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 第144章 全体升级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第144章 全体升级

作者:人散风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3:15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外面的报纸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红星轧钢厂献礼建国九周年,自主研发生产国内第一台车床”的标题黑色大字列在第一版。

江锋有幸列入其中,列在张家成同志的后面:“张家成同志带领技术科同志”。光这几个字,可把李工刘工黄工给乐坏了,这个“技术科同志”就有我们呢,这张报纸要留着当传家宝。

接着就是杨厂长带张家成去冶金部开会,具体开了什么江锋不知道,不过回来后,两人都是喜笑颜开的,厂里广播通知了,技术科所有人员提升一级,张家成也终于过了门槛,现在是九级工程师了。

现在技术科李工是11级,小刘和小黄考虑到都快要转正了,直接提到12级,江锋也是12级,通知一出,厂里面大部分人都在为技术科高兴,做出全国第一台自主生产的机械,整个轧钢厂都脸上有光,这荣誉是红星轧钢厂的。

也有一些人心里泛酸,江锋在厂里站稳了脚,那些人可不甘心,不过现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院子里根本不跟你们来往,厂里技术科可不是易中海能插手的地方,不要说现在才只是个五级钳工,就算是八级也不行。

易中海是完全的熄了心思,上次的事可是被食堂抖了一个月的勺,还没地说理去,那时刚刚被处罚,人人喊打的时候,在院里的试探也是失败,现在两个副主任,江锋又升级了,惹不起。

电工组现在也不好受,江锋的成绩越好,电工组在厂里就越抬不起头,虽然没有冯庆海的挤兑,江锋也不会去技术科,但是在电工组也可以去翻译的,最起码厂里的人不会因为江锋给厂里带来荣誉而对电工组有意见。

早上一上班,杨厂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张家成和江锋去了会议室,正副厂长级的人物就在里面坐着了,脸色严肃,气氛沉重,等到两人一到,李秘书关好门,杨厂长就说道:“现在开始开会,我先简单的讲几句,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后面再说。”

杨厂长左右看了看,接着说道:“相信你们也都知道了,上面有了新政策,今年的炼钢产量达不到要求,现在还差得远,现在厂里的任务就是炼钢,今年的钢铁产量要比去年翻上一番,最近我们厂一直在推进研发机械这个事,目前就先停一停,张主任和江工,今天叫你们来,就是想看看,技术科对我们厂里的炼钢设备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这时候的炼钢设备,吨位不大,而且所说的炼钢,其实是炼铁,翻砂车间的铁水包就是,铁水冷却后,还需经过锻打处理,才能做为钢材使用。

在江锋的认识中,炼钢就是直接炼出钢水来,出来就可以使用,而且后世动不动都是上百吨一炉,具体怎么操作,江锋也是一头雾水,江锋有在翻砂车间呆过,就是几座高炉,出来的是铁水,还要再加工才能做为钢材使用。

张家成和江锋对看了一眼,张家成说道:“杨厂长,目前也没什么办法,厂里的几座高炉也有去看过,要是设备方面的问题我们还能提供点意见,要想增加产量,我看只能做大型高炉,一炉出来的产量就比现在厂里的产量还要高了。”

杨厂长点了点头,重新做也是个办法,不过时间来不及,就剩下三四个月了,建一座大型的高炉,起码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杨厂长又看向江锋,现在杨厂长可把江锋当成了个宝贝,从他进厂到现在,才一年多点时间,现在杨厂长在冶金工业部都能直起腰杆说话了,他是迂腐,但是又不傻,厂里的这些变化是谁带来的,他心里是一清二楚。

江锋只能回话:“杨厂长,我对厂里的高炉不熟,也就是在外面看了几眼,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意见,连张工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

王副厂长在边上插了一句:“不熟悉没关系,稍等我叫人把高炉的资料给你送过去,技术科的同志都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好点子,哪怕一点点改动,只要能增加产量,放到全国都是产量大增。”

杨厂长看了王副厂长一眼,赞赏的目光体现出了“好助攻”的含义,江锋也只能答应了下来:“那就先看看,不过最好把高炉的一些优缺点都送过来,厂里应该有人懂这些的,省的我们又去摸索,我想着要提高产量,那就放大优点,减少缺点,自然设备的性能就会有提升了。”

上面正副厂长都点了点头,年轻人脑筋就是灵活,不过这些事车间工人早就摸索出来了,只是没有解决办法,看看给技术科,说不定灵光一闪,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今天技术科参会是杨厂长提议的,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先让他们看看再说,说完这事,杨厂长就让张家成他们先回去了,其余就是厂里管理层的事情,不需要技术科开会了。

两人回到研发车间办公室,坐那里面面相觑,不一会,就有人跟着送资料过来了,不是很多,也就个二三十公分的厚度,里面还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江锋伸手就拿了起来,都是手写的内容:炼制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无法解决的,造成炼铁失败的一些问题,温度上不去哪里的问题等等之类的记录。

江锋看到这些,就把笔记本递过去给张家成看,对张家成说道:“张工,你知道这份记录是谁写的吗?这人还在厂里吗?”

张家成翻开看了看,想了下:“应该是翻砂车间的一个老师傅写的,不过现在在不在厂里还真不知道,听说是做了几十年的炼钢师父,我找厂长问问。”

“问问吧,看看人还在厂里吗?要是能找到他,我们就不用一点点去摸索了,他做了记录,应该也琢磨过好多解决方法,最少能帮我们排除一些错误的解决方法。”

张家成回办公室就给杨厂长打电话,不过也是说要等,需要车间和人事科去查,看是不是退休了,张家成也说了,最好把人找到,退休了也可以在请过来帮帮忙,杨厂长也答应了。

过了一个来小时,电话响了,是杨厂长打来的,人找到了,已经退休了,不过厂里有两个徒弟,已经带人去请了,下午人来了直接到研发车间。

现在张家成把技术科都搬到研发车间了,省的上下班跑来跑去的,张家成说了这个消息,江锋也就是点了点头,等人来了再说,两人又拿起手里的资料看了起来。

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个老人进了研发车间,边上还有两个中年人跟着,张家成也迎了出去,江锋在后面跟着,带着进了办公室,江锋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一头半白的头发,一张脸饱经风霜,满脸皱纹,手上也都是,不过还有好多星星点点的伤疤,不过精神还不错,眼神坚定。

张家成开口说话:“王师傅,今天请您过来,是有点事要请教您,这份笔记是您记录的吗?”

手里也把笔记本递了过去,王师傅接过来翻得看了看,点了点头说道:“这份笔记我记录了二十多年,炼铁炼了一辈子了,总要留点东西给厂里。”

“现在厂里有任务,想改进炼钢的工艺,今天送了资料过来,我们看了这份记录,里面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想请您过来说一说里面的一些问题。”

“没问题,想不到老了老了,还能发挥点余热,要是真能改进,也算是为华夏做一点贡献,你们两个好好听着,说不定一些思路对你们也有启发。”后面一句是对两个中年人说的,是王师傅的徒弟,目前也是在轧钢厂上班。

听了这话,张家成也就不客气了,拿了纸笔出来,几个人围着桌子一坐,对着笔记里面的问题,一条条的问了起来,不得不说,王师傅不愧是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傅,不光记录了炼钢的一些常见故障,也对这些故障怎么解决都有一些想法,不过等到建国后他就快退休了,时局动荡,那时候只要能炼出来铁水就行,可没人主持改进工艺。

一下午的时间,才翻了笔记本的三分之一,不过江锋记录的本子都已经写了两个了,都是王师傅提出的一些想法,等到下班,张家成看着王师傅精神头已经不足了,也就站起来说道:“王师傅,今天就这样吧,辛苦您了,您看明早我让人再去接您,您的一些想法对改进高炉有很大的帮助,谢谢您了。”

王师傅打起精神说道:“确实是老了,还有好多想法,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晚上我回去再琢磨琢磨,能有用就好。”

边上两人也是赶紧的扶着师父起来,张家成带着江锋把三人送了出去,外面杨厂长已经安排好保卫科的人,骑车送王师傅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