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 第234章 酒桌献策

四合院给傻柱当保姆 第234章 酒桌献策

作者:人散风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3:15 来源:小说旗

“嗯,确实,每到台风季,这边好多老百姓才是专家,人家已经抗风抗了上百年了,确实是应该咨询下当地的百姓。”

大概有二十多分钟,车子在一处酒楼停了下来,今天为了招待江锋,王部长可是自掏腰包,请这些人出来吃饭,就是为了给江锋站台,可不要这些人觉得江锋年轻,看不起他,特别是以后建厂,里面的一些布局还要江锋给意见的。

等进了饭店,就有服务人员做来带路,两人上了二楼,进了一个房间,里面一台风扇呜呜的吹着,一张桌子上已经过了五个人在哪了,里面的人看见王部长走了进来,都站了起来。

王部长摆了摆手说道:“都坐,坐,让大家久等了。”

等到王部长坐下,几人才跟着坐了下来,王部长指着江锋说道:“这可是我从四九城请过来的,不说别的,机械方面人家是专家,目前是八级工程师兼红星轧钢厂技术科科长。”

江锋也赶紧站起身来说道:“不敢说专家,只是对机械方面有点心得,我叫江锋,以后就是各位领导手下的兵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王部长接着介绍:“这位是李刚李副部长,王林王副部长,陈国斌陈副部长,这两位是当地的专家,王教授和刘教授。”

江锋也是一边称呼,一边伸手出去挨着找领导握了下手,等到在坐下来,王部长就着说道:“今天一是为了给江锋同志接风,再就是下午江锋也提了一些意见,想找两位专家咨询下,我们边吃边谈,大家畅所欲言。”

这时候外面敲门声响起,王明推门走了进来,开口问道:“王部长,可以上菜了吗?”

“上菜,我们边吃边聊。”

王明听了后转身就往门外去了,没过一会,有服务员端了一罐子汤上来,先给没人打了一碗汤,接着就是白切鸡,清蒸皖鱼,烤鸭,竟然还有只大螃蟹,剩下的就是青菜类的了。

王部长指着桌上的菜说道:“大家随便吃,先喝口汤,这边讲究养生,吃饭先上汤。”

江锋拿起碗喝了起来,就是一碗瘦肉汤,不过应该是加了一些药材进去,这时候有猪肉汤喝就不错了。

王明拿着酒给几人酒杯都满上,王部长喝了半碗汤后,举起酒盅说道:“来,我们大家为了迎接江锋同志,干上一杯。”

江锋连忙站起身来说道:“不敢,不敢,我敬各位领导一杯。”说完就把手里的酒干了。

几位副部长和两位教授跟着也是喝了,江锋等着王明倒完这一圈酒后,直接接过来酒瓶,对着王部长说道:“王部长,感谢领导赏识,我也就是对机械方面有点研究,让领导这么重视,实在是感到惭愧,这杯酒我敬领导,谢谢领导。”

“好,好,这杯酒要喝。”王部长拿起酒杯,跟江锋碰了一下,江锋还是后世的习惯,碰杯比领导酒盅低了两分,一口就干了。

江锋给王部长酒盅满上后,挨着从李副部长开始,一直到刘教授,没人敬了一杯,感谢大家赏脸,来参加一个小辈的接风宴,几位副部长和教授也是满脸笑容,江锋嘴里奉承话直往外冒。

等到一圈喝完,王部长招了招手,让江锋坐下,先吃点菜,江锋夹了一块白切鸡,蘸了姜葱料,吃了起来,吃着嘴里就“嗯”了一声,王部长看见江锋吃出来来了,不由的笑着说道:“怎么样,是不是跟柱子做的一模一样。”

“对,这是谁做的,难道表哥师门在这边还有传人?”

王部长摆了摆手说道:“没有,我第一次吃也是感到惊讶,专门找大厨过了问了,这是他师父传下来的,不过这位的师父可是认识柱子的师爷。”

“哦,我知道了,应该就是柱子哥的师爷那时候到这边来认识的粤菜大师了,搞不好这人可能认识三奎师叔。”

“这我倒没问过,不过李副部长跟他比较熟,这家店也是李副部长介绍我来吃的,味道确实不错,不过就是主做客家菜。”

李副部长接着说道:“是呀,主厨我认识,他师父我也认识,早年听说是认识一位从四九城过来的大厨,精通川、鲁、淮扬菜,两人多次交流,对他的厨艺帮助很大。”

“那就是了,这个事我听我表哥讲过,现在他们都在四九城,估计着还要给柱子哥搞特训,想让柱子哥更上一层楼呢。”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了,到时候可要让何雨柱好好的给我做一桌川菜来吃吃。”

“领导,有机会的,实在不行,到时候交通方便了,让柱子哥也过来看看您,反正他现在当个食堂主任,做饭的事倒是少了,现在都是马华在做了。”

“胡说,为了我一口吃食,让人家不上班过来,亏你想的出来,来来来,大家吃菜喝酒,碰见熟人我也是话多了。”

江锋又连忙端起酒盅,跟几位领导喝了起来,慢慢的就谈到了厂子选址的问题上了,现在两位部长跟江锋的意见一致,建在潮州府,出海方便,检查的也少,陈副部长和两位教授都建议建在羊城,理由就是这边受台风影响低,而且路程也近。

几人在桌上呢也是摆事实,讲道理,各有好处,也各有缺点,最后是江锋来了一句:“领导,现在条件只能建一间厂吗?”

坐在上座的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头面面相觑,王部长一拍桌子说道:“我们真是钻牛角尖,多建一间厂也没什么关系的。”

现在地是公有的,反正那边机械供不应求,到时候两边都送就行了,反正有货就有钱,主要是运输问题,不过刘教授也提了出来,一次性建两间,人手不够哇,从那边过来的一间厂都不够,还要在当地招人。

王部长带着几分醉意,指了指江锋说道:“红星机械厂是他一手培训出来的,让他负责就好了,问题也是他提的,找他解决就没错。”

“领导,我可没那么大能耐,厂里技术科那么多人,可不能把功劳苦劳都算我一个人头上,不过对于培训,我真的有点小建议,几位领导听听行不行。”

王部长点了点头,几人也都把目光投了过来,江锋先想了想,才开口说道:“这次招收的人员应该大多都是年轻人,要是从头带费时费力,耽搁了生产,我的想法是,还是老带新的办法,边做边学;

不过这次分工就要明确了,我会把机械内部零件进行区分,根据加工零件难易分为一到八级,每级的只加工本级别的,安装人员必须分开,不能和加工的人混合,这一批人只负责安装,我相信有一个月就都是熟手了。”

江锋一番话说出口,几人都沉思了起来,加工的还好说,按级别来就行,安装的怎么定级,包装的怎么定,这些都是问题。

江锋接着说道:“包括加工人员,也可以区分,固定的人统一做一种零件,能更快的熟悉手头的工作,运料的只负责运料,加工的只负责加工一种或两到三种;

安装人员可以采用流水线式安装,包装的只负责包装,我相信这样可以最快的形成生产力,而且应该比以前那种模式更快更好。”

“何为流水线式安装?”李副部长开口问道。

“最早我在纺织厂已经设计了流水线式作业,机械也可以采用,一条大型流水线,最早就是机械框架,零件安装有先有后;

从开始到最后,每种工位只负责安装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只要零件加工的合格,所有的安装都是一样的,工人每天重复装上十台八台,不到一个月就对自己做的事熟练了。”

王部长拍着桌子说道:“好个流水线作业,那就是一样东西,我装几个螺丝,老李你装几个,老王在装几个,等到后面老陈一包装,这一件产品就完成了,我们天天做一样的事,想不熟练都不行,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技术工人的门槛。”

“对,可以缩短培训时间,让人直接上去装就好了,同一道工序做上十次百次,就如卖炭翁所言:唯手熟尔!”王教授在一边感叹的说道。

刘教授也是自行琢磨,嘴里喃喃的说道:“唯手熟尔,唯手熟尔,真是后生可畏。”

王部长面带得色,请江锋过来可是他强烈要求,好多人都说了:“厂里过来那么多人,加工安装熟练工人过来就行,要什么技术总指导,难道那些技术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吗,厂里的人就不清楚。”

陈副部长抬头说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怪不得王部长您非要让他过来,下面的人不会有这种思维,这是通观全局的思维;

只有对机械了如指掌的人,才能做出这种安排,按这样安排,让厂里老工人来带,一人就学一两样,工厂不到三个月就可以进行生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