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笑死!渣了我,哥哥们还妄想我原谅? > 第306章 外人眼中我的家乡

这一幕,沈昼锦看到了,太子也看到了。

太子如今很会乔装,而且越来越没有太子包袱了,直接带着秦鸿伪装成了货郎,挑着担子十里八村的转,跟百姓完全打成一片,要哇一起哇,很快就被大家当成了自己人,中午出点儿小钱,就能换着人家吃饭。

真到了人家里就发现,老百姓对付老鼠,是真有不少小门道,老鼠夹子买不起,但是土法也能灭鼠。

比方说老辈儿传下来的老鼠跳井。

找一口大水缸,装上大半缸水,然后在水面上撒上一层米糠。

这样一来,乍一看,好像缸里满满的全都是米糠,看不出来有水。

然后再在大水缸外头靠上一根棍子,老鼠闻见味儿,就会顺着棍子往上爬,爬到缸沿儿上一看,以为全是米糠,就往下一跳,然后就“跳井”淹死了。

因为冬天老鼠不好找吃的,所以隔三差五的,还真能抓着几只。

不过也就是这一阵子了,等再过几天,水要上冻了,这法儿就没法用了。

但老百姓还有别的招儿。

比方说黄豆治鼠,这种是要活捉到老鼠的,把黄豆泡一泡,让黄豆膨胀发芽,然后把它塞到老鼠的肛.门里头,再把它放走。

老鼠自然就回窝了,但黄豆不断的生长胀大,老鼠就会剧痛无比,然后就会发狂嘶咬,可能整窝老鼠都会被它咬死,然后它自己也会因为肚子涨而死。

太子听的津津有味,小皇孙也听的津津有味。

晚上回来还跟沈昼锦交流,沈昼锦笑道:“这种法子多的是,我昨天还教了敏之一个。”

她教韩敏之的,就是后世农村常用的方法了。

就是把米粉或者玉米粉之类的炒熟,拌一些干水泥粉,然后再放一点油,制成老鼠药,老鼠一吃,水泥进肚有了水份就会凝固,然后,就跟黄豆差不多的道理了,老鼠会腹涨发狂,也会咬死别的老鼠。

小皇孙听的大眼卜灵卜灵的,显然觉得很有意思。

沈昼锦伸手过来,把了把他的脉,道:“差不多了,等我抽个时间,就把你送回去。”

秦鸿乖乖的点了点头,一边问:“姐姐过年不回宫吗?”

“不回,”沈昼锦道:“这边还有活儿,不回去了。”

太子摸了摸他的头,转头跟她道:“我把晋州卷写完了,你看看。”

沈昼锦点了点头,等晚上霍凌绝回来,就跟他一起看。

晋州因为只是打井,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写的不如之前雍州的“壮阔”,但仍旧延续了上一卷的风格,细节详实,那种画面感,那种一人一马,缓缓进入,了解,记录的感觉,真的非常有代入感。

绝对是一个极好,极称职的“帝王眼”了。

太子是个才子,而且是个一气呵成派的才子,写文章不磨矶,非常有那种“信手拈来”的感觉,给她们看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定稿了,反正沈昼锦两人看着,已经比较完善,没什么可修改的了。

沈昼锦和霍凌绝花了一晚上看完,然后沈昼锦就跟他道:“舅舅,不如我请几个人来帮忙抄一抄,然后你的原稿就寄进宫,其它的就寄到各处文会,以后都照此办理,雍州的就寄到雍州,晋州的就寄到晋州……”

这种“外人眼中我的家乡”的文章,绝对戳爆文人的G点,又有信箱这个联络器在,“但求”这个笔名,很快就能火遍大江南北。

先把名声炒起来,风格确定了,后续有什么事情都好安排。

毕竟就算武宣帝已经决定了要废,或者说换太子,也是需要契机的,换储君这种事情,可不是小事,更何况沈昼锦还承诺了“废”后的事情,就更要慎重了。

太子明显没有往那个方向想。

他有些奇怪的道:“为何要如此?文会中人,虽说大多是一县翘楚,可若当真厉害,已经考入京城了,留在本地的,最多是个举人……就算是天下闻名的才子,也会有风格不同,我虽不才,也读了二十余年诗书,若还需旁人帮忙,那……岂不赧颜?”

沈昼锦一听这话,就知道太子其实没交过文友。

他其实是在担心旁人会指点他该怎么写,但他并不想接受。

太子的脾气其实挺好的,但所有文人在写文章上,大多有自己的小坚持,就是那种,我就要这么写,就算我写的不好你也别哔哔,哔哔了我也不会改……

但其实,他完全不需要担心。

为什么呢?

首先这文章很好,但不管文章有多好,毕竟众品难调,文人圈子,文人相轻是常态,可轻归轻,对于别人已经写好的文章,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人跳出来“教”你怎么改的。

因为“指导”是“师”才会做的事情,而“师徒”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一层关系,甚至比父子都多出一重尊敬。

无亲无故的你跑去指点别人写文章,岂不是要当人家的长辈、人家的师长?

就算你真的才高八斗,比对方强好几倍,这也是非常失礼,非常遭群嘲的行为。

当然了,这是平等交流的情况。

什么时候都有奇葩,也许会有人自觉得自己牛叉的不行,谁的文章也要指点两句的,但是这样的人,你直接怼回去,并不失礼。

文人风骨,不畏权贵,本来就是文人推崇的,所以真遇上这种奇葩,不管对方是谁都可以怼。

不过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正常来说,太子把文章寄过去,得到的通常是“应和”。

你的文章我看了,我给你和一篇,一般怎么和呢,你说这楼晴方好,我说这楼雨亦奇,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写法,这才叫应和。

沈昼锦仔仔细细的跟太子解释了一下。

太子恍然大悟,这才放下了心。

沈昼锦本来想找人抄的,但后来一想……反正要大量的,不如直接刻印。

太子书法也好,她就叫太子先写出来一本最好的,用空间里的3D打印机打出了字模,然后在本地找了一间书商,让他们找了几个人过来,帮着排版印书。

因为是一个行省一卷,字数并不多,有了现成的字模,他们又都是熟手,速度真的很快,才两天,就印出来一批。

沈昼锦和太子过去看了看,薄薄一本的线装书,很高的一叠,看着还有种成就感。

沈昼锦检查了一下,结清了工钱,把字模和书都收了起来,与太子一人拿着一本,边走边看。

走到驿站门口,忽听有人道:“王爷留步。”

沈昼锦停步一回头,就见一大帮,起码得有二三十个读书人模样的人过来了,为首的是个相貌端正的青年,施礼道:“可是秦郡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