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49章 时代与时代的区别

初唐小闲人 第49章 时代与时代的区别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工地上,从自己的家伙事儿中找出纸笔画下自己理想中的院子交给郭淮。

就见郭淮的老脸陡然黑了一下。

随后指着宅院边上的池子问道:“李公子,这是何物?”

李让伸长了脖子,解释道:“这是游泳池,游水用的。”

“那这个?”

郭淮又指着后院的另一个大水池,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起来。

“这是鱼池啊,本公子打算在后院种点芙蓉养养鱼虾王八,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郭淮强笑道:“没...没什么问题。”

“那这里?”

“哦,那是花园。”

“那这?”

“菜园子,毕竟是住在乡下,种点菜自己吃也挺绿色,挺健康。”

“这......”

郭淮黑着脸全盘接受了李让的全部要求,眼神中都写着肉疼二字。

毕竟一开始他只打算给李让修一栋三进的宅院,满打满算也就四十几间屋子,这年头砖瓦木头都便宜,花不了几个钱。

但李让这些要求一出,院子的面积陡然扩大了三倍有余,他还得特意从骊山上修建一条水渠给院子引来热汤,成本也是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要知道骊山上的汤池,但凡好开发一点的都成了皇家御用,他只能从更远的地方去引水。

但他终究是个合格的商人,知道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

虽然肉疼,但是一想到肥皂能带来的利润,他的心就没那么痛了。

李让交代好郭淮,便走到一边的空地上看一群工匠怎么搭建临时居住的木楼。

至于郭淮要怎么去达成他的要求,那就不是他应该思考的了,郭淮既然拆了他的屋子,那现在他就有义务给他重建一座。

真当李让的钱是那么好拿走的啊?

修宅子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他注定是要当侯爷的人,将来家中的桌椅家具怎么也不能再像宅子这样糊弄他吧?

什么黄花梨木的大床,酸枝的茶几,金丝楠木的椅子沙发总该安排上吧?

当然,还有涣洗的侍女,添香的红袖,美貌的厨娘,养马的小厮......

反正这些东西他都没打算花钱。

长孙家家大业大,应该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和他计较。

李让看了一会儿工匠们组装木楼,发现和后世组装活动板房也没什么区别,便打算回村长大叔家继续补个觉。

但还没挤出人群,就被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屁孩拦住了去路。

“二蛋哥哥!”

“怎么了狗娃?”

狗娃使劲将两股泛着绿光的鼻涕吸回去,应声道:“二叔公叫你去大树,三大爷四阿公和五奶奶也在。”

李让点点头:“知道了。”

消息传达到位,狗娃便甩着小雀雀带着一群孩子又去野了。

李让背着手慢悠悠的朝村子中间的银杏树走去,狗娃所说的大树,指的就是老银杏树,据说这棵树在还没有这个村子的时候就长在这里了。

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很喜欢蹲在大树下纳凉。

李让来到村子中央的时候,昨晚留下来的痕迹已经被勤快的妇人们收拾干净。

几个老人一人一根拐杖,一人一个小马扎,齐刷刷的蹲在大树底下。

“二叔公,三大爷,四阿公,五奶奶,王大叔......”

李让恭恭敬敬的给几个老人家行礼,期间好像混进去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算了,不重要。

二叔公抬起鸠杖点了点地,李让便在几位老人面前半蹲下来。

“二娃子,今天叫你过来,想谈谈你的婚事。”

二叔公率先开口了。

一听到婚事两个字,李让就有点头大,委实他现在还没准备好要成婚,村子里这些姑娘,他对人家没有感情,总不能去祸害了人家吧?

至于相亲大会上的那些姑娘,李让连谁是谁都记不清楚,光顾着收手绢去了。

老爷子见李让面容上泛起苦意,人老成精的他怎会不知道李让的想法。

旋即轻轻叹了口气道:“这事儿昨晚老头子就说了,奈何昨晚恁醉得忒早,老头子叫你来不是要催着你成家,而是告诉恁,恁滴婚事额们这几个老家伙不管了。”

“不管了?”

李让诧异的抬起头,明明昨日还对他婚事无比上心的老人家,今天就说不管了。

这......

怎么那么不真实呢?

二叔公颔首道:“不是说不管了,而是额们几个老家伙管不了,恁现在是官身,肯定不能再娶泥腿子家的丫头当婆姨,传出去惹人笑话,老头子又不知道哪有官家小姐,咋给你做媒?”

“哦!”

李让恍然大悟,忽然明白了几个老人家的意思。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李让当官了,就不能娶农户家的闺女,要娶也只能娶官家小姐。

这是什么狗屁规矩?

李让默然,这句话他当然不可能对几位老人家直言。

只得换个语气道:“孙儿只娶孙儿合意的女子,只要是孙儿合意,不管她是庄户人家女子还是达官贵人之后,孙儿都娶,不合孙儿意的,就算是公主,孙儿也看不上。”

听见李让霸气的宣言,几个人老人家诧异的看了李让一眼。

二叔公忽然勃然大怒,抬起鸠杖就往李让身上招呼:“瓜怂,好大的胆子,公主也是恁腹诽的,当官了嘴上也没个把门的,是要气死老头子吗?”

李让结结实实的挨了一杖,整个人都懵逼了。

你老人家昨天还在编排皇帝,我今天说一下公主都不行?

这是什么道理?

其他几位老人也是为老不尊的家伙,见二叔公教训李让非但不出言阻止,反而露出一副就该如此,狠狠教训的表情。

李让只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一旁的村长大叔。

谁料王大叔只是摸了摸鼻头,便很自觉的将头歪朝了一边。

王大叔:“没看见没听见不关我事......”

李让:“......”

回到村里都挨了多少顿揍了?

没当官之前挨揍,当了官还挨揍,那这官不是白当了?

老人家教训了李让几下,随后不满道:“行了,就这事儿,你娶官家小姐也好,娶庄户闺女也罢,总之紧着点,都十八岁咧,别人这个年纪早都几个娃的耶耶了,你再拖着,要不得。”

“是是是,孙儿这就去找媳妇,这就去!”

应了老人家一声,李让便落荒而逃。

现在的李让可怜到无家可归,就算逃也只能顺着村里的水渠逃出村子。

水渠不宽,三四米的样子,水也不深,不到半米,但水很清澈,水中还有不少小鱼在游荡,当然,也少不了光屁股的孩子。

小河的两岸种的是柳树,长长的柳枝垂进水里。

对岸,不少富贵人家的家眷隐藏在树荫底下。

这个时节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太平村距离长安城很近,汉人自古以来又有踏青的传统,所以河岸聚集的了许多人也就不奇怪了。

李让顺着小河慢慢的走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清澈见底的河水。

他没有去看河对岸那些富贵人家的家眷,只是盯着流淌的河水,河水向前流,他便跟着河水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小河的水流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缓的大河。

渭水,骊山上流淌下来的水源最终的归宿。

太平村这条水渠也不例外。

渭水的河水也很清澈,在碧蓝的天穹之下,仿佛一条碧绿的玉带,将整个关中平原一分为二。

它就像是一棵大树之上的主干,泾河,灞河,浐河等滋润了关中的大河像是分叉的枝干,与渭水一起养育了关中平原上的数百万人口,也在关中平原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奇景。

太平村流出来的太平河只不过是其中一支非常细小的枝干,小到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条河的名字。

但李让很喜欢。

他总觉得这条河的河水比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大河更清澈。

走到两河交汇处,李让搬了一块石板坐在河边,静静的看着眼前东去的大河。

双手撑着脸,顺势开始思索起接下来他在大唐要走的路。

当官了,立业一事算是有了盼头,尽管只是一个没什么权力的小官,但好歹是官不是。

宅子也有人在帮忙修,还不用他出钱。

那么摆在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找个人结婚,如此,他在大唐才算是真正的有了根,也能顺势解决掉村里老人们的口诛笔伐。

但问题来了,他去哪里找人结婚?

或者说,他去哪里找个合意的人结婚?

他是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灵魂,不管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亦或者世界观都与这个世界大相庭径。

那么,这个世界上当真能找到一个与他灵魂契合的女子吗?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一直都找不到这样的人,难道他就要妥协,成为一个只会生育的工具吗?

两世为人,这是李让第一次如此认真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大事。

想了许久,李让依旧没有什么头绪。

大唐与后世不同。

在后世的时候他只需要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就好,完全不用思虑这些事情,毕竟那个时代,与李让相似的人很多,不合适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但大唐不行,睡了就要负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