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原始人日记 > 第489章 美食冲击

原始人日记 第489章 美食冲击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磨的出现,包子的面世,似乎突然一下就为部落男女老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美食的大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晨每天都在指导一群女人男人磨面磨豆浆,除开制作简单常见的包子馒头之外,还学习制作手擀面、刀削面、饺子、煎饼、菜饼、烤饼等各种面食。

当然,他还试着制作了几次豆腐,但并不十分成功,不知道是因为野豆品种原因,还是因为石膏或者其他原因,终归是做出来的豆腐凝固度并不高,就像蒸蛋一样软嫩无法成型,虽然如此,这种带有浓烈豆香味且软嫩香滑的食物,还是让所有族人惊喜不已,特别是一群正在带孩子的女人,更是激动无比。

这种被徐晨叫做豆腐脑的食物和蒸蛋一样美味,但无比实惠,磨一盆豆子,可以做几大盆,足够所有孩子吃饱,再加上软滑可口的面食,孩子们断奶后的食物就变得十分充足起来。

因此徐晨的豆腐和豆腐干豆皮等豆制品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也让所有的族人感受到了除开麦子之外,并不爱吃的豆类也获得了所有人的喜欢和好评。

豆浆好喝,豆腐脑好吃,豆渣也能做成葱香豆渣饼,烤熟之后香喷喷让所有人赞不绝口。

另外徐晨为了彻底解决婴幼儿食物的问题,还让人将麦豆和一些杂粮炒熟之后,用石磨磨成粉做成杂粮炒面装在陶罐之中,当做日常主食。

这种炒面食用非常方便,只需放少许盐,加开水搅拌成米湖,就是一碗浓香可口的食物。

这种简单方便的食物极大的缓解了孩子们每天少食多餐的习惯,让一群负责照顾孩子的女人们轻松了无数倍。

而炒面实则也可以当做出门在外的干粮,装在皮口袋之中随身携带,干吃也行,煮水搅拌也行,比上次征服皮族时候用开水冲泡杂粮烤饼和肉干还要简单方便。

三月,正是野菜疯狂生长的时节,部落的女人每天忙碌采集制作更多的腌菜盐菜酸菜之外,还能用这些鲜嫩的野菜制作出来无数种美味的面食。

包子、菜饼、饺子、菜汤面,蔬菜面等等。

面对这些美味诱惑,面食很快成为了部落最受欢迎的食物,而各种面食也成为了最近部落最热门的话题。

婴幼儿喜欢吃面湖。

小孩子喜欢吃香酥烤饼。

男人们喜欢吃大个儿的包子馒头。

女人们喜欢饺子汤面。

年长的则更喜欢软滑的面条。

其实大部分人什么都喜欢吃。

而徐晨则喜欢吃鸭蛋煎饼。

豆面加葱末搅拌成湖,平底小铜锅之中用猪油滑一下,然后小火上锅摊成薄饼,再打上一个鸭蛋,两面煎熟之后撒上一些腌酸菜粒,再加上几片鲜嫩的刺瓜和一些洗干净的野菜,卷在一起就是一道无与伦比的美味。

相比较面食无法发酵蒸出来的包子馒头比较死板的口感,这种鸭蛋煎饼和后世的街边小吃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滋味更加原始自然,带有一股无法描述的特殊香味。

不过为了吃到这鸭蛋煎饼,徐晨还是费了一些功夫,专门让铸造工坊用含锡量比较高的青铜铸造了几口平底锅,既可以煎蛋煎饼,还能煎各种鱼肉。

其实铸造工坊已经能够铸造各种铜锅甚至是炒锅,奈何油料太少,不说植物油,眼下动物油都处于稀缺状态,全族老少接近两百人,若真的全部改成炒菜,只怕再多的油都不够吃,去年冬天杀的两头猪熬炼的一陶罐猪油,扣扣索索的用着,到眼下也基本上见底了。

就算徐晨想吃都只能望洋兴叹。

在这个物资奇缺的年代,想要饱餐美食注定是不可能。

就算是他可以发明一切,但却无法发明出油料作物来。

无论是饲养动物还是栽培植物性油料作物,都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辛劳的过程,容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

不过到了眼下,为了自己能够吃到更加习惯的食物,看来还是要努力寻找一种经济型的油料植物才行。

并非一定要是油菜和芝麻,按照眼下温暖湿润的气候来看,一定会有其他可供食用的油料植物,比如一些含油量高的野草或者野果。

后世还有茶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核桃油、花生油等等。

徐晨敢相信眼下各种油料作物应该更多,就像夹族附近有大量的油桐一样,这些油料作物,只分能不能吃而已。

能吃的自然可以用来做菜,不能吃的也可以用来作为工业材料。

……

时间转眼而过。

就在巴族忙忙碌碌采集野菜大量制作酸腌菜,而且每天都沉浸在制作各种美味面食当中的时候,故母节也如期而临。

在距离故母节前三天,季族、苍族、木牙族、胡族、乌族在同一天竟然都赶来凑热闹。

因为巴苍大道的全线贯通,不光方便通行,沿途一些盘踞野兽的危险区域也在修路的同时被几个部落来往巡逻的猎人驱逐,因此行路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另外各部落今年变化也很大,几乎都有骑马乘车和推着板车独轮车,不再是往年一样全都是背着挑着简陋的藤筐背篓的场景。

几个部落除开胡族没有通路没有马车之外,其他四个部落最少的都来了一辆马车,乌族更是来了五辆,其他如板车独轮车,加起来共计二十多辆,停放在河滩上看起来蔚为壮观。

随着巴盟核心部落聚齐,山谷之中一下就变得热闹起来。

而提前了到来的这些部落很快便知道了巴族今年又多了一样神奇的石磨,可将麦豆磨成面粉甚至豆浆,然后制作出来无数种从未吃过的绝世美味。

于是这些人整天都聚集在巴族大院,热闹围观喧嚣震天。

其中最为激动的一群人无疑是各部落的族长和家族首领。

到来之后,巴族热情招待他们这群人吃过几顿包子馒头面条和豆浆豆腐脑之后,所有人被这些突然出现的新奇美食完全征服。

成天都跟在小女巫和母巴等一群女人身边,废寝忘食的学习推磨喂磨和制作各种面食豆制品的方法,而搭建的磨坊凉棚,更是整天都被各族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男的擦拳磨掌争抢学习推磨,女的则跟着几个巴族女人学习喂磨。

在这种热闹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他们前来的任务。

财大气粗的乌族一群家族首领更是纷纷吵嚷要订购石磨。

相对于石臼只能简单破碎处理粮食,石磨的效果就堪称逆天,由此带来的饮食冲击也更加巨大。

一旦石磨能够普及,则巴盟所能够影响的原始部落,饮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将极大的改变和提升所有部落婴幼儿和老弱的生存能力,会极大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

因此对于各部落求购石磨的请求,徐晨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表示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加紧安排人手开始打造,争取在秋天粮食收获之前,为每个部落打造至少一副石磨。

一副石磨暂时按照铜钱定价为两百文钱,若是愿意用财富交换的可以直接下单订购,不过只接受粮食和麻布或者等价值的铜钱,打造好之后巴族会安排人用马车送去帮忙安装。

因为石磨打造缓慢而且太过笨重,因此徐晨表示各部落也可以安排人前来学习制作方法,但每个部落每年需要支付两百文钱,或者是等价的粮食或麻布,连续支付五年,称之为磨税。

这两个方法各有优劣。

直接购买最为简单,只需要付钱就能用上。

但安排人学会制作之后,那么自己部落就能无限制制作石磨,甚至还能对外交易和销售。

从总体价值看来,部落需求越大实力越强自然学习造磨就越划算,而对于小型部落来说,需求少购买更加方便。

一副石磨定价两百文,值铜两百斤,折合粮食一千斤,。

一般百人左右的小型部落,或许只要一两副石磨就完全够用,完全无需去耗费更大的代价去学习,再说部落小劳动人口不足,造磨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就算学会了也用处不大。

但对于那些两百人往上,甚至是像乌族拱火族这样动辄五六百人的大型部落,内部每个家族可能都需要至少一副石磨,一个部落最终需要七八副甚至十多副石磨才能满足所有族人的饮食需求,那么交税学习才是最划算的,算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五千斤粮食虽然多,几乎相当于两百多亩农田一年的收成,但平摊到五年时间,每年也不过不到三十亩的粮食收入,对于拱火族或者巴族这种已经开垦了上千亩农田的部落来说,完全能够承受。

因此面对徐晨的提议,巴盟各部落族长首领经过一番合计讨论之后,只有乌族表示会缴纳磨税学习造磨,其他胡族、木牙族、季族甚至人口超过两百的苍族都表示愿意直接用财富交换。

于是就在拱火盟和羽公盟等部落还没到来之前,巴盟几个核心部落便已经纷纷和巴族商议确定了打造石磨的计划。

财大气粗的乌族决定双管齐下,既学又买,先订购两副石磨回去先用着,他们部落如今也有人跟着巴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石匠技术,学习打造最简单的石臼石槽等石器,这些石匠很清楚,要想打造出这么精巧而且复杂的石磨,远不是两三个月能够学会的,甚至就算一年之后能不能打造出来还是未知数。

乌族如此想,其他部落更是如此,这也是苍族不想交税学习的原因。

现学不如现买。

石磨粗笨结实极其耐用,一副石磨打造好之后用几代人都不会坏掉,因此在付出五千斤粮食和学会这样一门粗笨技艺的选择题面前,大多数部落都很现实的选择了买。

或许,这就是最早的买办资本,认为造不如买。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穷。

因为许多部落舍不得付出这笔在他们看来巨额而不划算的财富。

但乌族却并不在乎,因为他们付出的仅仅只是五年一千斤铜的产量而已,眼下他们一年就能生产两到三千斤,去年扩产之后产量更高,今年可能会突破五千斤。

这便是乌族的底气,当然也得益于他们庞大的人口和内部强大的需求,足够支撑起来这笔交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