够在侯府的庇护下成为一介地方小吏,那就是顶天的进步。

至于要他们一步登天,那是在为难他们,李让也不会做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总归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好事。

考较完几个孩子的学问,李让开始和几个小伙伴聊起正事。

当然,所谓的正事无非也就是村子里发生的变化,以及开办养猪事业,村民们去香水和肥皂作坊里工作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

一顿侃天侃地下来,李让也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

总的来说,村子都在朝好的一面发展,大家的日子也是在侯府的庇护下过得越来越好,基本上不需要他怎么插手。

村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几个老人。

他们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寿高福重,更能福泽后人,若是几个老人忽然去世,又没有新的人瑞补充上去,对太平村民众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一顿饭也不知道是怎么吃的,待几人尽兴之后,恍然间已是夜半三更时分。

送走了几个小伙伴,李让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子。

越发觉得让医家进驻太平村一事刻不容缓。

人瑞,别看好像没什么实际作用,但在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浸染下,早就已经变成了精神图腾的象征。

中原王朝,历来就有举孝廉入仕的传承,足以说明孝之一字早已浸入汉人的血液骨髓之中

老的人瑞逝去,那就必须要有新的人瑞补上,如此才算传承有序,福泽绵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