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梁豪商 > 第五百零二章 反差与奇葩

大梁豪商 第五百零二章 反差与奇葩

作者:雪中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7: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商船突然被逼停了。

“喂,搞什么啊?快快让道啊!”掌舵的艄公冲横在河面上的一艘客船大喊。

运河本身便不宽,宋澈他们又是水**船,往往不能与其它船并排,这艘客船横在河道中间也无法绕过去。

宋澈闻讯走上甲板,女剑侍们也各个提剑而出。

“莫不是拦河劫船的水贼?”南宫月警惕说道。宋澈摇了摇头,

“此地刚过苏州,政通人和,百姓安居富饶,当贼都是在侮辱自己。”再瞧横在河道中央的那艘客船,比渔船也没大多少,半截儿都陷进水里了,船头亮着一盏马灯,见三五个人正不停往外舀水,看样子是船破了。

船上还有对话声:“船家,你这船到底还能不能用啊?怎么破洞越来越大了?”

“哎呀,年久失修嘛!你们先帮忙将水舀出去,待会儿我用木桩将它补上就好啦。”

“你……你上船时你不是说你这船又快又稳么?”

“是啊,走得快,沉得也快咯!”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坐上你这艘破船,你……你将钱还给我们!”

“两位公子,说话可得凭良心呐,你们在渡头吆喝了半天,也没人搭理你们,要不是看你们可怜,我才不跑夜船呢……才给半两银子,鬼才懒得赚你们的,你们要是不坐啊,跳下去得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听对话,那乘客文绉绉的,掌船的却十分粗鲁。

不过有一说一,这马上便要天黑了,在河中央沉船,也挺够倒霉的。

“喂,你没听见话么?我们要过去,将你们那破船赶到一旁行么,莫要挡了大官人的道儿!”艄公扯着嗓子大喊。

掌客船的回应:“老乡,船漏半截儿啦,我们不敢再划,不然真的要沉了!”

“那就到一边儿沉去!看你们这鬼样子,八成是修不好了!”

“哟,你这杭州人,说话咋这么冲?大家都是跑船的,哪个不遇到些意外!老子今天就摆在这儿,你想咋?”

“妈妈的苏州佬,没有好船就莫要学人拉客,你知道我船上载的是谁不!”

“我管你载的是哪个鬼,修不好我就不走!”

“嘿!”艄公也是暴脾气,撸起袖子,召集水手,操起长杆,要动手!

“哎哎哎,船老大,莫要生气,出门在外,谁都会发生意外,我们不赶急的。”宋澈苦笑着,赶忙去拦住艄公与水手。

这好端端行船,咋还地域黑起来了?宋澈娘家在苏州,本家在杭州,苏杭一家亲,应该互帮互助的。

“船老大,你想个办法帮帮他们吧,也好便利咱们不是?”宋澈劝道。

艄公却道:“宋大官人,你要多长个心眼,像这种三五人,晚上跑船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人,有可能是贼!”

“无碍无碍,我瞧他们也不像,再说了,我们船上这么多人,还怯他们三五个么?”宋澈的坚持,艄公也不好拒绝,便吩咐水手用绳子,套住那艘小客船,一边往后拉,一边用竹竿往岸边顶,没一会儿的功夫,客船便被顶到了岸边。

“谢谢啊!”苏州人还是很讲礼貌的!艄公说道:“可别谢我,要谢就谢咱们宋大官人。”宋澈笑了笑,让继续赶路。

“喂,兄台!你们要到哪儿去呀?能否捎我们一程啊?”刚从客船上岸的两名客人,挥手打招呼。

宋澈刚想开口答应,唐虎鹿这时却来阻止:“不可啊宋老板,咱们这批货太贵重了,这两个陌生人来历不明,还是别管他们了。”可听他们说话文绉绉的,应是读书人才对,宋澈也没先答应,而是先询问对方是何人从哪儿来。

听岸上人扯着嗓子回答:“我们宣州人,准备赴金陵赶考,因实在太急所以才夜间行船,兄台放心,我等不是坏人!”原来是科举考生,怪不得说话文绉绉。

宋澈先前曾给廖恒提议,要培养自己的亲信,而最直接的办法便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此二人有能力赴京师参加殿试,想必是在乡试中拔得头筹的人才了,万一今后中了个进士,说不定便上枝头了。

宋澈让大船靠岸,艄公放下舷梯,将二人迎了上来。二人个头儿都不高,一个年纪莫约二十出头,另一个十六七岁,一身粗布儒袍,束发及冠,又面若冠玉,乍得一瞧,还以为是玉面小郎君,可仔细瞧那年长者,嘴上有一撮小胡子,断了宋澈以为他们是女人的念头。

二人登船,拧了拧儒袍上的水渍,拱手行礼,大谢宋澈。

“在下刘兴男,这位是我的书童路安,多谢兄台大度让我们同乘。”

“呃……”一个长得不是多么像男人的刘兴男,带着个叫做路安却半道差点沉船的书童,还……真是有够反差与奇葩的。

宋澈也学着他们的模样,行了个别扭的儒礼,

“在下陈仁才,刘兄不必客气,我们恰好要过金陵,多两个人这船也不会沉。”

“啊?那太好了!他日小弟若能高中,必不会忘记陈兄同乘之恩!”刘兴男又行了个大礼。

宋澈嘴角抽了两下,摆了摆手,却好奇:“今年的科举二月中旬便要举行了,我们杭州的才子年初便去了,今日已是二月初二,此去金陵再快也要四五日,刘兄去得这么晚,可没时间复习了。”刘兴男一甩儒袖,对月长叹:“我也想早些去,怎奈家务繁多,盘缠不够,近几日才凑够路费。”瞧他一身布衣,却饱读诗书,应该是个寒门出身。

一边做家务,一边备考,一边凑盘缠,着实不太容易。大梁王朝恰恰需要他这样有抱负、懂坚持之人。

“可是,刘兄高中解元,官府应该出资相助才对吧?为何连盘缠都凑不齐呢?”宋澈对这些

“古代高考生”还是蛮感兴趣的。刘兴男摇了摇头,

“说来惭愧,在下并非解元,而是亚元。官府本该下发银两助学,可近年战事吃紧,宁国府财政亏空,施舍也没有了。”乡试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便叫做亚元。

大梁科举兴盛,每个州地都有成百上千名学子应试,能考中第二名也算是相当厉害。

再说那宁国府,虽不如江宁那般富饶,也是江南名列前茅的地界,咋连个几十两银子都凑不出来?

“才不是呢!我家公子,明明是第一名的,却被宁国府家王衙内给顶替了!王衙内与我家公子有仇,生怕我家公子学识超过他,便处处挤兑,不舍得给银子,这才导致我们落魄潦倒!”小书童愤愤不平,兴许道出了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