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豪商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月诗会

大梁豪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正月诗会

作者:雪中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不住!对不住大家!也不知是哪个顽皮的孩童,扔了个炮仗在马蹄前,吓得马儿失了控制……”

车夫连连与群众道歉。

姜云天跳下车辕,只道:“好在今夜无人受伤,否则喜庆的日子见了血,可就不吉利了!”

那千钧一发之际,飞身救人的白衣男子,个头儿不高,带着一张灰色面具,他起身扶正小女孩儿,擦了擦小女孩儿的眼泪,拾起地上的糖葫芦,轻轻问了一句:“还要不要?”

小女孩儿摇了摇头,转头便扑进了娘亲的怀抱。

“那我要了。”

白衣男子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擦去糖葫芦上的污垢,取下一颗从面具下放进嘴里,心安理得地便要离开。

“哎,这位小兄弟,你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嘉奖啊,方才那个距离,连我都不一定有把握能将人扑出去。”

姜云天热情上前打招呼。

白衣男子轻轻一句:“没什么。”

“在下素来喜好结交英勇之士,咱要不找个地方喝了两杯?”姜云天邀请道。

白衣男子却未搭话,举着糖葫芦便钻入了人潮。

姜云天挠了挠头。

“看来,不是所有江湖人士,都有姜大侠这般豪爽。”宋澈笑道。

廖恒也笑道:“虚惊一场,还是快些去参加诗会吧,寻思着应该快要开始了。”

……

慧兰斋本是茶馆儿,与青楼一样,都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江南水乡才子佳人无数,特别是在苏州这座温文尔雅的城市里。

宋澈却没怎么接触过,原因便是圈子不同。

古代的圈子,通俗而言便是阶级,入仕者最高,譬如贺秋,廖恒这类人,其次则是这些读书人,最后才是商人。

商人再有钱,在读书人的眼里,也一身俗气。

文人风骨,向来清高,可恰恰是这份清高,显得百倍庸俗。同样是人,何必分三六九等?

慧兰斋前相对清净,布衣白丁有自知之明,进出者皆是手持纸扇,头戴赞花的儒道君子。

门口有好几家摆摊卖面具、画扇、画屏、簪花儿的小贩。诗会有规矩,进出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必须戴面具。

“宋兄,姜兄,买朵簪花如何?这艳色蛮喜庆的。”

“不可能!”

姜云天果断拒绝,“我堂堂八尺男儿,岂能将这种东西戴在头上?又不是娘们儿!”

作为现代大直男的宋澈,也连连点头应和,他实在无法接受,一个大老爷们儿往头上戴花。

廖恒刚拿起的簪花,又给放了回去,叹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子戴簪花合乎常理嘛。”

“我反正是接受不了这类恶心的东西——”

“哦,是哪儿来的乡野痞夫?不解风情便算了,还当街卖弄自己的无知,不觉羞乎?”

这文绉绉的话,一听便知来刺儿了。

见三五成群的儒袍男子、华服佳人,即便带着面具,也能瞧见他们那趾高气扬的姿态。

说话者走在最前头,穿一身绿色衣裳,扣一张赤色面具,戴一朵大红簪花,别容臭香囊,持白纸画扇,装玉树临风。

“老子最听不得这种阴阳怪气的话了!”

姜大侠何许人也,能动手从来不吵吵,撸起袖子便要上前“理抡”。

宋澈赶忙将他拽住,“算啦,算啦……”真要动起手来,对面得哭着叫娘。

廖恒挺身而出,冷声问那青年:“当街贬人,自抬清高,我们没有风情,你们也不见得有什么风度吧?”

“嘿!倒是出来个人样,不像他后面那两个,一个大老粗,一个暴发户。”

“欧阳先生,莫要与这些俗人多计较,这天底下啊,插葱装象之人比比皆是,咱还是入诗会吧。”

“有理,有理。”

众儒入斋。

“哎呀,你拦着我做什么?我又不打他们,对付这类人,我吼一声他们便会害怕。”姜云天叉腰抱怨。

宋澈笑道:“既是诗会,自然以诗歌决胜负了,走走走,去瞧瞧他们的真才实学如何。”

三人入斋。

慧兰斋大堂分左右,左边是男宾席位,右边以屏风纱幕相隔,坐的都是女宾。

大梁是个很开放的王朝,每每佳节盛会,女子都能出阁,上赌场下馆子,因此这诗会男女双方,各一半一半。

席位已不多,恰好空了三位。

“咦,你不是先前那位见义勇为的小兄弟么?”

倒数第四席,坐的正是先前在街上救小女孩儿的白衣男子,他走时糖葫芦还剩五颗,这会儿吃得只剩两颗了。

白衣男子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他们三个,不礼貌,也不嫌弃,只是一言不发。

姜云天还想上前招呼,却被宋澈摁在席位上,摇头示意,莫要再以热脸对冷屁股了。

很快,宾客满座,主持的博士,关掩半扇大门,清了清嗓子,来到堂中央:

“正月初一,新年开春,欢迎各位光临慧兰斋……”

一番文绉绉的致词后,才正式进入主题:

“本次正月诗会,采用‘打擂制’,分两程——第一为唱诗,第二为对子。唱诗由我出一个主题,主七律诗,次五律诗,大家可自由攻守擂台,最终守擂成功者,便是今夜正月诗会的‘诗王’;

至于对对子嘛,老生才疏学浅,只能找一位才子佳人来打头阵出上联,同样的道理,若能守擂成功,便是今夜‘对王’——大家请看彩头!”

博士一指堂上,仆人揭去红布,一把金扇子,一朵金牡丹:

“这两件彩头,乃是本次诗会的主办,白玉楼刘老板,特地嘱咐楼中能工巧匠,以纯金打造,诗王得金扇子,对王得金牡丹!”

先不说荣誉如何,便是这两件彩头金子的分量,那也是不小的财富。

满堂宾客,跃跃欲试。

“这金扇子,今夜非我莫属!”

“还等什么?快快说主题吧!”

“呃……老生本还想吟诗一首呢,可见诸位已迫不及待,就不在这儿献丑了,”博士顿了顿,大声道:

“江南苏州好,江南苏州妙,那么今夜正月诗会,便以‘苏州’为主题,人文,风情,地理,题材不限,只要与苏州挂钩皆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