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392章 出征

初唐小闲人 第392章 出征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让笑罢,看着刘仁轨的目光陡然变得热切起来。

刘仁轨下意识的后退两步,心里略微有些紧张,他总觉得李让看他的目光很不对劲。

就好像他是脱光光的小绵羊,而李让是邪恶大灰狼。

关键时候,安修仁一巴掌拍在李让肩膀上,低声道:“别笑了,该点兵了!”

李让回神,急忙止住差点流出来的哈喇子,正经道:“对,点兵点兵,出征的事情耽搁不得。”

对着刘仁轨安抚一笑,李让便被安修仁拽着走上点将台。

安修仁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问道:“这个刘仁轨,是个人才?”

李让点点头,“不仅是人才,而且是个大才,给他舞台,他能够出将入相。”

“嘶~”

这话一出,安修仁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像是嘬牙花子一般吸气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你这架势,你准备招揽他?”

“您也知道,小弟手下现在就没有看得过去的人,好不容易举荐三个顾氏子弟,人家还不跟我一条心,至于我怎么知道的,直觉,纯直觉。”

听见李让毫不掩饰地承认,安修仁了然的点点头,轻声道:“行,我帮你,保证他逃不脱咱们哥俩的手掌心。”

二人小声嘀咕一阵,上了点将台。

所谓点兵,其实也没啥好点的,这次李让也没有兵。

无非就是点点民夫数量和后勤粮草,测算一下此次参与出征的骡马牛车的数量。

这些东西也都不用李让这个主将操太多的心思。

随军出征的行军参谋就是干这些事情的,所以,李让上点将台的作用,更偏向于当个吉祥物。

清点一下刘仁轨整理好的各种数据,和一群没什么精神的民夫说了些大唐万胜之类的屁话,李让也不再啰嗦,大手一挥宣布出发。

大唐的行军速度没有一个定量,大概是保持在步卒日行军四十里,骑兵百里左右,领兵的将领不同,行军的速度也不同。

当然,如历史上高仙芝与大食对战,丢弃辎重补给强行日行军二百六十里的速度也出现过,但那已经属于是军事奇迹的范畴。

日行军二百六十里,都快赶上后世的机动化装甲部队了。

所以,最后李让厘定的日行军速度是一日五十里。

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不算慢。

李靖率领的大军九月出征,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松州距离长安不到两千里,待李靖的大军出征之时,李让也刚好能够赶到松州。

当然,李靖率领的大军几乎是全员轻骑,骑兵一向讲究兵贵神速,所以他去往吐谷浑的速度,定然要比李让快得多。

测算好各种时间节点之后,李让便将两万民夫的指挥权交给了安修仁。

没办法,李让不会指挥大军,军事知识很是浅薄。

既然有安修仁这么一个领军专业户在此,他肯定是能偷懒便偷懒。

他则是随便找了一辆运粮的马车,钻进缝隙里开始补觉。

昨夜大被同眠太疯狂,以至于他到现在都没什么精神。

就在李让率领两万民夫浩浩荡荡地出了北教场,转道西南开往蜀中之时,一支隶属于侯府麾下的商队也出了长安城,往蜀中方向而去。

同时,延平门的城楼之上,有人极目远眺。

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萧瑀,尉迟恭,柴绍......

一群人静静的看着西南方向那条由两万人组成的长龙,缓缓消失在天际。

李世民收回视线,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玄龄,你说,这小子能胜吗?”

听见李世民发问,房玄龄沉吟一瞬,摇头道:“臣也不知道,但李县侯所提出来的放弃松州,退守陇南之策,臣认为已经是最符合我大唐国情的策略。”

李世民点点头,有些意兴阑珊的暗叹口气。

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守松州,他心里也很没底,可正如房玄龄所言,这已经是当下最符合大唐国情的选择。

毕竟相比吐蕃,最让人感觉到压力山大的,还是正西方位的吐谷浑和西北沙洲防备的西突厥。

这是两个老牌强国,他们已经充分理解并学习了中原王朝的作战方式。

让他再选一次,他也一定会把侧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上面。

长孙无忌轻声开口道:“陛下,李小子已经走远了,吐蕃使节还在等候召见呢,回宫吧。”

听见长孙无忌口中吐出吐蕃使节四个字,李世民眼中陡然闪过一抹凶光。

这一抹凶光恰好被长孙无忌捕捉到,令他不由得心头一。

陛下这是彻底恨上吐蕃了啊。

在心里嘀咕了一句,长孙无忌不由得为那位名叫噶尔东赞的使节感到悲哀。

因为上一次被陛下真正记恨在心的人,叫做颉利。

现在,颉利正每日与太仆寺的乐师为伴,想着如何编导出一曲出众的胡舞讨李世民欢心。

李世民淡然道:“吐蕃使节是唐俭在接待吧?”

闻言,长孙无忌急忙躬身道:“正是,莒公已将吐蕃使节尽数安置在鸿胪寺,只等陛下召见。”

“嗯!”

李世民点点头,带着一众文武在玄甲军亲卫的护卫下回到皇宫。

进入甘露殿时,李世民忽然转头看着一旁的房玄龄问道:“玄龄,你以为,大唐可废弃和亲之策否?”

房玄龄一愣,试探着问道:“陛下可是有了废除和亲之策的心?”

李世民不答,转头看着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以为呢?”

长孙无忌瞳孔微缩,略微沉吟片刻,摇头道:“陛下,和亲之策乃是国策,就算要废除,亦该召集满朝文武以策群力,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微微颔首,径直走进大殿。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落后几步,互相对视一眼,彼此交流了一下意见,眼中顿时布满了凝重之色。

李世民旧事重提,定然不会只是简单地想起来提一嘴。

如果他们没猜错的话,李世民或许要将废除和亲之策提上日程了。

二人沉思之时,李世民已经走到龙椅上坐下,淡然开口道:“传召吐蕃使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