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205章 余大夫返乡伙伴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205章 余大夫返乡伙伴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等辖区公安赶到,江靖宇已经被红旗拉到屋子里关上门了。

三位歹徒被打断双腿,排排队躺在胡同里,双手捆绑,身上的刀枪都被翻出来放在地上,三人连叫喊的力气都没有了。

歹徒被带走后,红旗才把红梅放出来。

“红旗,没事吧没事吧?有没有人受伤?”

说着不停检查红旗身上。

“大姐我没事!”

“红梅你别担心,坏人都被我们抓住了!”

“江靖宇?你没回去?”

“多亏江哥发现,在外头拦住两个,只进一个到咱家~”

“江靖宇,你有没有事?”

红梅又扑过去,江靖宇一把将人接住。

“我没事,你别怕!”

说着轻拍红梅的后背,轻声安抚她。

三位歹徒的审理结果很快出来了,有江靖宇在,余家最先知道结果。

虽然是港商雇佣的,但是三人都来自南方沿海,算得上亡命之徒,逃窜十几年了,手上命案不止一起。

红旗再去伊春的药厂时,杜明华身边那个面目凶狠的肌肉男已经不在了。

杜明华看着余红旗的目光仿佛都淬毒,红旗风轻云淡,根本不带怕的。

红兰得知这件事,给红旗出主意。

“既然要花钱给我们建厂,那就建吧,先晾着他们,把厂建起来再说。”

余红兰也想到红旗药厂股份她占据太多了,要是伊春这个分厂份额是大哥二哥三哥三家的,那她扶持一下,变相减少自己手里的份额,也没什么。

人家苦心经营,天长地久,他们的后代肯定不甘心红兰这个姑姑拿走大头。

兄弟可以亲密无间,结了婚的兄弟就开始隔了一层,等到堂兄弟那一辈,又隔了一层。

“那我可就放开手脚干了!”

“撒丫子干,注意自身安全就行了,到时候他们要想撤资,那些空厂子可不值什么钱,我们找人少花点钱买下他们的份额,肉烂烂锅里,都是自家的!”

红旗秒懂红兰的意思,虽然不厚道,但是对方本来就不是什么厚道人。

安平市的风云诡谲,首都也不遑多让。

天家无小事,领导叔叔的去世,引发高层不少岗位的变动,空出来的岗位得有人上去,上位者腾出来的位置还要人,总之风波不断,一直到快过年的时候,才勉强结束。

也不算主动结束,是领导强硬镇住。

余红兰在外交大院儿住着,感受深刻,不是有人搬走,就是有人搬进来。

好在隔壁人家可能是因为人口简单,没有受什么影响。

学期末,除了考试,还有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去留问题。

另外余红兰在筹备办理专门的中医刊物。

早在她执教开始,就在校园内,本专业内,办了中医校刊,她的目标就是把校刊发展成世界上权威的中医刊物。

等中医刊物走上正轨,关于中医诊断手法和治疗手法就会有系统的立法保护。

不仅是保护病人权益,规范中医行医,也是保护中医大夫。

不至于因为一纸药方被告的倾家荡产。

只要守规范,法律可以保护所有优秀的中医大夫。

关于刊物申请,年底已经下来了,余红兰联合首都一群大夫一起,正在讨论规范化办刊。

第一期是面向全国各地隐藏民间的中医大夫,定价推广等等都至关重要。

直到期末考试结束,第一期刊物才最终定稿,投入印刷,接下来放寒假,发行等工作就由郑教授接手安排。

余红兰请郑教授,席振华,还有领导身边的厉大夫,加上余红兰自己,当刊物主编,当然郑教授是总编。

另外别的大夫余红兰也没放过,每个人都要整理自己的行医心得,在刊物上发表文章。

力争让民间大夫看到了,就算对投稿不感兴趣,也愿意多读一读,跟着学习学习。

学习多了,互相学习,确立行医规范的日子就不远了。

办完首都的事情,余红兰迫不及待的收拾行囊准备返乡。

这次回去,要参加大姐的婚礼,红兰给大姐里里外外所有衣物化妆品女士用品都买了两套,还有大红绸缎的床上用品,在老家有钱也买不到的时髦东西。

出发前一天,隔壁易绍清来敲门。

“兰兰,你要回安平是吗?”

余红兰点头。

“你怎么知道的?”

易绍清低头。

“我听我哥说的,你车票买了吗?我哥准备开车回去,你要不要一起?”

余红兰狠狠心动了。

火车虽然是卧铺,可速度慢啊!

“你们兄弟加上行李,车上应该没什么地方了,我东西多,还是去乘火车吧,我买卧铺。”

易绍清见红兰这么说,赶紧摆手。

“不不,我不回去,我在首都刚开了两家店,年底是最忙的时候,根本走不开,是我哥一个人回去,他很久没见我爸妈和小妹了,刚好这段时间有假期,就回去看看,他让我问问你,要是愿意,可以一起,后排座都是你的,他行李也不多,后备箱放得下。”

余红兰非常愿意,但是看见易绍清又有些纠结。

“那行,你跟你哥说,费用我跟他均摊,要是他开累了,我也能跟他换着开,我会开车。”

这年头会开车的不多,有车开的更少,驾驶证没有普及,基本上单位出个证明,证明我单位某某驾驶技术合格就行。

余红兰会开车,易绍清一点也不意外。

“那行,那我这就回去跟我哥说。”

易绍清准备走了,又想起什么似的。

“对了,这是我从南边进货的时候,顺便给你带的特产,那边现在好流行这个,你拿去玩。”

易绍清时常送东西给她,余红兰实在喜欢又买不到,就会拿东西跟他互换,或者直接付费,要是不喜欢,就表达不喜欢咯。

不过这次易绍清拿的东西让余红兰挺意外。

是邓丽君的磁带。

“这个~”

“你是不是没有录音机,我店里有,回头我给你带一个,三百块钱一台,我那有二手的,你给我二百六就行。”

余红兰摆摆手。

“谢谢,我不喜欢听这些,也用不上录音机。”

易绍清失落的收回磁带。

他为了揽客,两个门店都放了录音机,还有港城流行的磁带,一大批年轻人就算不买东西,也站在店门口不舍得走,还有人专门拿着纸笔在门口抄录歌词。

没想到余红兰不喜欢这些。

“那好吧!对了,过完年你就十八岁了,年初三你能回来吗?”

余红兰摇头。

易绍清笑道:

“我猜你也回不来,所以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喏,这个不值钱,是我们店里一个店员自己做的,她是农村的,男人是知青返城,把她带回来,没有工作,原先是自己摆摊卖手工鞋垫,我把她招到我们店里的,这是她自己做的!”

怕余红兰不收,易绍清强调再三,东西是店员手工做的,不值钱但是好用。

余红兰看着东西,的确好用,是一个小巧的荷包,布料应该浆过,挺括的很,上面还有绣花。

要是在里面放些钱票或者药材,都不用担心被压皱。

余红兰很喜欢,关键是年初三是她生日这件事,全家人都习惯性忽略。

不是不爱她,是因为年初三比较特殊,是全家祭拜父母的日子,所以她的生日是父亲去世噩耗传来,母亲病故的日子。

“我很喜欢,多谢你店里的员工,她这个平时卖多少钱?我想找她多订几个,给我姐姐嫂子们也带一些。”

“不值什么,就一块钱一个,我等下问问她,她那应该还有很多。”

易绍清见礼物送到人家心坎上,难免欢喜。

第二天有汽车乘,就不用算着时间赶火车了,余红兰神经放松不少,又把笔记本拿出来,开始写文章。

中医专刊刚起步,专业性一定要足够强,足够有吸引力,满满的干货,才能保证存活下来,吸引更多的人才,推动中医立法。

从药厂草药到专业教学再到专刊杂志法律保护,桩桩件件全都不能少,还有很多红兰现在还照顾不到的边边角角,未来的路还很长。

隔壁易沉跃听说余红兰要跟他一起回,没说什么。

“你的店怎么样了?要一起回去吗?”

易绍清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我才不回去呢,现在店里生意忙得很,哪有空啊!”

易沉跃一眼就看出他的心结。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不回去,只会让咱爸妈脸上无光,药厂转手不是只看个人能力的,拿不下来,也不是你的问题,这样逃避,你准备一辈子都不回去?”

易绍清讪讪。

“起码等我干出一番事业,没听过衣锦还乡这个词儿么?”

“听过,但是不屑。”

“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要是跟你似的,做到外交官,我也开车往家跑。”

易沉跃翻翻白眼。

“那年我高中毕业,人人都说我打小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事,结果我毕业就失业,为了不下乡,跑到姥姥身边跟着学外语,那时候我没回家么?”

易绍清语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