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498章 百世之师

初唐小闲人 第498章 百世之师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让静静的听着二人的讲述,眼中的笑意也是越来越浓。

他是真没想到,龙陵和崔慎竟然还有这样的造化。

他原本以为,龙陵回到大唐之后,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被李世民赐婚于某个勋贵二代,用来笼络人心。

毕竟,李世民那样的政治生物,连亲女儿也不过是他笼络勋贵的工具,何况一个宗室女子,他也不可能会去体谅一个小女孩的心思。

老实说,龙陵能加入清河崔氏,真的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三人闲聊之间,金城也从后院走出来。

看见龙陵的瞬间,金城顿时两眼通红,不由得快步上前拉着龙陵的小手,一脸心疼道:“这几年,苦了你了!”

龙陵撩撩额前碎发,脸上露出一个恬淡的笑容,轻声道:“是苦,不过,如今也算苦尽甘来了。”

这话一出,金城立即转头看着崔慎。

她上下打量片刻,正想和崔慎说些不可辜负之类的屁话,李让忽然一把拉住她的手。

金城有些疑惑地看着李让。

李让轻声道:“你与龙陵许久未见,好好叙叙你们的姐妹情。”

闻言,金城不由得一愣,旋即眼中闪过一抹明悟之色。

嘱咐了金城一句,李让看着崔慎,笑道:“崔兄,贱内和龙陵说些女儿家的私房话,咱们两个大男人在这里有些碍事,不如她们聊她们的,咱们换个地方,如何?”

“此乃应有之意!”

崔慎应言起身,转头给了龙陵一个安心的眼神。

李让见状,淡笑道:“去我书房详谈,请!”

“请!”

将礼厅留给两个女子,李让便带着崔慎朝书房而去。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来到书房,李让搬了根胡凳给崔慎坐下,自己走到主位上安坐,旋即面露沉吟之色。

迎上李让的表情,崔慎微微一笑道:“李世兄可是疑惑,为何在下会选在这个时候来拜访你?”

听见崔慎如此坦诚,李让不由得一愣,然后果断点头。

这个时候上侯府之门拜访的人,要么就是来巴结他的,要么就是有求于他的,总之基本上都不会是什么好人。

真正和他有交情的人,都在等着他去拜会呢。

而他与崔慎向来没有什么交集,要说唯一的交集,可能就是上次他要离开关中去江南时,收了他十几车礼物。

不过,他猜测崔慎应该不会这么小气,为了十几车礼物就跑上门来索要。

因此,他却是疑惑。

崔慎见李让点头,则是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他淡淡地开口道:“实不相瞒,在下今日上门拜访,除了仰慕李世兄的才能外,尚有三件事,欲与李世兄商议。”

李让皱了皱眉,对于这个答案,倒也不算意外。

他问道:“不知崔兄有何指教?”

崔慎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本请柬,笑道:“其一,乃是在下的私事,在下与龙陵已经请期,成婚之日定在五月端阳,在下想请李世兄携金城郡主出席在下与龙陵的婚礼。”

崔慎说着,将一封请柬双手递到了李让面前。

李让挑了挑眉,伸手接过请柬,点头道:“如此盛事,我一定到场。”

听见李让应下,崔慎微笑着点点头,坐回了凳子上。

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其二,陛下将活字印刷术和新式造纸术的秘方交给了我崔氏运营,我崔氏欲在天下广设印书局,以我崔氏典籍为蓝本,广印经典,造福天下读书人,但此事,还差一个掌事之人,在下欲邀李世兄共谋之,不知李世兄意下如何?”

“嗯?”

此言一出,李让顿时心头一惊,惊诧道:“以崔氏经典为蓝本,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

崔慎应了李让一句,解释道:“我崔氏愿意献出族中历代大儒,对各类典籍的详细注解,建立印书局,将其刊印成册,广发天下。”

李让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问道:“据在下所知,世家向来有法不可轻传的规矩,为何崔氏会改了主意,如此大公无私?”

“法不可轻传,那是过去的说法了。”

崔慎摇摇头,沉声道:“活字印刷术一出现,书籍便再不是唯有世家可以独有的东西,与其将话语权交到别人手上,倒不如让世人皆学我崔氏学问,如此一来,即便我崔氏不再如往常那般能够垄断天底下的教育资源,可天下读书人皆学我崔氏学问,总归还有几分香火情在。”

这话一出,李让顿时惊讶道:“崔氏想学山东孔氏?”

崔慎没有回答,而是话锋一转,问道:“李世兄可知谷梁与公羊之争?”

“这......”

李让悚然一惊,整个人倏然起立,震惊道:“崔氏欲为百世之师?”

崔慎点点头,沉声道:“此为双赢之事,有何不可?”

李让满脸震惊的看着崔慎,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从未想过,崔氏竟有如此格局。

竟然想要执掌儒家,行教化天下之事。

没错,执掌儒家。

数百年前,汉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华文教之先。

彼时立身于朝堂之上的,是以董仲舒为首的公羊学派。

但儒家还有另外一支力量,便是谷梁学派。

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以及大复仇,大一统思想,摒弃了重《春秋》大义的谷梁学派。

而汉武帝重用的公羊学派,也确实让国家在短时间内强大了起来,不仅完成了中原农耕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转守为攻,更是为后世子孙种下大一统的执念奠定了基础。

但公羊派的刚硬,同样也成为了公羊学派的坟墓。

有道是刚过易折,一味的对外强硬,只会催生出暴乱与反抗。

谷梁学派正是看到了公羊学派的弊端,于是选择扎根于民间,并由此衍生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核心理念。

并成功于五胡乱华之后取代了公羊学派,成为中原王朝的核心学派。

如今大唐的世家,乃至于江南世家,几乎都归属于谷梁学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