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原始人日记 > 第526章 新造浮桥

原始人日记 第526章 新造浮桥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

一月中旬。

拱火盆地,乌族和雷族聚集的区域。

季苍河两岸数千人正在忙碌耕种。

北岸五个部落散落的河滩上,并不太规则的大片农田随着河岸和起伏的土丘坡岸,构成了一幅纤陌纵横的农田景象。

南岸,规划的王城四周方圆十余里之内,五大族群定居点分散修建起来大小四十余栋院落。

这些院落有土砖也有夯土,虽然有些还未封顶遮盖茅草,但基本上都已经完工。

依托这些定居点和大小院落,四周都开垦出来成片的农田。

这些农田看似东一块西一块,但实则细看,却是纵横交错规划的非常平直。

站在王城中心所在的一座土丘高处四顾,就能更清晰的看到以东南西北四条中轴为界,将四面八方分割成了整齐的区域。

四大族群,各据一方。

虽然眼下都还非常分散,但在未来不久,这里将会变成一片繁华热土。

以后所有部落,将都以搬迁到这里居住为荣。

按照现在的规划,王城所在的南岸,将会形成农业和政治中心,而北岸所在的拱火族区域,将会形成工业和商业中心。

从交通来说,拱火族所在的北岸更加具有优势,巴拱大道沿途辐射的部落更多,来往更加方便。

但这两大区域肯定不能分开各自为政,随着不断的发展,联系会变得更加紧密。

但要维持这种日趋紧密的关系,连通两岸的桥梁就必须保持畅通无阻才行。

九月仓促修建的浮桥经过几个月每天来来往往的踩踏蹂躏之后,眼下已经不堪重负,许多地方不仅开始损坏,主体结构也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经常还会因为摇晃发生人员和货物落水的情况。

而开春之后很快就会进入雨季,随着季苍河水流的增大,这座浮桥估计最多还能坚持一个月就会被冲毁。

两岸如今来往频繁,若是没有桥,光靠木筏和木船,情况肯定就会变得比较麻烦。

因此徐晨这次还没等到春耕播种结束就匆匆赶过来,就是要赶紧重新修建一座更好的浮桥。

徐晨如今住在巴族本族在这里的小院之中,里面四男四女都是都是母巴从巴族精挑细选的人,句和告两位彪悍的猎人军官都在其中,另外还有两个同样精壮的家伙,都是巴族最勇勐的猎人,而四个女人,也都是徐晨最亲近的大姨小姨,其中包括十三姨和十五姨。

作为主族,句和告主要是在这边维护四个家族的统一,包括安全、狩猎、耕种和训练,每个院落都有一个女人担任家长,负责照顾和管理家庭。

而且这边长期有徐晨坐镇,倒是不会有任何问题。

徐晨这次又带过来叶和古举等一群人,使得主院就比另外三个院子要热闹的多。

实际上,自从巴族这四栋夯土新房建造好之后,每天都很热闹。

眼下的居住格局和以前各部落分散数十里居住不同,巴盟除开木牙族之外的六个部落都在北门附近划分了定居点,分布在沿河上下十里之内,看似也比较分散,但实则比此前巴族到乌族三十里,乌族到季族五十里这种局面近的那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各部落都有马,串起门来简直就和喝水差不多。

因此定居下来之后,巴盟这些部落之间几乎每天都会互相来往,而巴族就是所有部落最喜欢来的地方。

一是巴族的房子最大气宽敞也最整洁美观,而且家产又多,各种生产生活物资和家畜家禽都有,热闹的不像话。

二就是巴族也是整个大联盟的核心首领部落,他们也都以巴族为骄傲,彼此来往也是为了加强感情联络。

三就是巴族的定居位置最特殊,因为就在王城通往拱火族北岸的必经之路上,来去浮桥和码头必然要经过巴族。

至于其他部落,照样是如此,只要有空闲或者过河来往路过,都喜欢跑到巴族四栋院子参观打招呼。

于是乎王城这边还没修建,许多部落的房子都还没建好,巴族定居的这一片地方就变得异常热闹起来,简直就成了新闻汇聚地和聊天交流的不二场所。

徐晨从巴族回来之后在主院定居下来之后,每天也被这些来往参观打招呼的人弄得是哭笑不得,不过他也喜欢这种热闹气氛,因此每天早晚都和不同部落的人一起来往。

为了建造新的浮桥,徐晨专门在北岸拱火族码头附近搭建了一座凉棚,开始筹备打造单体木船。

浮桥只要造的好,其实也能抵御较大的洪水。

只不过对浮墩和连接和固定材料的要求很高。

眼下徐晨能用到的只有木头和绳索,因此这种浮桥最终能够抵抗多大的洪水冲击他毫无把握。

但他知道,用船做浮墩肯定要比用圆木做浮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好的多。

就算不能抵御夏季最大的洪水,但至少春秋两季能够扛过去。

只要这种浮桥建造成功,那么全年最多也就两三个月两岸通行比较麻烦一些而已。

而雨水最多的盛夏,实则各部落之间的来往也会非常少。

一是气候炎热多雨,来往不方便。

二是毒蛇毒虫野兽横行,也不是很好的出门时节。

因此夏季两岸就算没有桥梁,实则也影响不大,反正几乎什么事都干不了。

巴族几位木匠眼下已经先后打造了七艘木船,前两艘都是实验性质的,眼下都已经没用了,丢在巴族河口当渔船,另外去年九月参加故母节打造的那三艘载十人的木船,一直都是主力运输船,后来徐晨冬天到拱火盆地主持建造定居点和各种作坊,几个木匠在家又打造了两艘木船,船体更大一些,但也只能坐十多个人。

而最大的这艘已经成了徐晨的主力旗舰,这次来坐的就是这艘。

眼下因为榫卯、胶水等拼接工艺粗陋,因此徐晨造船的时候,都是以原木大小来确定船的大小,每一块木板,都是以通木为板,除开两边拼合之外,两头是不做任何拼接处理的。

因为接头越少,意味着缝隙越少,漏水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有了这七艘大大小小的木船积累的经验,眼下徐晨要打造的单体浮墩就毫无难度了。

这些作为浮墩的木船只需要做成一个船的样式就行了,里面什么都不要,然后以木船为承载平台,在上面搭建桥梁和木板。

这次徐晨带过来四个木匠,又从木材加工厂和车辆加工厂各自招了几个木匠和学徒工,组成一个二十人规模的团队就在码头附近开始叮叮当当的干起来。

眼下拱火族这边不缺木头,一年前徐晨就在安排拱火族雷族五鬼族等部落筹备砖石木材,眼下河岸上堆放了数百根,都是那种直径两尺三尺的巨木,本来是为建设王城准备的房梁,但眼下事急从权,只能先拿来用了再说。

按照徐晨的设计,这些单体木船每艘长三米,宽一米,前尖后宽,每两艘作为一组浮墩,用木方和木板以榫卯和铜钉结构拼在一起,组成一段桥面。

因此眼下不光他们在码头负责锯木打造浮墩木船,实际上木材加工厂也在按照他要求处理当做承重梁的木方和铺设桥面的木板。

而光有木船还不行,为了将这些木船稳固在河水中不会被冲走,还得想更多的办法。

古代的浮桥徐晨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但他知道船在水中想要固定,锚的作用巨大。

不过眼下铜还属于奇缺物品,而且光是建造浮桥就要打造二三十艘单体木船,因此想要制作这么多金属锚是不可能的,那么最简单最便宜的只能是石头。

因此徐晨安排雷带着一大群各部落最大力的猎人,到附近寻找大石头,样式并不要求,但一定要重,而且越重越好,尽最大的努力将其弄回来。

于是每天除开不断有成群结队的男人光着膀子往码头抬木头之外,还时常能够看到十数人用麻绳和木杠抬着数百斤重的大石头从野外嘿幼嘿幼的搬运回来。

这些大石头运到河边,徐晨让木匠在上面寻找合适的位置打出石孔或者打出便于系绳的凹槽,然后按照规定的路线推入河中。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