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豪商 > 第四百八十一章 猛火油

大梁豪商 第四百八十一章 猛火油

作者:雪中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云天说道:“我选韩董这边?”宋澈摇摇头:“他应该不会将兵权分给你。”

“那我选贺秋这边?”

“他这人很轴,你应该捞不到什么好处。”

“意思是说,我只能选高琛咯?他是武官,我是武将,应该最合适。”

“高琛的确比较适合你去站队,但他对前朝仍有旧情,以廖兄的性子,估计不怎么会待见他,你若选择了他,也许会吃亏。”

“嗤……真是麻烦,我选个屁我选!我最讨厌便是这些尔虞我诈的东西了!将我逼急了,辞官来跟着你做生意,也过过这金玉满堂的富贵生活。”

“皇帝多半是不会放你离开的。”

“那我便带着公主私奔,回南天谷去,避世清闲,乐得自在!”姜大侠真是个可爱又天真的人。

宋澈哈哈大笑。姜云天生气道:

“你笑什么啊?跟你们这些人说话可真累,有话又不直说,说到一半又无故大笑,真是难搞得懂!”

“哎,你别生气,我只是在教你,人位置站得越高,眼界便越广,诱惑便越多,同样的摔下来也会更痛,”宋澈笑道:“我这里有七个字,只要学会了,朝廷中谁也赖你不活,你听好了,这七个字便是——‘不知道’与‘有人知道’。”

“不知道?有人知道?”

“‘不知道’这三个字用来对付大臣,当他们政见不合,征求你意见之时,你就用‘不知道’回应他们;‘有人知道’这四个字是对付皇帝的,当你不想回答皇帝问题时,先告诉他你不知道,他若执意追问,你就告诉他‘有人知道’。”

“那如果皇帝问我,是谁告诉你‘有人知道’的?我该如何回答?”

“你就告诉他不知道呗。”

“他非要知道呢?”

“你就告诉他‘有人知道’呗,”宋澈笑着拍了拍姜云天的肩膀,

“一般脑子正常的人,连续问了两遍,都该知道‘有人知道’这个知道的‘人’会是谁了。”姜云天惊呼:“是你!”宋澈笑道:“你瞧,连你都知道是我,他们又怎会不知道呢?”

“啊……我一定要生个儿子,然后将你女儿娶走,如此一来,今后我的孙子也会成为像你这么聪明的人!”

“哈哈哈,那你可得与公主加把劲儿才行了。”宋澈并不是在教姜云天绕口令,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兄弟的性格,姜云天生来便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哪里又会懂得朝堂上的人情世故?

“不知道”这三个字,往往是最中庸、最能让人置身于事外的选择,

“有人知道”这四个字,则是让他来替他做出最中庸、最置身事外的选择。

但愿,不会有人逼着他做选择。……姜云天在宋府歇了一夜,次日便带着公主回了金陵。

七月中旬,展销会也顺利结束,短短一个月,云水坊便获得十万匹丝绸订单,珠宝行等其他店铺也可谓是大丰收。

天下钱庄的流水更高达八十万两白银,许多蕃商都愿意将自己金币、银币存入钱庄。

一场南来北往的展销会,让低迷的市场重新恢复了原来模样。展销会结束后的第二日,年初合作的波斯豪商唐虎鹿也终于带着他的货物回到杭州,整整三十艘大船,近五万桶石油,将钱塘江港口占去了一半。

宋澈按照约定,点了相应数量的丝绸装船,与唐虎鹿就这么促成了第一单买卖。

“宋老板,您要的石油数量实在太大了,我也是找了许多皇室关系,才运来了这三十船油,我们的国王陛下说了,只有在穿上您们的丝绸后,才能进行下一轮合作。”唐虎鹿的意思便是,要等这五万匹丝绸运回波斯后,下一批石油才会运来。

丝绸运回去至少有三四个月、下一批石油运来也需要同样的时间,这一趟买卖前前后后需要耗费一年。

宋澈对炼油是一窍不通,但五万桶石油,估摸着怎么也能炼出个一万桶

“猛火油”吧?猛火油,昔日在楚州抗倭时,宋澈便在军器监内,见过

“猛火油”一物,便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来,将炼制好的猛火油灌入铁罐,临阵时通过投石车抛向敌阵,从而引起大火烧杀敌人;猛火油之所以称之为

“猛”,正是因为燃烧烈焰极大,它可附着于体肤,一旦点燃,烤焦为止,可谓是非常残忍的火器了。

如今第戎盘转攻为守,盘踞于城池之内,要将他们赶回北方,首先便是要打攻城战,经过徐州一战后,第戎见识过火炮威力,定会加固城墙与城门,在攻城战中,火炮似乎已成不了主导,必须使用更强大的火器——猛火油,便是宋澈为来日北伐所准备的大杀器之一。

去年第戎还未破关时,宋澈便找贺秋搞了一套炼油设备,如今就安置于佘岛上,这五万桶从波斯采购来的石油,今后将在佘岛上进行炼化提纯,炼出来的火油,将作为战略储备,以便来日收复山河。

为此,宋澈专门上了一趟佘岛,顺便去参观一番炼金技艺与炼油技术。

佘岛这座金矿可不得了,一日可凿含金矿石五百吨,每吨金矿可炼出莫约半钱金沙,换算下来,一日出金约五十两,一个月便是一千五百两金子!

难怪昔日大海盗王直会将老巢建在此处,此岛真是一座

“金山”。关于炼油的工艺,宋澈本以为很复杂,但见过后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复杂,再而言之,以古代落后的工艺技术,想复杂也复杂不起来,总体就一个字儿——煮!

在古代,绝大多数提纯工艺,都是靠加热蒸煮,譬如盐巴,烈酒,铁器,乃至金子;打个比方,就跟煮鸡蛋一样,讲究的便是

“火候”,八十摄氏度时蛋清会凝固,一百摄氏度时蛋黄会凝固,两百摄氏度时蛋壳也许便会破损,一千摄氏度时会被烧成炭;石油炼制工艺亦是如此,工匠师傅们会加猛火,将温度烧到三百至四百间,油脂与杂质受热分离,沉淀后便会分层,刮走漂浮于表面的油脂,便可得到猛火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