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 第357章 古医协会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 第357章 古医协会

作者:鹿鸣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42 来源:小说旗

后来兰兰说乌拉草还有消炎杀菌,舒筋活血的功效,红霞都记着呢!

给自己编了用不完的鞋垫,给炕上编了垫子,忙忙碌碌,九月下的雪都快融化光了。

直到家里被装饰的看起来像个草房子,余红霞才停止编织的活儿。

每年都要重复的过冬准备,在小时候,跟手足相依为命的时候,每每到日子就觉得疲惫,一大堆活儿。

现在一点点做起来,却让她渐渐恢复平静。

又是一个鹅毛大雪的夜晚,余红霞没有开灯,在整理杂物房的时候,发现了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其实里面煤油已经不多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但是她还是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在安静的房间,外头北风呼啸,屋子里一灯如豆。

兜兜转转二十多年,她又重新回到这里,仿佛走完一个圈,回到起点,随时可以重新出发。

后院的保镖一直密切关注她的动向,红梅知道她在忙碌之后,反而放下心来,索性不来打扰她,给她一些时间找回自我。

这场大雪下了很久,等雪停的时候,院子里墙角的积雪已经有一米深了。

这次之后,基本不会再中途升温,算是彻底入冬。

大街上扫雪车日夜不停的工作,汽车纷纷去换上雪地胎,冬储菜这会儿还在储备肉食,直接放在室外这个天然大冰箱,可以一直吃到过完年四五月份开化。

这期间,很多工作无法展开,供电供水还有供暖,都需要很多的人力财力去维持。

老工业陆续搬走之后,囿于气候,漫长的冬季,这里的经济开始逐渐收缩。

余红霞在冰冷的院子里徘徊一阵之后,买了张票,拒绝了保镖跟随,直接跑到哈城去看冰雪节盛况。

早在六十年代就从收音机里听说,为了庆祝建国十五周年,哈城雕琢了巨大雕像,之后每年的冰灯,冰雪节,一直延续至今,她总听身边人说着向往的话,这会儿她也想去看看了。

“你们去跟我大姐说,我没事,我准备出去旅旅游,家乡太冷了,没啥好逛的。”

红梅听说这件事,也没阻止,反正现在大家都有手机,随时可以联系。

余红霞看了冰灯,又去了华山,衡山,又到烟台,反正一路往南,跑在冷空气前头,最后去了温暖的海南。

在余家的岛屿上,红旗斥巨资打造的庄园里,有安保有佣人,洗衣做饭完全不用自己伸手,吃饱喝足就去骑马射箭,玩的不亦乐乎。

等诗雨三十岁,想要迎合国内互联网浪潮,回来创业的时候,才发现原本担心妈妈对她生活干涉太多,结果完全是多余。

各家孩子都有着落,宁宁沉迷读书,中文系不读博,像是吃席没有吃到最后的甜汤。

所以孩子一路读博,最后在本校留任了,每天不是读书就是在写作,余红兰不耐烦看那些长篇文章短篇美文,只能敬而远之。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且工作稳定,一直在岗位上不温不火的余部长,又来了一把大的。

她推动成立中华古医协会,资源可以共享。

行业内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都被余红兰及其部下更大的赞同声压下去。

易沉跃有点不理解。

“现在媒体太发达了,群众当中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件事,还有人说这事儿会导致我们技术的流失~”

余红兰自有她的看法。

“只要是惠民的技术,就不存在真正的独家一说。

你看我们以前,也不会造车,不会修楼,这些技术,第一个发明电话的人,发明飞机的人,只要是民用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全球普及。

谁要是阻拦,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易沉跃沉默,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已经把中医当做一种文化遗产,一种精神信仰,而不只是一门技术。

余红兰明白他的,和大家的想法,笑道:

“我要推广中医,让中医被人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不断吸纳更多人才来学习和研究,就要无限可能的传授出去。

捂在自己手里,挑挑拣拣传授给学生,最后跟我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而且本草纲目不是我祖宗的,也不是我师父祖传的,现在已经花钱就能买到了。”

还有一点,余红兰没有对任何人说。

但是在中华古医协会成立两年之后,余红兰等到了她想等的人。

“你们想加入我们,我们热烈欢迎,但是需要你们拿出诚意。”

余红兰对来人毫无保留,笑盈盈的谈判。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多男先生。

这些年,多男先生跟华国合作良好,常年购买草药,汉方成药,在他们国家,中医也越来越普及,街上随处可见中医馆,人们对来自有着古老历史的华国医术深信不疑。

这次听说中华古医协会内部可以互通有无,有人心动不已,观望两年后,终于按捺不住,跟着多男先生找到余红兰这里。

“您请说!”

余红兰笑道:

“虽然我们什么方子都有,但是总归散落在各种古籍里,我已经不年轻了,没那么多精力花时间去再写一本书,所以我想,你们可以带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我们每位成员加入进来的时候,都是拿出看家本事来互通有无,才通过申请的。”

多男一行人,脸色变了变。

余红兰笑道:

“做过调查的话,其实你们应该明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千年前,我国宋朝当时的官府编撰,后来因为战乱遗失,被商人带到你们国家。

我们很多史料里都有记载,原本这本方剂书就是各种太平方的合集,都有出处,早些年,我想起来就能整合一本方剂书,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今天看到你们来,就顺便问问你们。”

余红兰从游学开始至今,的确编撰无数的书籍,医书,方剂合集,还有各种医理,甚至包罗了节气天文地理等诸多知识。

这会儿余红兰说起岛国的瑰宝,轻描淡写,漫不经心,让他们将信将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