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186章 三姐来了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186章 三姐来了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易绍清跳脚。

“我得出去打听啊,还要大哥你跟姥姥指点,不然我来首都干啥?还不是投奔你?哪有你这样当哥的!”

“你菜你还有理了,明天我让狗头先来带你在首都练摊,就你这点能耐,先在首都混得下去再说去南方的事儿吧!”

易绍清大喜。

“我肯定能干好!”

易家兄弟各有志向,年轻的时候就是要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奔走。

余红兰一边给姐姐调理身体,一边开始在医科大授课。

她教授的所有学生年纪都比她大,而且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中医,多多少少是家里有些传承,本身有些底子。

只有少数是被调剂或者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填了志愿的,这部分人学起来就非常痛苦了。

余红兰第一天进教室还闹了个乌龙,被学生当做走错班级的小孩儿。

学生还纳闷,看起来就好小,能考上大学,肯定从小就是个学霸。

结果人家不是小妹妹,是尊敬的老师。

余红兰上来先给大家露一手,直接从最浅显的针灸治病案例开始讲解。

从小跟着师父当游医,她碰到的病症太多了,并且每种病人的家境脾气各不相同,治疗手法也要随时变动。

这比枯燥乏味的穴位歌有趣多了。

特别是没有基础的学生,一下子就爱上这门课。

不到一周,余红兰的课上,教室坐的满满当当,还有人为了听余红兰的课,跑来跟她班级学生打好关系,只为了能挤一挤给他们挤出一个座位来。

针灸只是个开始,走上正轨,一个学期下来,教研小组看到成果喜人,立刻安排余红兰着手上草药课程。

余红兰曾经跟着师父在山野民间行走三年,对草药的生长习性,伴生情况和药性变化讲解的细致入微。

她给嫡传徒弟刘娟写的医理感悟直接拿来授课,被郑涛教授发现,上报校领导,经过国家出版社出版成书,作为中医专业教材,也是中医大夫必读书目之一,这是后话。

忙碌的82年很快过去,83年开春,红星就跑到首都来找红兰和大姐说话。

在家的时候,大姐隔三差五就要给她紧紧螺丝,盯着她骂一顿。

后来大姐不在家,她简直忘乎所以。

结果险些吃了大亏,吸取教训,又慢慢安分下来。

“你不是去南方拿了原材料,准备做成衣生意吗?”

余红星不看好的摇摇头。

“我们当时还忽视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咋的呢?”

“东北,一年有六个月都在猫冬,偶尔大夏天冷空气杀个回马枪,还要来场雪,大棉袄返场,一年能穿漂亮衣服的时间,掰手指数,也不到一个月。

一条裙子一件短袖成本低,投入低,压百来件货也不吓人。

可冬衣不一样,毛衣棉衣棉裤,不容易做出花样来,老百姓两三年买一件都算频繁的了,还贼拉压钱在上头。”

红兰觉得红星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越来越老道了。

“唔,你说的有道理,那你怎么打算的?到南方来做成衣开厂吗?”

至于做好了再拉过来,那纯属吃饱了撑得。

原材料本身就是千里迢迢从南方拉到北方,再做好了衣服拉到南方,如今这路况,这可怜的运力,还用说么!

余红星摇头。

“虽然我觉得不值得,但是季伯明认准了就要干,而且我们去年确实也投入了不少,我准备精神上和经济上支持他,让他帮我挣钱,我回去做我的老本行。”

余红兰挑眉。

“我觉得你可以盯着某一样来做,比如只做袜子,或者只做手套。

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不像棉衣能穿好几年,袜子破洞就得换,手套更不必说,我们小时候丢失的手套还少么!”

余红星被红兰逗乐。

她们小时候经常因为跑出去玩,丢了一只手套不敢回家。

“这么点小东西才几个钱啊?利润能有多少!”

余红兰白她一眼。

“你走量啊,咱们东北多少人,每人三五双袜子,那得要多少?再说了,没人做,只你做,你就是独一份,市场都是你承包的,南方有些人家就做纽扣,最后还成了纽扣大王呢!”

红星被红兰说动,但是她还是不舍得放弃她的农产品市场。

“你说的也有道理,所以我决定了,回去把张宝根和张慧拉进来一起做。”

“不要,你在张家只选一个就行了,要是不放心,再另外选个别人。

这东西又没啥技术含量,你就一个人,顾不过来的时候,人家有你没你都一样挣钱了,凭啥还要把利润分给你?”

红星皱眉想了想,索性拍板。

“那我就雇张宝根跟我干,给他抽成就是了。”

余红兰觉得也行。

“那农产品,就那么大魅力?”

余红星怼一下小妹。

“你不懂,我听说了,北边河对岸老毛子那边,重工业发达的要死,制造的弹药百八十年都用不完,但是老百姓想穿件裤衩子吃个面饼子都难,那边农业和纺织业轻工业特别落后,要啥没啥!

我拉一船白菜和面粉过去,就换了一船钢材回来!”

余红兰没想到,这个三姐都把目光投向海外了。

“那你要注意安全,国外不比国内,那边民风彪悍,你就一个人啊?”

“哪能啊,我会一点俄语,带几个大队长过去。”

“暗?你啥时候学的俄语?”

红星想当然。

“我们家都会啊,不对,你不会。”

余红兰险些以为自己又重新穿越了一回。

“不可能,我都没听你们说过,学校也不教吧?”

她都不太自信了。

红星白一眼红兰,不以为然。

“这有什么的,我们上学的时候两家闹掰了,可咱爸咱妈会啊,咱爸还会弹舌呢!当初老毛子来咱们辽省建厂的时候,咱爸还跟着过来当了一段时间护卫和翻译,在家住了好长时间。”

那是余红星童年记忆里为数不多的,家庭团圆的时候。

这些红兰自然不可能有印象了!

她双手抱拳,冲三姐挥舞。

“原来三姐还是个学霸,小妹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

余红星被老幺逗乐,噗嗤一笑,捶她一下。

“去你的!”

“你在首都有什么打算?我还要上课,大姐要上班,要不你等周天我找时间陪你转转。”

“得了,你忙你的去,我要到处走走看看,坐坐地铁,观察一下首都人民都吃什么菜,从哪里运过来,东北种植季节短,我得有个后备仓库。”

“那行,这生意我觉得能做,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东北不能种植可往南去,山东河南都是好地方,而且周边日韩全是弹丸小国,物资匮乏,吃的肯定要依赖进口。

只一点,你要走正规路子,去工商部门问问,成立个正儿八经的外贸公司,为国家创造外汇和税收,没人会为难你的,注意安全,自行车归你,有事给我单位打电话。”

“得了,忙你的去吧,我有数。”

关于草药的书,余红兰还在写,但是她仍然觉得自己走过的地方太少,见识的也不多,跟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比起来,九牛一毛,只能先把常见常用的写出来。

马上到期中考试的时候了,余红兰还负责出题,她准备开卷考,大姐和刘娟这两天都在医院给她搜罗病人病情,就当做试题。

余红星在家坐不住,很快就出门了。

还不到中午时间,她就看见易绍清推着倒三轮从外头回来。

这种车没有红兰给她做的好,但是可以倒着骑,顺便看着东西不被偷,余红星忍不住多看两眼。

易绍清已经认出余红星,车上还有好些衣服没卖掉,被余红星看的难受,他没好气地道:

“别看了,没卖完!”

余红星诧异。

“你认识我?”

“小余大夫挂在嘴边天天念叨的姐姐,我怎么就不认识了,我是易绍清,你看我半天了!”

余红星想起来了,小时候这人到余家很多次,接红兰给他妹妹治病。

“哦,那你怎么就回来了?”

易绍清看傻子一样看她。

“这都快中午了,我不得回来吃午饭?”

“嗤~”

余红星嗤笑。

易绍清恼怒。

“你笑啥?有什么可笑的?”

余红星摆摆手。

“我笑话你这么多本钱压在里面,春季眼瞅要过去了,夏装都要上市了,你竟然还不着急!”

易绍清不理解。

“这着急有什么用?卖不掉,留着明年再卖就是了。”

余红星翻翻白眼。

“你去年的新衣服,今年翻出来还新吗?还想穿吗?”

易绍清哑然。

余红星又给他会心一击。

“冬装压一千,春装压八百,夏装秋装再压一千五,到冬天,人家卖新款,你还有本钱进货吗?”

易绍清不说话了。

“那你说怎么办?我把衣服弄到工厂门口,人家压根不看。”

余红星正好想问首都消费力情况,追着问:

“那工厂大约有多少人?男人多还是女人多?年轻人多还是中老年人多?大家每月工资都多少?工厂效益怎么样,有工资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