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原始人日记 > 第530章 大船和桐油

原始人日记 第530章 大船和桐油

作者:牧尘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

这天,暴雨过后,徐晨正在院子外面看古和举两位歪把式体育老师带着一群大班的孩子练习步操,有谷口的木匠骑马回来告诉他,大船已经打造好了。

于是徐晨丢下一群孩子,带着古和举骑马直奔谷口而去。

从一月份他去拱火族监督修建浮桥开始,他就画好图纸安排木匠准备木料打造一艘大船。

以前那种载十人或者十五人的河船虽然也已经不小,开到拱火盆地会引起极大的轰动,但这种船都只适合跑跑羽公族和拱火族这些近的地方,无论载人载物都还是太小了,他惦记着下游刺叉族附近的漆树,因此必须打造更大的木船,尽快将刺叉族征服之后,把漆采割回来才行。

因为随着木器的不断增多,特别是木船和桥梁等的大量使用,防水防腐就成了大问题。

去年打造的几艘木船就是因为防水做的不好,木头直接泡水之后又晾干,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如今都已经开始朽坏了,也没办法修补。

其中有一条直接不能用了,还丢在拱火族码头当一群孩子的游乐园,另外两条稍微好点儿,但也开始漏水,每次出行还得拿个陶盆不停的往外舀水,不然就会沉。

这种状态的木船莫说远行,就连去拱火族徐晨都不敢坐,眼下便只剩下了一条开春刚打造好的十五人级别的木船,但眼下过去了好几个月,怕是也快不行了。

如此大的消耗,就算巴族眼下财大气粗也受不了,毕竟砍这些大树需要大量人手不说,晾干也需要年余时间,另外船越大,消耗的人工时间也越久,坏一条就越发心疼。

因此防腐防漏就成了眼下最急切的问题。

眼前打造的这条木船,长约十五米,宽约四米,带有甲板和货仓,上面还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木棚,看起来就像旅游区那种乌篷游船的放大版,船中央还有一根桅杆,用来挂帆,总之就是个四不像的东西。

以前十人的小船,一群木匠一个月能够造两条左右,但这条木船前后竟然弄了近四个月才终于成功。

新的木船架在谷口的凉棚下面,比一个成年人还高,看起来非常壮观。

船体全都是用宽大厚实的木板拼接而成,平底方头,下窄上宽,头尾微微上翘,但整体来说,还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模样,形状和前面几艘船并没有太多变化。

船大自然接缝就多,构造也更加复杂,对于防水的要求也就更高。

为了打造这艘木船,光是松脂就用了十数斤,几乎把部落的储备全部耗光了。

但即便如此,徐晨仍旧还不放心,叮嘱船打造好之后不要急着下水,免得船体接触水之后变形朽坏的太快。

“晨嘎,这艘船怕是能坐五十人。”古兴奋的摸着宽大的船体激动的流口水。

徐晨摇头说:“最多能坐三十人。”

举兴奋的点头说:“三十人也很多嘎。”

徐晨哭笑不得的说:“就这点儿出息,我还想打造能坐一百人的大船呢!”

不光古和举听的一呆,一群木匠都感觉到手脚发抖,一个负责造船的木匠苦着脸说:“这艘船都用了四个月时间,若是坐一百人的大船,怕是跟大院差不多大了,我们几年也造不出来。”

“眼下的确是造不出来,不光是因为人数的问题,还有很多麻烦的地方,这艘船我们必须做好放水防腐,要保证至少能够用七八年才行,以后就造这么大的船就行了。”

一群木匠一个个摸着额头的汗水松了口气,其中一个说:“木头泡水之后就容易坏,不光缝隙慢慢会变大漏水,木头也会烂掉,用七八年肯定做不到。”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然花费这么长时间造一艘船,只能用半年一年,那代价也太大了,我们承受不起,方法我已经想到了,这艘船先放这里遮盖好,你们抬一根两米长的大木进来,我要做一个榨油的东西!”

“榨油莫西嘎嘎?”有人满脸懵逼的问。

徐晨也懒得解释,只是摆手说:“等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快准备干活儿。”

于是一群木匠也不再问,七八个人一窝蜂出去,不久便用木杠和麻绳吭哧吭哧抬进来一根直径足有三尺的粗大圆木进来放在凉棚的地上。

徐晨让人拿来墨斗和尺规,在上面纵横画出来一些标线之后,让这些木匠把圆木剖成大小两半之后,在大的一半中间掏空出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凹槽。

对于徐晨的吩咐,一群木匠没有表示任何疑问,毕竟都是一群工具人,只能算是辅助文明升级的npc,因此很快便拿起刀斧凿子,围着这段木头开始啃啃啃啃的忙碌起来。

徐晨站在旁边看了半个小时,又仔细指点了一番之后,带着古和举离开谷口回去。

幸亏有马,不然这一天天的时间都耗费在跑路上了。

骑在马上,徐晨看着绿意盎然的山谷和已经被马车行人踩踏的比较瓷实的马路,满脸唏嘘感慨。

想当初穿越之后第一次下山,从山脚下走到山谷口,足足用了两个小时,走到山谷外的河滩基本上就小半天没了。

但眼下,骑马来回一趟也不过半个小时的样子。

回到大院,徐晨也没去给孩子们继续上课,而是直接去了冶炼作坊。

为了建设王城和支持迁徙部落的定居点建设,徐晨在拱火族附近新建了一座冶炼加工作坊,主要用来铸造刀具、农具和车轴等物品。

而巴族这边的冶炼作坊,眼下主要是用来铸造铜钱,然后配合徐晨的创新发明,临时铸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当然,也会根据附近乌族、胡族等巴盟部落的订单制作一些刀斧工具,但以后冶炼加工的重心肯定会放在王宫附近。

冶炼工坊眼下只剩下了三个工匠,每天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不断铸钱,断断续续一个月下来,能够铸造大概两千枚铜钱的样子。

自从去年巫主大会上正式开始在大联盟内部推行铜钱之后,铜钱的需求勐然就膨胀起来,再加上乌族的铜产量也越来越大,保持着每个月上千斤的规模,这些铜钱实则近半都被乌族赚去了。

当然,巴族赚的更多,眼下已经积累了数千斤的铜,暂时足够支持整个大联盟的金属需求。

为了给木头防腐,眼下就必须把桐油搞出来,这东西非常重要,这玩意儿防腐又防水,未来绝对是不亚于青铜器的重要资源。

唯独让徐晨郁闷的是,油桐眼下产量还不成规模,夹族附近最多,但两年下来也不过积累了不到三百斤的样子。

要把桐油榨出来,需要一整套的工具,掏空原木做成木榨,还需要有金属圈来包裹制作油饼,因此眼下必须再做一批铜圈出来才行。

铜圈结构简单,就是一个直径一尺,宽厚各一厘米左右的金属圈,也不要求制作的多么精细,只要大小一样就行。

而且开模也很简单,就是将陶泥平铺在地上,用木棍和绳索当做圆规,将陶泥切割出来一个环形的泥圈,稍微阴干一下,将融化的铜汁浇进去冷却就成了。

徐晨在冶炼工坊忙活了半天,指导几个窑工和冶炼工人做出来几个模型,浇铸出来几个铜圈,看着质量还不错,因此便叮嘱他们这几天继续多做一些。

铜圈和木榨都有了,但还需要有处理油桐籽的工具。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徐晨都在忙前忙后安排人处理这些事。

一是要将夹族送来的油桐籽清理干净,将里面烂掉的或者皮壳全都捡出来丢掉,然后趁着大太阳拿出来晾晒除潮。

另外陶器作坊的凉棚下面,搭建一个火灶,上面用陶砖和陶板将炉膛封住,把处理干净晾晒干燥的油桐籽放在火灶上小火熏烤烘干继续脱水。

然后将完全烘干的桐子放在石臼之中春碎,最后还要用石磨磨成粉末备用。

因为油桐有毒,这些处理工具都必须是专用的,不能和任何处理食物的加工工具混用,因此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消耗。

石臼还好说,就说石磨,因为比价考究工艺,一群熟悉的石匠又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制作和指导其他部落学习,巴族眼下只剩下了两个石匠,打造石磨的速度非常缓慢,一个月下来也就完成两副,去年秋天答应其他部落的石磨眼下才交付出去七八副。

而巴族分家之后,还得优先满足自己部落内部的分配,至少每个家族要有一副才勉强够用。

榨油磨坊这副石磨,就是徐晨截用了本来该送去苍族的石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