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 第11章 过年(三)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第11章 过年(三)

作者:人散风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3:15 来源:小说旗

郭明生对里屋叫道:“翠芳,大清带柱子来了,泡两杯茶。”里屋门帘一掀,一个约40岁左右的妇女走了出来,何大清和何雨柱赶紧起身:“师嫂,新年好。”“师娘,新年好。”

“好,好,大家都好,你们坐,我去泡茶。”

郭明生说道:“今天来了就在这吃饭,厨房有菜,大清,中午我俩掌勺,柱子你在边上好好看着,晚上就要考考你。”

这时候的何大清还是比较圆滑,跟师兄弟几个关系都不错,也知道师兄就一个女儿,已经嫁人了,对何雨柱也是有点收儿徒的想法,想着自己也是要走,最起码跟师兄好好学,一来有个人照顾,二来也是有个靠山,满口应承:“好的,中午也跟师兄再学学。”

不过何大清怎么也没想到,等他走后,何雨柱就被易中海忽悠瘸了,连师父都不认了,跑去轧钢厂上班,整部剧就没见他登过师门。

这时门外又走进来一人,眉目粗大,脸膛上微微泛红,薄嘴唇,五短身材,进门就叫道:“大师兄,小弟给您拜年了,哟,二师兄也在呢?新年好,给两位师兄拜年了。”来人给郭明生和何大清拱手作了个揖。

郭明生笑着道:“李三儿,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是这个跳脱的性子,有小辈在这,你也不脸红。”

何雨柱也起身叫道:“师叔,新年好。”

“我就知道,你差不多这个时间过来,专门带柱子在师兄家等着你呢。”何大清也笑道。

师兄弟几人都是一个师父,现在在四九城厨师行当,也算是大拿,大师兄郭明生是丰泽园主厨,擅长川菜,兼鲁菜、淮扬菜,现在国宴菜是以淮扬菜为主,如果是以川菜为主,国宴厨师少不了郭大厨。

何大清排行第二,本身有家传的谭家菜,跟师父又学习了鲁菜,在四九城楼娄半城厂里做主厨,还做到食堂主任,要说厨艺不好,那解放前娄半城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能请何大清做主厨,可以看出何大清的厨艺了,就算比不上大师兄,也顶多就是低上一层而已,而且还要看各自做的菜系。

老三李三奎,擅长潮府菜和粤菜,主要是解放前最后一个跟着师父,那时郭明生跟何大清已经出师,师父为躲避小日子侵略华夏,不想伺候那些畜生,在1940年带着这个最小的师弟跑到粤省,通过以前认识的一些达官贵人,到粤省乡下躲避战乱,凭借一身厨艺,遇上了粤省厨艺大师,跟对方相互交流,才让小徒弟学了一身粤菜的本事。

不过李三奎在四九城目前没什么名号,他是建国后才回的四九城,师父过世后,也不敢回四九城,等建国后看各处都太平了,才遵从师父遗愿,带着师父骨灰回到四九城。

师兄弟几人说说笑笑,又讲到师父授艺时的情节,几位老哥俩也是不住的哽咽,特别是郭明生和何大清,都没见师父最后一面,这时王翠芳泡好茶端了上来,说道:“你们几个,大过年的,想师父就约个时间到师父坟前去看看。”郭明生一想也是,大过年的,在家里说这些也不好。

看了看时间,就对何雨柱说道:“柱子,去厨房备菜,让二位师叔看看你的基本功怎么样?”何雨柱应了一声:“哎。”进厨房一看,有约一斤五花肉,一只鸡,还有豆腐白菜土豆,窗前还吊着一条青鱼,差不多有四五斤重。

这时师兄弟几位也到了厨房,看看了菜,郭明生说:“我做个红烧肉,麻婆豆腐,柱子你看着备菜。”何大清想了想:“那我就做个松鼠桂鱼,没桂鱼就用这条青鱼,在来个油渣炒白菜。”李三奎说:“我也来做一个,现在食材太少,我就做个白切鸡,另外再来个汤,请二位师兄品鉴。”郭明生想了下:“柱子,土豆切丝,我再加个酸辣土豆丝。”

何雨柱答应了一声,洗菜,择菜,红烧肉切块,青鱼剖开中间改花刀,要切鸡的时候,被李三奎拦住了:“别急,你准备其他菜,这个菜我来,你等下看着我怎么处理。”何大清说道:“柱子,谢谢你师叔,这是教你手艺呢。”“谢谢师叔。”说完何雨柱就开始准备菜了。

只听厨房“咚咚咚”菜板响,砍的砍,剁的剁,各种菜都被何雨柱备好装盘了,又拿起姜葱蒜,只听菜板几声响,准备好装入了小碟子里面。

师兄弟几人一看,切块的大小均匀,切丝的根根分明,粗细一致,何大清转头对师兄说道:“师兄,您对柱子用心了,学厨切墩的手艺基本上也就这样了。”郭明生面有得色:“柱子有天赋,再加上你在家耳濡目染,厨下的准备活都学的差不多了,今年我打算叫他上灶了。”何大清也满脸笑容,谁听见别人夸自己儿子不开心的。

郭明生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进了厨房,围上围裙,叫道:“柱子,来看看,我这道红烧肉是怎么做的。”何大清和李三奎一听,对视了一眼,转身就去了厅里喝茶,老一辈手艺人,就算是师徒关系,没招呼你是不能偷看的,师兄弟更不行了,都有独门手艺的。

何雨柱上前,只见师父热锅,烧油,润锅后先下冰糖,炒出糖色,下姜蒜爆香,加入八角,桂叶等大料,加入适量盐,水,盖上锅盖,等水开后放入五花肉,翻炒几下,将锅盖盖上,转头说道:“柱子,看清楚没有?”“看清楚了,师父。”郭明生将油温,水温,下肉和起锅的火候一一交代清楚,转眼间,二道菜都做好了,何雨柱端了出去。

何大清一看,红烧肉色泽黄亮,闻其味道,肉香中带着一丝甜,起身走进厨房吹捧道:“师兄,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郭明生笑着说:“该你了,看看这些年待在厂里手艺有没有退步。”何大清接过围裙,洗锅、烧水,也开始对着何雨柱教导了起来。

也只能说傻柱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以前读书的时候,这也记不住,那也记不住,勉勉强强混了小学毕业。送师父这学徒,对于厨房里面的一些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只要教过一次做菜,下次就能做出个六七成的水准来,再用心琢磨琢磨,将师父的手艺学过来是不成问题的。

剧中何雨柱一直就是八级厨师,一是因为嘴臭,看见不顺眼的不管是谁都要怼两句。二就是被院里的禽兽忽悠瘸了,一门心思的养寡妇一家,平常的一些人情来往基本上没有。谁会去提拔你。

何大清做完菜后,傻柱端菜出去,回来的时候李三奎就跟着进来了,看了看灶火,洗锅,将炉子上壶里的开水倒入锅中。

“柱子,过来看着,白切鸡讲究熟而不烂,皮爽肉滑,原汁原味,清淡鲜美。”嘴上说着,手里拿过整鸡看了下,清理的很干净,点了点头,“你师父教的基本功你学的确实不错,我就不多说,你看我怎么做,有不懂的记下来等做完了再问我。”

傻柱回答:“好的师叔。”

李三奎拿起鸡,在鸡皮上抹上少许盐和料酒,就放在一边稍许腌制,锅中放入姜葱,等水开,将鸡放进锅里,约莫二分钟,锅里热气就冒起来了,“柱子,转小火。”说完盖上锅盖,转身到了厨案前,姜切姜茸,葱切成碎末,装入小碟,加入盐、酱油、白糖,滴上几滴香油后拌匀,拿起大勺,在锅里打了一勺汤水,冲入碟中,蘸料就做好了。

约莫有二十分钟左右,开盖取鸡,直接丢入旁边装冷水的盆浸泡,待鸡肉冷却后,放在砧板上切块,何雨柱只见师叔手起刀落,几声响,就见整只鸡已切好块放在砧板上,何雨柱赶紧拿出来一个大盘子,看着师叔将菜装盘,装好后,就像一只鸡匍匐在盘中,鸡头翘起。

“好了,柱子,端出去吧。”

等何雨柱送菜过去回来后,李三奎又说道:“这个汤可不能丢。”又在汤里下了点蘑菇,加入盐,味精,撒上葱花,装汤上菜。

李三奎仍在厨房等着,看何雨柱进来后就问道:“柱子,你看了我做菜,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何雨柱想了想刚刚师叔做菜的步骤,将心中的疑问一一道来,李三奎今天也是高兴,对何雨柱耐心讲解,只到外面郭明生的声音传来:“三奎,菜要冷了,先吃吧。”李三奎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何雨柱走出了厨房。

几人做上桌,郭明生拿起一瓶汾酒打开,“柱子,给您师叔倒酒。你师叔今天高兴,你那几个师兄可没这待遇。”

何雨柱接过酒瓶,上前先给师叔倒满,在给师父,最后才是何大清,回座位后给自己面前也满上一杯。

这时郭明生拿起酒杯:“大清,三奎,柱子,感谢今天都过来给我拜年,希望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几位赶紧提杯,陪大师兄(师父)抿了一口,几人就你来我往的各自敬起酒来,席间,郭明生也对何大清、李三奎做的菜做了点评,何雨柱边吃,听着几位厨艺大师交流,确实收获良多。

待二瓶汾酒喝完,反倒是何雨柱喝的最多,师父师叔都要敬酒,幸亏师娘拦着不让在开酒,不然何雨柱非倒在师父家不可,几人下了桌,师娘李翠芳看柱子喝得差不多了,埋怨了郭明生几句,就收拾碗筷去厨房了。

现在大冬天,外面天贼冷,几人就做在屋里,围着火炉,喝茶聊天,何雨柱坐在一边,也没啥事,就琢磨师父和师叔今天中午做的菜,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学了一道粤菜,在厨房讲的兴起,师叔李三奎可不是只教了一道白切鸡,其他菜也讲了几道,虽说没动手做,等回去后有食材,多做几次就行了,要不是说何雨柱学厨天赋是拉满的。

这时四合院内,江锋和何雨水两人在家,上午何大清走了后,何雨水就开始在院内院外的疯跑了,一会要吃的,一会要小鞭炮玩,一会堆雪人,开心的不得了。

期间轧钢厂来了几个人找何大清拜年,江锋一一记下。

江锋看院里其他人家都开始做饭了,就叫道:“雨水,不要再跑出院了,就在院里玩,我进去做饭,有事叫我。”

江锋将昨晚的剩菜热了热,蒸上馒头,就叫何雨水回来吃饭了。就是在热菜的过程中,又隐约听见隔壁有骂骂咧咧的声音。其他也没啥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