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189章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189章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余红星听到这,倒是想起点事儿。

“兰兰,你说,我跟你还有红旗借钱怎么样?”

余红兰不解。

“怎的,你周转不开?”

余红星摇头。

“我想投资内地房地产。”

余红兰一想,也不是不行,房地产在九七年金融危机过后,逐渐规范有序,开始起飞,中间偶有波折,那也是阶梯式上升,而不是大起大落。

“你外贸公司不是做的好好的?咋想起来做房地产,你又不懂这些。”

余红霞好奇。

余红星本来不想多说,不过她想借红兰的钱,就要拿出打动人心的东西。

“我算是察觉出来了,一个国家的起步,伴随着发展起来的,就四个字,‘衣、食、住、行’,咱们做买卖的只要按照这个顺序去做,你看刚开放那会儿,我们总想倒腾服装,只是不乐意去批发,非要做服装厂,结果没抓住风口,我还好,就倒腾食品去了,现在贸易越来越正规,加入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得走在人前头。”

红霞想了想。

“你要说住房,我能理解,你要说衣食住行的行,我不懂,火车速度慢,汽车挺贵,还不得自行车跟摩托车。”

余红星摇头。

“摩托车终究无法遮风挡雨,还不安全,你猜国家花钱修路是给谁走的?”

红霞好奇,但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更向往。

“那你干嘛不一步到位直接造汽车!”

余红星不赞同。

“还没到时候呢,什么东西刚开始都要经历一个混乱时期,你看早十年,内地买卖土地时候那股子疯劲儿,就没人是正儿八经奔着盖房子去的,我都没眼看。

现在算是稳定一些了,国家规则也完善了,我准备把港城这边卖楼花的销售方式带到内地去,贷款盖楼,卖期房还贷款。

总之成本要的不多,我跟红旗说说看,红旗的药厂在内地名气比我的贸易公司名气大,老百姓认。”

余红兰再次感叹于三姐的敏锐。

房地产的确从现在到二十年后,是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同样的,二十年后,国内造车行业蓬勃兴起,新能源汽车槽点很多,但还是以无与伦比的优势,弯道超车,强势的把欧美独霸的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

红星还想起一个笑话。

“之前我们不是在海南过年么,就在咱家那个岛的对面,有一片滩涂,之前我有个供应商,看人炒地皮挣钱,他也想分一口汤,结果核心区域没抢到,看见边边角角也去买。

后来带我去看,咱们坐船还没靠岸,就要下来淌水过去。

过去了,我那个供应商也没找到自己买的地皮,后来对照地图看半天,指着一片海水告诉我,等退潮了,他的地就能看见了,哈哈哈……”

姐妹仨都笑成一片,同时又有些感叹。

建国后,全民文化素养都有限,在国家管理这方面,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内忧外患,领袖既不迎苏入驻,也不附美,内部多少种声音,一概不听。

用十年时间,把大部分不怀好意的心思掰正或者剔除,涤荡掉所有反对的意识,期间无数人委屈,也成了历史。

十年后,自己人笨笨的,跌跌撞撞的,吃亏吃苦闹笑话,走到后世,期间无数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港城这个季节还算比较舒服,就是吃的很清淡,海鲜多,口味偏甜。

红霞忍不住叹息。

“比来比去,还是老家吃的最舒服啊!在首都,大白菜都不是老家的味道了。”

红兰赞同。

“东北人恋家,又不得不离开家。”

红星喜欢南方。

“可拉倒吧,想吃花点钱就是,要回家还是算了。

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过冬,天一冷,什么活儿都要放下,先通火炕烟道,再封窗户,还要在门口扣棚子,再跟大哥二哥去捡柴火,柴垛子堆满院子。

还要去买冬储菜,晒菜干,冻饺子冻肉,一到入冬,就有干不完的活,关键是年年都要干,想想就让人绝望。

到了下大雪的时候,那雪把大门都封了,小时候扫雪的速度还没有现在快,压根没法出门,每年都这么来半年,什么生意都甭想了。”

红霞不赞同。

“那咋了,一家人窝在家里,火炕烧热乎乎的,吃吃喝喝多好!”

“要么说你没烦恼呢,光吃吃喝喝就满足了,我们多少还有点追求。”

“嘿,你还别瞧不起我,我知足常乐,我活的快活,我家庭稳定,我女儿都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了……”

余红兰扶额。

二姐三姐一个保守一个豪放,从小不对付,说几句话就互掐,这都三四十岁了,还这样。

在港城的日子,快乐又短暂,随后红兰还跟着红星带着红霞去澳城玩了几天。

之后余红兰又跟着红星出海,去她外贸往来的国家。

现在义乌小商城已经成了气候,余红星最喜欢去那进货,还有羊城商行,不少商品,经过余红星的外贸公司包装,发往全世界。

宁宁和小老虎都已经上高中了,小老虎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余红星不懂这些,但是愿意花钱送他去学。

倒是宁宁,从小被余红兰带着接触医术,又跟着庄彦华学习外语,没想到高中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励志报考中文系。

余红兰和易沉跃都没意见,反正人品端正,有理想有抱负,能找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就是好的活法,没有谁规定必须要走哪条路。

诗雨已经出来工作了,计算机在国内还是新兴行业,诗雨的专业非常吃香,余红兰建议她可以出国看看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情况。

诗雨还是选择先工作两年,再申请留学。

大哥家瑞泽已经失去联络,一家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是难免惦记着。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姐妹几个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余红霞知道红兰不忙,直接定居在首都,三天两头往余红兰这里跑。

“刘文鑫还出差呢?”

余红霞坐在红兰院子里的摇椅上,晃悠着手中的扇子看天,听到这个问题,冷不丁停止晃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