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189章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189章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扯远了,反正诗雨不仅是你一个人的女儿,也是刘文鑫的孩子,而且诗雨自个儿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校园生活是诗雨在过。”

余红霞烦躁的挠头。

“算了算了,我问问诗雨,不行我就搬到连岛去,反正连岛离首都没多远。”

余红兰松了口气。

“那行,你问问,诗雨要是不开心,让她来找我,我带她出去转转。”

余红霞没讨到满意的答案,又回去跟女儿商量了。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余红霞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可惜很多才艺都是女儿从小就学的,总觉得放弃了,之前付出的时间和辛苦就白费了,所以一直占据着孩子的时间。

如今到了取舍的时候,诗雨毫无疑问,选择跟爸爸一家团聚。

余红霞一百个不愿意,还是只能答应。

红兰知道这件事之后,挺满意的。

在父亲身边,换个环境,诗雨应该能开朗一些。

“去就去吧,反正你不缺钱,把自己日子过好了,家属院要是待着不舒服,就自己拿钱去买个房子,买块地自己盖房子也行的。”

反正后世的大连繁华的很,怎么样都不会吃亏。

余红霞下定决心之后,很快就给诗雨办了转学手续,从地方转到首都会很困难,从首都转出去可太容易了。

而且刘文鑫怎么说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学校很快落实了。

余红兰不放心,还跟诗雨通过几次电话,见孩子话越来越多,性子越来越开朗,才彻底放心。

倒是红霞很不适应,几乎每周都要往首都跑一次。

孩子上学,她就没事了,兴趣班减少大半,晚上写作业也很自觉,余红霞有大把空余时间,也不缺钱,不需要计较车费啥的,经常神出鬼没的出现在余红兰面前。

“怎么了这是?经常往首都跑,跟我姐夫处的好吗?家属院住的习惯不?”

余红霞皱眉。

“别提了,我说想买房子,刘文鑫说房子大,他姐家孩子也想过来读书,你想想,他姐家多少孩子!”

余红兰一听,血液都燃烧起来了。

我曹,那是生育大户!

“这口子不能开,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你怎么说的?”

余红霞翻了个白眼。

“我当然不答应,我叫他拿钱啊,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说话风格,很二姐。

“那你住的不开心,岂不是很憋屈?”

余红霞又笑道:

“谁能憋着我?我白天没事,出去闲逛,已经买了五套房,还有一个大院子,我准备全部推倒,计划盖成三层小楼,一层五六户人家,专门用来出租,跟首都一样,收租金。”

余红兰好奇二姐的身家。

“兜里不少钱吧?”

说到这,红霞神秘兮兮的笑道:

“反正够花,够花!”

余红兰撇嘴。

“跟我还藏着掖着,几百万有没有?”

余红霞笑的志得意满。

“差不多吧,差不多!”

余红兰啧啧摇头。

“看不出来,我二姐闷不吭声,就成了百万富翁,五百万有不?”

余红霞警惕的捂了捂口袋。

“你不比我有钱?问那不多干啥?难不成你还指着找我借?”

红兰无语。

“我是想着让你钱生钱,投资理财做不做?买成国债,利息可高了!”

余红霞摆摆手。

“不了,什么我都不做,我就买房子,给我女儿买金条存着。”

“其他的不可信,这俩就可信了?”

余红兰好奇二姐的投资思路。

余红霞理直气壮。

“我就知道这俩,我从小到大看着这俩涨价速度跟坐火箭似的,其他我都不熟,不熟悉的饭,我不吃。”

“国债还是可以相信的!”

余红霞摆手。

“反正甭管什么债,我想人家利息,人家想的是我的本金。

我不懂这些,我就不馋那点利息,护住本金我就满足了!”

余红兰了然,心中满意了。

大多数有钱人,最可怕的不是失败,是留不住钱。

账上有点现金就想做点啥,有百万的现金就想去撬动千万的买卖,最后被欲念撑死。

二姐能保持这个想法,未来老年人床垫,保健品,保险理财,就哄不走她的现金。

“你没受委屈就好,遇到什么麻烦都要及时跟我们说,我跟红旗忙的时候,大哥二哥谁都行,总归不能让你受委屈。”

余红霞笑。

“知道知道,知道你忙,我再去安平找大姐说说话!”

“你这个小日子潇洒的很!”

红兰忍不住羡慕。

谁都没有红霞自由啊!

余红霞开心的甩头。

“姐有钱!”

“你有钱也是你自己的,姐夫的钱你可要管好了,不然兜里有点闲钱花花肠子就多,城市可不比漫天风沙的大西北!”

余红霞摆手。

“别提了,他那仨瓜俩枣的,没事带诗雨出去吃吃饭,逛逛公园,还要接济他大姐,剩不下多少。”

这话说的没错,体制内虽然体面,看病上学住房养老都不用担心,工资还真没多少,兜里没钱,基本上就不会有不长眼的往上生扑了。

余红兰放下心来。

至于刘文秀,接济就接济吧,兄弟姐妹之间贫富差距太大,在职务上也是别人攻击的理由之一。

易沉跃忙碌的期间,余红兰很轻松。

她有预感,有人在等着抓她的小辫子,这些人还不少,所以她什么都不做,当个平庸的人,无为而治,单位风平浪静。

这几年步伐有点大,还需要做很多当时欠缺的铺垫工作,药材药农自然环境和种植环境的冲突等,现在都归卫生部管,这些微末细节,需要时间慢慢做。

农人的规则,都是在一年一年,一茬一茬的收割耕种中摸索确定下来的。

中医复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余红兰决定从三十岁到五十岁,都用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原本说好要回来的易绍清,一直拖延到六月份,首都已经入夏的时候,才甩着胳膊回来了。

庄彦华喊余红兰过去。

易绍清比起年前容光焕发了不少。

“哟,这段时间气色挺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