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 > 第73章 萧梁的设计

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 第73章 萧梁的设计

作者:甩哥来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6:04 来源:小说旗

十月初,吴国公主姜婉送亲队伍出白虎关,前往青鱼县城。

车队抵达青鱼县之后,公主被安置在县衙后宅之中。

当晚,武松等人换上夜行衣,摸进了县衙之中。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一个被捆成粽子般的女人被抢了出来,武松带着数十骑迅速杀开城门。

吴国士卒慌乱之中得知,公主在县衙被劫掠,守将连忙召集士兵就要追出。

但刚出城门,突然数百全副武装的骑兵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直接杀的他们鬼哭狼嚎。

而且这些骑兵一触即走,等吴**队回过神来,早就逃之夭夭。

天亮之时,吴人气势汹汹抵达曲阿县,却见吕布和他麾下两千骑兵好端端的待在兵营之中。

这段时间,曲阿县守军也完全没有发现吕布军有离开的迹象。

所以很显然,劫掠公主、袭击守军的罪名,现在铁定没法子甩在萧梁一方。

......

等消息传到林山县的时候,萧梁“勃然大怒”,一边命人搜寻公主踪迹,一面斥责吴国疏于保护,居然让公主被贼人劫掠。

而就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昆州境内时,白虎关一行商队则悄然向吴国炎京进发。

给足了守将足够的油水,吴国人并没有仔细搜查。

毕竟贼人劫掠公主,总不可能是为了送回炎京吧?

所以这个方向的商旅,他们都没有太在意。

但十天之后,风尘仆仆抵达吴国炎京的杨勋使节团一行人,在路过一处别院之时,却突然撞上了一名衣衫华丽,面色惊惶的女子。

而迎接杨勋的吴国官员见到那女子,顿时大惊失色。

因为她正是失踪已久的吴国公主姜婉!!!

最令人遐想的则是此间别院主人,正是大吴太子姜昊!

情急之下,吴国官员没能掩饰住惊愕的神情。

杨勋则迅速逼问出女子身份,当下也是“勃然大怒”。

直接中止外交行程,带队返回辰州境内。

这让吴国人大为被动,吴国太子姜昊也是百口莫辩。

而且随着时迁麾下暗探刻意传播,不只是吴国人,各国商贾们,也都知道大吴太子姜昊,居然在妹妹即将成亲的时候,将其劫掠回别院之中。

这一手金屋藏娇,顿时让八卦群众欣喜若狂。

大街小巷,这传播速度堪称神速。

没多久,不但是中土列国,连离人都已经听到了这个离谱的事件。

萧梁这边得到消息,自然是恼怒无比,直接命高长恭率领林山县的大半精锐与吕布汇合,进逼吴国。

一旁乾人自然乐得吃瓜,假惺惺站出来调解。

萧梁也不客气,直接狮子大开口,让吴国赔偿自己大量粮草以及钱财。

联姻之事,之后再议。

自知理亏的吴人也不想因此得罪萧梁,只能捏着鼻子答应条件。

一场闹剧之后,萧梁虽然被人私下嘲讽,差点被戴了绿帽子。

但他治下的粮草却实实在在囤积了不少,以目前的人口和战马来说,已经可以轻松度过今年冬天。

而此时,第二批骨瓷成功烧制完毕。

其品质比第一次要更好,而且产量也已经能稳步提升。

萧梁直接命人将这些骨瓷打包,送往大梁城。

同时暗中让时迁挑选精于商道的锦衣卫,在大梁城开设店铺。

这些骨瓷之中的极品,自然是先送一批给魏皇、皇后、颖妃等人。

其次,兵部尚书靳文斌等人也收到了一套骨瓷茶具。

这洁白如奶,温润如玉的瓷器,顿时让魏国上层开始热衷无比。

人人以家中有一套玉瓷器皿为荣。

私下里,萧梁也和颖贵妃达成协议,由她牵头,后宫几位娘娘入股,兵部尚书靳文斌在明面上照拂,在大梁城开设皇家玉瓷专卖店。

这家店只卖高档极品玉瓷,售价高昂,一套茶具,价格少则数百两银子,多则数千甚至数万。

而且数量有限,每隔一段时间只会放出一部分。

品相达到极品的玉瓷,更是不参与零售,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直接举行拍卖,价高者得。

魏皇那边虽然忌惮萧梁,但瓷器店本身会为皇家带来不菲收益,而且看在颖贵妃的面子上,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玻璃窑这边,倒也烧制出了几批玻璃,但目前为止质量比较差。

和萧梁所熟悉的那种透明无杂质的玻璃,相差还太远。

但其中一些带着杂色的玻璃,萧梁也没有浪费,做成玻璃珠子,假称是西域宝珠,让商人送到齐国等国贩卖。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萧梁在草原上的小型堡垒群,也逐渐建造了五六个。

在堡垒群中央,则是一片大型马场,萧梁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灵感,取名落日马场。

赶在入冬之前,马场之中已经囤积了大量草料。

而之前萧梁在林山县加紧种植的大豆等等,眼看也已经成熟。

这些农作物,一部分用来榨取豆油,一部分则用来制作豆饼。

之前在龙池县圈养的野猪,现在也已经繁殖到了第二代。

油渣什么的,正好用来喂猪。

十月中旬,召唤面板冷却时间再次归零。

【兵种.大唐陌刀卫(500名)】召唤后,获得500名大唐陌刀卫,忠心耿耿,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名将.胡车儿】召唤后,获得三国名将胡车儿效忠,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想了想,萧梁还是选择500陌刀卫,驻防林山县。

眼看天气逐渐转凉,这一天,杨勋已经整理好截止到十月初的所有户籍黄册。

除了魏皇赠送的三千户,萧梁本来就拥有的两万多士兵,龙池县的数百百姓,以及新近召唤的500工匠、500屯田兵、500大唐玄甲骑以及500大唐陌刀卫。

除去这些之外,新近投靠过来的百姓,居然有足足两万多人。

要知道距离驱逐离人到现在,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而且杨勋还带了一个消息,乾国有一名举人,说是萧梁旧相识,希望能够在他麾下效力。

这段时间投靠萧梁的,基本都是普通百姓。

一般士人,尤其是乾国士人,天然对于依靠武勋出身的人都比较鄙视。

哪怕萧梁实际上是秀才,但中土列国都将他视为猛将,而非儒生。

所以这算是第一个上门投效的士人了。

萧梁当然选择接见,这一见,对方的确眼熟。

仔细一想,对方居然是自己的同乡!

此人名叫常和,年纪比自己大一些,不过文采学识更好。

萧梁算是常和一个学院出来的师弟,他考中秀才那年,常和已经是大乾举人了。

如果不是这场浩劫,乾国科举正常举行的话,常和有很大机会能考中进士。

“草民常和,参见王爷!”

神情有些谦卑的常和还没有下拜,就被萧梁扶住。

“常师兄,没想到你我劫后余生,还能再次相见。”

在萧梁印象之中,常和当年也是个神采飞扬的青年书生,但眼下,不但神情憔悴了许多,言行举止也显得格外局促。

见萧梁并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态度倨傲,常和也总算松了口气。

一番倾诉,萧梁才算是切实了解到如今乾国的真实状态。

当年常和身为举人,就算还没有考进士,本身也已经有资格去候补个县丞做做了。

但一场兵灾,不但让常和家眷全部惨死,他自己也沦为难民。

好不容易等离人撤离,他躲过被俘的厄运,在玉京城中想要谋取一官半职,却根本无人理会。

甚至每天还要被各种名目盘剥,粮价又一天天上涨,一个大男人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被逼无奈之下,常和多番打听,确定萧梁就是当年同乡,这才壮着胆子前来投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