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 > 第188章 封赏群臣与官绅一体纳粮

随后就是封赏群臣!

册封陆逊为正三品大汉东海大都督,曲阿伯;

麾下周泰,升为从六品振威校尉。

封吕布为从三品武卫大将军,林山伯;

王平,张辽、罗艺均封为正七品骁骑校尉,归于吕布麾下,镇守天狼城。

封戚继光为从四品玉京镇守,开国县子。

封典韦为从五品游击将军,开国县男;

封高长恭为从四品落日城镇守,开国县子;

封辛弃疾为正五品哀牢知府,开国县男;

原哀牢太守司清山,改任正三品大汉工部尚书,武山伯。

原魏国礼部尚书沈扬,任正三品大汉礼部尚书,文远伯

封李存孝为从四品陵城都督,开国县子;

封赵云为从四品明威将军,开国县子。

封黄忠为从六品长安五城兵马司指挥使。

封韩当为正七品长安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

封武松为从六品龙池县司马。

封杨勋为从四品昆州太守,开国县子,坐镇昆州。

封常和为正七品乱石城参军;

封霍峻为从六品星汉县司马;

封余叔元为正七品林山县县令;

封黄夏为正七品礼部仪制司主事;

封时迁为从五品南镇抚司指挥使,开国县男。

岳飞为正五品天斗关镇守将军,开国县男。

岳云为从七品翊麾校尉,负责哀牢城城防等事宜。

钦州太守郑子招,改任正三品大汉户部尚书,平山伯。

河东太守赵显,改任正三品刑部尚书,顺安伯。

高顺为从七品翊麾校尉,负责河东城军务

靳文斌,封为正三品大梁城镇抚使,忠顺伯。

灵州太守申孝,改任正三品吏部尚书,永安伯。

曹纯为从七品翊麾校尉,负责钦州城军务。

霍去病为正七品骁骑校尉,驻守岭东县,伺机东征吴国肃州。

封关羽,为从四品虎江镇守,开国县子。

王坚改任从六品青鱼县司马。

秦琼,为从七品翊麾校尉,驻守西天关。

尉迟恭,为从七品翊麾校尉,驻守枯水城。

贾诩,升为正三品兵部尚书,阳山伯。

原大离白马旗高长虬,封正二品骥国公,镇守白马湖。

原大离玄鸟旗凤轻云,封正二品商国公,镇守月湖。

白虎旗楚青云,依旧为正二品祁国公,加封其子楚人雄为骑都尉。

鹿玄真,封正二品凌国公,镇守凌霄城。

追封栾昌为忠义伯,其子栾宇,封从九品东宫侍诏。

其余各地士卒、皆有优厚赏赐。

同时颁布诏书,宣告天下,大汉王朝,承载魏国、乾国、渝国天子之诏,上应天命,下顺民心。

登基次日,萧梁以大汉皇帝之命,传告天下。

以当下人丁为基数,从即日起大汉永不加赋。

同时官绅一体纳粮,取代以往各国士族免除粮税之政策。

前者倒也罢了,毕竟萧梁基本没用动用百姓参与徭役,不加赋,本质上就是不会再征召徭役,同时每户人丁以后有新增的,也不会另外再收取人丁税。

粮税,也按照目前田地的产量定下一定比例,今后不会再增加。

商税,则根据不同行业,定制出细分的税额,也不会轻易更改。

但官绅一体纳粮,这让不少老旧权贵和士卒,顿时心生不满。

只是朝廷邸报以及《汉府周报》之中,清清楚楚的列举出以往士族免税的弊端。

官绅士族,原本就是社会上最为富庶的阶层。

这部分人如果不用交税,那等于税收就要从底层百姓身上收取。

老百姓对这种事情,自然是拍手叫好。

但这让一直以来既能拥有大量田产,又能减免大部分赋税的士族阶层,恨之入骨。

其实这种事情,萧梁早有预料。

如今大汉乾地,因为大部分城池都是破而后立,百姓也多为其他地方迁居而来,所以新政很受拥护,推行也较为顺利。

北方离人那边,之前在大离麾下备受征召人丁、物资之苦,所以对于萧梁的政策,也并不反感。

但在原本魏国境内,固有的士族豪门比比皆是,势力盘根错节。

加上北部还有张家未曾剿灭,渝国那边又蠢蠢欲动。

这让他们顿时起了别的小心思。

一方面,萧梁为了收揽魏国臣子的人心,将他们安排在各种重要岗位。

不过实际上六部尚书看起来高大上,在目前的大汉,并没有多少实权。

因为帝国初立,萧梁这个皇帝才二十来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刻。

他甚至连内阁首辅、内阁参议都没有设立。

为的就是更好的集权统治,以铁腕手段,扫除中土各国以往弊病。

不过礼部尚书沈扬等人,却以为萧梁将他们捧上高位,今后治理天下,必定还要依靠他们。

所以在官绅一体纳粮颁布后不久,长安城汉府学院旁的圣人庙,就迎来了一群哀声真正的哭客。

为首的正是刚刚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的沈扬,以及十余名从魏国来长安赴任的各部官员。

沈扬作为圣人家族的后裔,抱着个圣人牌位,在圣人庙之中痛哭流涕。

声称皇帝与民争利,违背中土各国自古以来的祖制,乃是昏聩之举。

其实向士族和权贵阶层收税,并非没有皇帝做过这种打算。

但基本只要士大夫阶层来上这么一出,皇帝碍于舆论和名声,都只能捏着鼻子收回成命。

不过这一招,萧梁并不感冒。

什么狗屁的与民争利,真正的民都没说话呢,你一个礼部尚书跳出来假装什么民。

当下朝堂之上,萧梁单独点名沈扬出列。

随即直接将锦衣卫搜罗来的东西丢在朝堂之上:

“好一个与民争利,你沈扬一家三十四口人,占据了大梁城周围良田二十万亩,府库之中的存粮,不少已经发霉。

金库里的铜钱,串连的绳索不少都已经断裂,如此富庶之家,还好意思说朕与民争利?

以往魏国税收,就连乡间只有几亩地的普通百姓,都需要交人丁税、田亩税、粮税,有时候还要服兵役、各种徭役。

难道天下百姓的血汗钱,就是为了供养你这种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之辈?”

一番话骂的沈扬目瞪口呆,随即萧梁直接下令,沈扬违逆大汉国策,罪叛流放八百里;

身为大汉礼部尚书,更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流放一千六百里,前往天狼城外极寒之地服刑。

随即贬为庶民,抄没多余田产、家财,家人子女,则留给与国策相符的田亩数量,发放回大梁城度日。

这一番操作下来,沈扬面如死灰,瘫在地上,被如狼似虎的解烦兵亲卫扒掉官服官帽,架出宫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