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笑死!渣了我,哥哥们还妄想我原谅? > 第094章 有多暴就有多甜

沈昼锦心软了一瞬,看他们仍旧在你推我让,就是不敢开口问,于是自己开口,自问自答:“我真的会武道吗?真的。”

“我真的打败了庄必凡吗?真的。”

“小谢以后也能学武道吗?是的。”

“也能像我这么厉害吗?是的。”

几人交换了几眼,都傻笑起来,也都放松了些。

谢思危却敛了笑。

他看着那个满脸无奈的小姑娘,抿了抿唇。

他发现小师父这个脾气啊,真的是非常非常可爱了……就,有多凶就有多软,有多暴就有多甜。

就像沈昼眠说的那样,你对她有一分好,她认可了你这个人,就会对你非常宽容,对你十分好,百分好。

就像现在,明明她之前都打好主意,定妥说词了,可这个时候,为了给他撑面子,又为了眼前坐的是她比较喜欢的边军,就直接把话说出来了,也不怕将来要费劲圆谎。

他怀疑,要是现在有个人磕头求她收徒,她说不定都会收!

沈昼锦若是知道他怎么想,一定会告诉他,收徒是不可能收徒的,她底线还是很坚挺的。

但谢思危生怕她越说越多,一个鲤鱼打挺跃了起来,道:“走走走,兄弟们,喝酒去!”

大家也不好意思多待,就一呼啦走了。

结果一直到晚上,沈昼锦吃完晚饭要睡了,他还没回来。

谢思危的病,要每天行针用药,断一天,虽然不是真的就要从头来了,但也是很麻烦的,沈昼锦只能出来找他。

屁大点地方,倒也好找,沈昼锦顺着路走出一段儿,就找到了小酒馆,过去一瞅,十来个人已经全都喝倒了,谢思危也倒了,桌子底下都躺了三个,一个清醒的也没了。

沈昼锦只能丢给店老板一个银锭子,让他把这些人都抬进客房,让小二守着,看有吐酒的就照顾照顾,自己提着谢思危就回来了。

结果回来的路上,就遇到许良金一身黑衣出门,遵从约定过来跟暗卫说一声。

一照面儿,两人都是一顿。

许良金看了看她手里横提着的男人,干巴巴的道:“我,我去敌营杀人。”

“哦,”沈昼锦道:“一路顺风,平安回来。”

许良金讪讪点头:“好。”

他又看了看那个男人,满脸复杂的走了。

沈昼锦把人拎回来,放在美人榻上,让戚兰秋去熬醒酒汤,然后还得尽职尽责的下针喂药,因为他喝了酒,还得微调药方。

一通忙完一个多时辰都过去了,沈昼锦困的直打哈欠,一边骂骂咧咧:“我要打死他,你们谁都别拉我,我明天一定要打死他!收个徒弟这么操心,以后再也不收了!”

因为美人榻被占了,只能在地上睡的江殷炽幽幽道:“放心,不拉。”

沈昼锦:“……”

第二天谢思危醒过来,神清气爽,一点宿醉的难受也没有。

就是渴的厉害,爬起来先灌了半壶凉茶,一边问暗卫:“昨天谁送我回来的?”

暗卫道:“是小主子把你拎回来的。”

江殷炽在旁边练拳脚,一边道:“小锦爷一边下针一边骂你,还说要打死你呢。”

谢思危笑了一声。

沈昼锦跟戚兰秋练剑回来,一进门就看到他在笑,瞪着他道:“你还笑!我有没有跟你说行针不能停的?!”

谢思危道:“对不起师父,我以为我肯定能按时回来的。”

江殷炽在旁边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就是,”戚兰秋小声道:“说打死,怎么能说话不算数。”

谢思危啧了一声:“我没得罪你们吧。”

戚兰秋:“呵呵。”

一边说着,就见孟清荣带着下人,提着食盒过来了,一听说这位是真徒弟,孟清荣的小眼神儿,也是写满了羡慕。

等吃完饭,孟清荣走了,沈昼锦看了看天色,就问暗卫:“昨天许良金去杀人,他们夜袭了?”

“不知道,”暗卫老实的道:“我又不能往里走,我就是跟王爷安排的人说一声许良金去了。”

沈昼锦点了点头。

谢思危问:“什么许良金?什么夜袭?”

沈昼锦就示意戚兰秋给他讲了讲,一边想起来问他:“你们边军,是不是有不扰民的军规?”

谢思危点了点头:“对。”

“我说呢,”沈昼锦拈着小点心吃,随口道:“我说我跟许良金比武时,边军跟百姓这么亲近。”

谢思危看了她一眼:“师父,你为什么一副这是理所当然的样子?你可知道这有多难得?”

沈昼锦的手停了停。

她之前刚从现代位面回来,见惯了军纪严明的现代兵哥哥,确实不觉得很稀奇,但她自觉得还挺中肯的,所以才格外注意,难道是她的表情还不够惊讶吗?

谢思危正色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沈昼锦吃不下去了,慢慢的放下碗:“听过。”

她听过,也亲眼见过,还曾经亲手杀过,比土匪还凶残的官兵。

梳子是有齿的,所以梳子梳过之后,还会有些残留;篦是密切梳,所以篦子梳过空空荡荡;剃就更不用说了,赤地千里,真正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谢思危续道:“孙子兵法读过没?‘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因粮于敌,字面意思就是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从敌人处怎么取得粮食?还不就是屠杀掳掠,以战养战的意思?

古人军纪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严苛之极,但并没有什么“军民一家亲”。

残暴和军纪严明并不冲突,事实上,保证军队的野性,是许多将领极为赞同并身体力行的,屠杀掳掠也是军队的正常福利,杀良冒功之类的事情,更是屡禁不止。

为什么呢?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时粮草是重要的物资,可是在这种时候,运粮不光是“粮”本身的调度,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车马,过程中还有可能被敌人袭击。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所以孙子兵法提出了速战速决、因粮于敌,粮草直接就地从敌国境内获取,减轻本国的负担和运输压力,还能削弱敌国实力。

后世还有人进一步引申,提出了“分众掠地,取其秋谷;破地降邑,取其仓粮;或德盛而恩深,民咸馈献;或以权而济世,抄获为资”(注:引用自《草庐经略》)

这原本是一种权宜之计,后来便成为了一种常态,冒死投军为发财,这就是大众的认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沛公“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就可以判断出“此其志不在小”。

正是因为这并非常态。

就连千古名君李世民,当初想接受投降,都有人劝说“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柰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注:引用自《资治通鉴》)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士兵们奋不顾身攻城,就是为了城中的金银财物,现在接受了对方投降,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以至于李世民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小金库安抚。

一直到后来,岳飞的岳家军,提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且坚决执行了,就连金兀术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非常难得。

但,这也需要充足的后勤补给,否则的话,真到了人要冻饿而死的地步,什么军纪都约束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