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带着系统来大宋 > 第九百零八章 狄青的疑问

带着系统来大宋 第九百零八章 狄青的疑问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加上,刺杀现场连一具龙军的尸体都没有找到,这就更是无法让人信服。

尤其是赵祯那边刚死,这边赵曙就登上了皇位,衔接的如此之好,便是让人不去多想都不可能。

这样的人,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实干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朝堂才得以正常的维持下去。

对这样的人,赵允让虽然恨,却也不能都杀了,不然整个朝堂之上只剩下一些个拍马之人,国家迟早要会乱套。

第三种就是中立派了。

这也是三大势力中人数最多的一伙。

他们对于赵祯的死,带着怀疑。对于赵曙的上位,持观望的态度。

或许他们在等着赵允让给他们好处,又或许在看赵曙是不是能座稳现在的位置,总之他们都属于那种拿着筹码并不急于下注的人。

这些人以朝堂上的老狐狸为主,他们一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其中也不乏一些个热血之人,他们心中是很怀疑的,甚至也想站出来为死去的仁宗说些什么,只是他们实力有限,地位也不是很高,贸然地站出来,不过就是自寻死路罢了。

有了这三派人的出现,赵宋朝堂之上的运转变得吃力起来,很多工作都是人浮于事,命令下达了,但真正执行者却是找不到人,以至于赵曙登基有些日子了,政务这一块还是混乱不堪。

倘若这个时候,有外敌来攻,怕是赵宋就会变得危险了。但偏是这个时候,好消息传了过来,辽与契丹都被灭掉了,最新消息是龙军正在龙始帝苏石的带领之下,向草原上杀去。

转眼前,形势突变,整个北方就只剩下了龙帝国,之前赵宋的北面之危没有了,消息传来,赵允让是大为高兴。

他甚至认为,这是老天在照顾他们父子,知道他们需要时间来整理大宋,所以苏石出现,灭掉了最有可能会威胁到赵宋安全的辽国。

外在威胁没有之下,赵允让父子就得以抽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这段时间,赵允让都在忙着与朝臣们谈话,对于中立派是极尽拉拢,对于反对派,采取即拉又打的方式。

一边解决着内部的问题,赵允让也没有忘记处理北边的事情。他并没有小看苏石,所以他决定派出人与苏石进行和谈。

在赵允让,或是说多数的赵宋臣子眼中,龙帝国是很强大,不然也无法灭掉辽国。但若说因此就可以灭掉他们赵宋了,那就是有些夸大其词。

历史之中,辽国强大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吞并赵宋,但最终不还是以失败而结束吗?

辽国做不到,龙国也不会做到的。

这一点,赵允让自认就是苏石也是可以看得清楚,为此他认为这一次的双方和谈是有着很大成功率。

在赵允让的准备之下,和谈以参知政事文彦博为首,右卫大将军赵从古为副。

文彦博自不用说,此人一向对外主张就是以和谈为主,总是想着靠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来搅动局势,掌控天下大势。

这样的人,安排他去作为和谈正使当然是最为恰当不过。

至于说副使赵从古,那可是苏石的亲舅舅,虽然说之前甥舅有些嫌隙,尤其是出了苏石反出赵宋之事后,仁宗更是一气之下夺了对方的官身,将其软禁在家。

一切还是等到赵曙成为了英宗之后,赵允让才给其官复原职的。这也是他想要用利此人,在他看来,亲人就是亲人,就算是关系不好,也远比旁人来得更近一些。

让赵从古跟着谈判的队伍一起去,足以证明了赵允让想与其交好的心思,这点道理苏石不会看不懂。而只要看懂了,接受了,这一次和谈和成功率自然就会大大的提升。

派人与苏石进行和谈的同时,赵允让又

派出了另外两支队伍,分别去往的是南面和西面。

枢密副使韩琦为南地特使,负责的是与李唐进行谈判的事宜,同时还兼着调回包拯的重任。

赵允让在韩琦离开时承诺,只要他做好了这件事情,回来就会直升参知政事,成为当朝宰相之一。

南地有曾公亮在,此人可是早早就投靠了赵允让,事情是可控的,唯一让人操心的就是包拯的态度而已。

西面的特使为贾昌朝,这位曹皇后手下之人。

自从赵祯父子被杀,赵曙成为了新皇之后,曹皇后的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后宫中的事情现在都由高滔滔负责,贾昌朝这位宰相也因此失去了见到主子的机会。

这一次,赵允让委以其重任,就是在给贾昌朝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已。

事情做好了,以后此人就算是他们自己人。

贾昌朝是一个能够看清大势之人,此时曹皇后被软禁于后宫之中,他最大的靠山没有了,当值此时,对于赵允让的安排自然不敢有半句的怨言,得了命令之后便去往了西境。

......

西境。

将军折继闵,此时正座于大帐之中,看向着前来向自己请命的狄青等人。

自从仁宗和荆王双双遇难的消息传来之后,西军中就开始出现了躁动。

一国之君,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下面之人自然是无法接受。

虽然说赵允让给出了一个借口,赵祯父子是被苏石所杀的,但这样的结果显然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相信。

杀人总是需要理由的,那请问苏石为何要这样做?

如果说现在龙帝国与赵宋开战,苏石会做这样的选择,或许还有可能。但是现在,双方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呢,还要这样做,岂不是毫无道理可言。

军人职责就是守卫国家的***完整和保护国家的安全。可是现在,连皇帝都被杀了,这对于当时的军人而言岂不是一种讽刺。.

军队开始变得躁动,为了给将士们一个说法,狄青便成为其代表,而这一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见折继闵将军。

看着眼前正值壮年的狄青,又看了看他身后所站的贺坤和吕子飞等年轻将领,折继闵眼中带着不满之意道:「汉臣(狄青字),你又来做什么?不是告诉你们了吗?即是将士,便要服从军令,可是你三番五次来找本将军,你还记得你现在的职位吗?」

折继闵生气了,但落在狄青的眼中,并不让他如何的害怕,相反他还高昂起了头,反声问着,「大将军,兄弟们都是想不明白,也不想稀里糊涂的去打仗,若是这样,便是死在了战场之上也是无法瞑目的,我们只是想要知道一个真相而已。」

「真相,什么真相?朝廷不是说了,先皇和荆王遇刺,都是苏石那个反贼所为吗?你们还想要怎么样?」折继闵看着眼前这位自己一手提拔起的将领,带着一点怒气的问着。

说起来,折继闵并不是真得生气,做为赵宋的大将军,西军实际上的统帅,他对于赵祯遇刺一事也是十分不满。

什么苏石派人刺杀先皇,那不过就是骗三岁小孩子的说词而已,本着谁得利,谁就可能是始作恿者的想法来看,赵允让动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问题是现在赵祯已经死了,便是连他的独子荆王赵曦也一并死了。如今是赵允让得了天下,他的儿子赵宗实成为了宋英宗。

一切已然成为了事实,此时在去考究谁是凶手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是赵宋开国之帝太祖赵匡胤不明不白的就那么死了,当时他还有儿子呢,可还是把帝位传给了当时只是晋王的赵光义。

兄传弟之事开国便有,

更不要说赵祯已经没有了皇子,那传位给侄子赵宗实就变得十分正当了。

即是赵宋已经有了新皇,在纠结于是谁杀了赵祯还有什么意义?

这样做,只会让赵宋变得更加混乱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事情既然已然发生了,此时在说其它的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接下来如何让大宋变得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折继闵已然接受了现实,尽管心有不甘也只能放在心底。所以他对于狄青他们的问题并不会觉得意外,只是三番两次的来找自己,这就让他有些头疼和不悦。

「大将军,您说是苏石所为,您信吗?」

面对着折继闵的回答,狄青显然并不满意,继续开口追问着。

狄青不是没有见过苏石,且还与他一起并肩战斗过。对于此人的军事才能,他内心是十分推崇。

后来得知苏石被逼反之后,他还曾一度十分的难受。只因此时他就是一位西军的将军,并不能做些什么,只有在心中祈祷着苏石能够平安而已。

而以当时苏石之实力,如果带着精锐苏家军,突然发难的话,未必就没有可能会杀入到皇宫之中。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现在赵宋与龙帝国并未开战,就更没有理由这样去做了,这分明就是有人给苏石扣的大帽子而已。

苏石都离开了赵宋这么多年,可是现在,还有人往他的头上扣屎盆子,这个结果怎么可能会让狄青一众将领们满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