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原始人日记 > 第371章 冶炼青铜

原始人日记 第371章 冶炼青铜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晨每天在窑厂忙碌,似乎又准备创新一样好东西,因此族人都很感兴趣,男女老少没事都会跑到冶炼工坊看热闹。

不过几天看下来,似乎什么动静和新意都没有。

一群窑工对着一个火炉整天不停的加柴扇风,炉膛里面火苗呼呼啦啦烧的通红,但里面的铜块却丝毫都没有融化的症状,因此看了两三天之后,来看热闹的人便越来越少了,只有小女巫和叶兴趣盎然,每天来好几次。

小女巫来自然是想和徐晨多交流学习,弄清楚冶炼金属的方法和步骤,徐晨自然也不吝指教,仔细和她讲解一些金属冶炼的一些简单知识,并且提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常见的自然元素,以及五行相生相克这种后世才有的玄学理论。

阴阳五行这些理论在后世科技时代来看,都可以归入封建糟粕一类,但这些理论,却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一旦被丢弃,文明的基础便开始动摇,因为这些都是已经融入了中华血脉基因中的东西,形成了深厚的传承。

在蛮荒直至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阴阳五行实际上也是中国人认知自然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在眼下,给这些一无所知的原始人讲金属结构和原子物理是不可能的,只有中医和五行这样的封建糟粕她们才最容易听懂和接受,而且也不会脱离这个时代,可以冒充神棍。

对于徐晨的这些新奇而神秘的理论,小女巫哪怕听不懂,但也都听的津津有味,然后还学习举一反三的提出一些看似很幼稚的问题。

而叶纯粹就是来搞破坏给徐晨添乱的。

她心不在焉的在徐晨四周来来回回,时而假装听几句,时而又在冶炼炉四周来回转悠,时而还会把正在阴干的泥模拿起来好奇观看,然后不小心就碰变形甚至摔成了一坨乱泥。

徐晨哭笑不得,看她一刻不得消停的样子,只能抓住她的手强行按在地上听自己和小女巫说话。

于是叶这个时候才会安静下来,乖乖的坐在徐晨旁边,紧紧的靠在他身上,小手藏在身后,就当着小女巫的面偷偷摸徐晨的屁股。

自从徐晨离家近三个月回来之后,开始几天叶几乎形影不离整天粘着徐晨,不光吃饭要挤着坐在一起,和小女巫一左一右把徐晨夹在当中,就连睡觉都不老实,等到夜深人静总是会偷偷摸摸跑进徐晨的房间。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之后,这股黏湖劲儿才终于过去,慢慢恢复以前无忧无虑的模样,开始变得正常起来。

前几天春耕播种,大家都很忙碌劳累,小母野人作为一个成年女人,也不得不加入小组承担起大量的劳动任务,于是徐晨也享受到了几天的清净,不过春耕结束空闲下来,小母野人又开始黏湖起来。

徐晨胸有王气,把空闲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了青铜冶炼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对他来说,春播不是结束,而是一个伟大征程的开始。

因为他即将点开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级任务,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加点工程。

只要这个升级完成,人类将会彻底摆脱茹毛饮血的时代,一步跨入真正的文明范畴。

但每天吃饱喝足无所事事的小母野人却蠢蠢欲动,对徐晨充满了占有的**,虽然她不懂的什么是情和爱,但这种最原始最纯粹的交配观念支配下,她对徐晨形成了无法隔离和割舍的感情。

不过小女巫当面,徐晨也只能忍受着小母野人的骚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和小女巫继续讨论阴阳五行和自然理论,冒充一个天神的光明使者。

……

新冶炼炉制作的要比前面所有的都更加仔细,不光炉灶燃烧勐烈,精心设计的炉膛也能将大部分火力束缚其中,再加上独特设计的喇叭形进风口,因此一口坩埚整天在里面烧的通红。

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过雷声大雨点儿小,普通木柴的燃烧值实在太低了,升温慢的让徐晨都有些咬牙切齿。

就算他知道也习惯这种柴火窑炉炼化青铜合金速度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但烧了四天里面的铜仍旧还没融化,这也让他不由的掩面长叹。

加进去的锡和铅早就融化了,变成了一层通红的汤汁在锅底汩汩翻腾,但里面几块紫色的碎铜和铜锭,虽然也烧的通红,但却丝毫都没有融化的迹象。

也就是说,炉温眼下远远达不到八百度。

不过此前炼过一次铜铅合金,用了足足八天时间,眼下才过四天,想来也快了。

阅读网

因此徐晨也知道急不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守在窑厂,在不停观察冶炼炉的同时,安排另外一群窑工把砍回来的一些大腿粗细的栎树和硬木放入新挖好的土窑之中,准备开始烧炭。

炭火的温度要比木材的温度高的多。

只要有了木炭,后面冶炼加工青铜就会更加方便一些。

而在闲暇之余,就是和小女巫聊天,被小母野人摸屁股,抽空制作更多的陶泥模具,甚至准备了不少泥沙试着开始制作一些大型的翻砂模具。

翻砂浇铸工艺相对于泥模来说,要更加节省,也能够制作出复杂的器物。

但翻砂工艺比较复杂,徐晨此前浇铸铜器的时候试过,器型无法控制,主要还是技术不行,而用陶泥就要简单的多,可以方便塑形,也不容易松散破碎,只是非常浪费,每个模具只能用一次基本上就废了,下一次只能重新做。

眼下最方便的无疑是用陶范。

但徐晨还需要做出几把大小不同的斧头道具之后,看哪样最合适的,再精心烧制一批规整的陶范作为浇铸标准。

就在徐晨忙碌冶炼青铜期间乌族送来一趟货,共计有五百余斤铜,负责押送的是龙,只带了两个猎人,用两匹马用藤筐驮来的。

徐晨很高兴。

很明显,随着马匹的驯服和投入使用,部落的交流和来往更加方便快捷了。

以前乌族运送矿石来的时候,都是数十人用藤筐背篓像赶集一样,每个人只能背几十斤。

五百斤铜若是用人运送过来,绝对是一长串,而且来回足足需要一整天时间。

但在眼下,三个人五匹马,来回也就小半天时间。

按照此前他第一炉冶炼的比例来看,铜矿石和出铜的比例在百分之十不到,五百斤铜少说也要烧炼五千斤矿石,虽然看似数量不多,但对于眼下粗陋原始的条件来说,这也算是很大的一笔收获了。

相对于铅和锡都只需要两三百度的熔炼温度,冶炼铜需要至少三倍的温度,因此也需要更大的冶炼炉,更是需要天量的木柴、人手和时间,每冶炼一炉铜就需要七八个工匠夜以继日前后忙碌半个月,这还不包括砍柴和挖矿的人手。

因此也只有乌族这种强大的部落,才有足够的实力开发冶炼,换作以前的巴族,每个月产个一百斤铜就算是用尽全力了。

不过估计这也已经是乌族每个月最大的产能了。

毕竟乌族还不像巴族这样快要进入衣食无忧的阶段了,他们大部分人口还依旧需要进行传统的采集和狩猎解决温饱问题。

眼下推广青铜器的瓶颈就是铜的产量,铅和锡反而很容易过剩。

为了感谢乌族努力的帮忙炼铜,徐晨这次不光特意感谢赠送了不少陶器和一些盐晶,甚至还将从羽公族掳掠来的二十多个参加劳动改造的男人全都送给了乌族,让龙带回去填补乌族俘虏离开之后的劳动力空缺。

如今巴族人手足够多,春耕播种也已经完结,这些人留在巴族修建堤坝说实在有些浪费劳动力,应该投入到为人类文明升级的伟大任务之中去,而不是留在巴族和一群年轻女人打情骂俏,超饱喝足摸鱼式劳改。

何况劳改就要一个劳改的样子,徐晨感觉得自从这些货来了之后竟然有些乐不思蜀,过的比在老家还幸福逍遥。

这怎么行,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你们还是去乌族品尝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吧,那里的生活更加热闹充实。

面对徐晨的康慨,龙既惊又喜,激动的有些热泪盈眶,连连感谢的同时,拍着胸脯表示乌族在雨季到来之前,一定会再送两次差不多数量的铜过来。

不过就在龙等人捆扎陶器和物品准备离开的时候,照看冶炼炉的窑工们惊喜的发现,冶炼炉坩埚中的铜块已经开始融化,那些小块的铜已经不见踪影,坩埚中的金属汁液也多了不少。

徐晨大喜,让龙等人不着急回去,留下来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龙和两个同伴虽然莫名其妙,但也知道徐晨不会无的放失,因此也都满怀激动的心情留下来,准备见证一个所谓的奇迹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