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初唐小闲人 > 第557章 文治武功与东征

初唐小闲人 第557章 文治武功与东征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给皇子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李让便不再多言。

柴绍指了指一旁的营寨,淡淡道:“来都来了,吃顿饭再走?”

“好!”

李让果断点头应下。

“来人,设宴!”

柴绍大手一挥,几名亲卫立即忙碌起来。

一行人走进营寨坐下,皇子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李让,崔慎和柴绍三人也凑在一块,小声的谈论着北方的战事。

此次李世民亲征薛延陀,出兵的理由是薛延陀侵吞草原,犯大唐边境。

但明眼人都知道,李世民这是在转移国内矛盾,顺便为东征做准备。

转移国内矛盾一项,不必过多赘述。

大唐的粮食和人口已经呈现了反比例增长,一些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之后,便成为了大唐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必须要对一部份人进行阶层跃迁。

而为东征做准备,知道的人便没那么多。

世人皆知李世民有东征之心,但鲜少有人知道早在贞观八年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开始暗中加大火器的研发,并诏令几个心腹将领暗中练兵。

高句丽,那是一个让中原王朝颜面尽丧,元气大伤的国度。

也是一个能让中原王朝真正引为心腹大患的国家。

自魏晋以来,盘踞在辽东之地的高句丽便不断的吸纳中原王朝的文化与制度,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之内形成了完整的国家架构。

什么叫做国家架构,简单来说,便是如中原王朝这般,中央对地方拥有绝对的权威,高丽的王在国内可以随意调动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军队,并且,其官场与军队的晋升通道绝对畅通。

高句丽,与大唐需要应对其他的外敌都不一样。

突厥也好,吐蕃也好,乃至于西南的六诏,高原之下的吐谷浑,他们也很强。

但他们的强,无法对中原王朝形成致命的威胁。

因为这些国家,并不算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一个个部落联盟。

强盛的时候,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发展,衰弱的时候,他们也不介意分裂之后各自发展。

中原王朝对于这些部落联盟式国家的定义,一直都是强盗。

他们会经常劫掠中原王朝,却不会对中原王朝造成致命的伤害,也无法取代汉人王朝,成为主导中原的主体民族。

但高句丽就不一样了。

吐蕃突厥之流是强盗,那高句丽就是正规军。

高句丽有着和中原王朝高度一致的文化,高度一致的制度,甚至连民族主体都相差不大。

一旦中原王朝虚弱,让高句丽有入主中原的机会,高句丽便能以最短的时间之内对中原施行统治。

因为国家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汉人搞出来的概念,汉人实在太清楚一个成熟的国家体系,有多么恐怖。

以中原历朝历代的王朝为例子,汉人时常因为强大到没有对手,从而选择内讧,从内部找对手。

高句丽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中原王朝又岂能让高句丽发育起来?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隋唐三代帝王,才会如此忌惮高句丽这个只有弹丸那么大点的国家。

当然,李世民的东征之心,除了是为了替中原王朝剪除一个心腹大患之外,其实也有一些私心。

他要向后世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文治,他现在已经做到了极致,谷粮满仓,这在历史上,是只有前汉文景之治时才出现过的盛况。

而他仅仅登基十多年,便已经做成了文景两代帝王做成的事情。

所以,他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方式?

答案毋庸置疑,唯有武功,唯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功。

他北击突厥,西御吐蕃,囊括西域,更是将吐谷浑收入囊中,汉人王朝的版图,在他手上已经达到了巅峰。

现在只剩下一个高句丽,唯独只有一个高句丽,还在辽东那地杵着,并且还占着前汉旧地的辽东四郡,不肯归还大唐。

以李世民的脾性,怎么可能放任大唐周边还有这么一颗钉子!

因此,东征势在必行。

三人小声谈论之时,酒菜也已经上齐。

众人默契的止住话头,不再多言。

柴绍搬过一坛子酒,给李让和崔慎倒上一杯,淡然道:“李小子,崔家小子,喝了这杯酒,回到长安之后,还请谨言慎行!”

李让和崔慎对视一眼,心中顿时明了。

李让举杯对着柴绍示意道:“柴叔叔放心,小子省得。”

柴绍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陪着二人满饮一杯。

一众皇子见状,也瞬间原形毕露,开始抱着酒坛子拼起酒来,纨绔的本性暴露无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让看了看天色,旋即对柴绍拱手告辞。

柴绍也没有挽留,派出亲卫将李让一行人送到洞道口。

等到李让走出山洞回到献陵的范围之后,就见原本黑黝黝的洞口上忽然落下一块巨大的青石,将整个洞口堵得严严实实。

若不细看,很难发现这里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洞窟。

“李世兄,陛下要训练大军,为何不选在长安周边的教场开阔地,这万寿山虽然隐秘,可容纳这么大军,还是稍显拥挤了吧?”

离开了藏兵之地,崔慎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李让顿住脚步,回头看了崔慎一眼,意味深长地摇头道:“谯国公藏兵于此,可不止是为了练兵!”

崔慎一愣,刚准备出言询问,李让便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

“我明白了!”

看着李让一副忌讳莫深的样子,崔慎瞬间明悟过来。

他本就是极为聪明的人,李让的表现,已经说明了太多东西!

“走吧,回长安!”

李让招呼了一声,众人翻身上马,顺着来时的道路直奔长安。

天色擦黑时分,李让一行人赶在宵禁前夕回到侯府。

只是刚刚赶到侯府门前,李承乾便从礼厅迎了出来。

“太子殿下,您什么时候来的?”

李让有些诧异的看着等在家中的李承乾。

看见李承乾,跟在李让身后的崔慎急忙拱手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众人不用多礼,而后目光投向李让,一脸无奈道:“孤等你好半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