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清末造反当军阀! > 第134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在清末造反当军阀! 第134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者:老子与强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3:38 来源:小说旗

1911年10月10日。

接到赵长鹏的通电后,宋阿真的大炮已经对准了宣县衙门。

叶知南如往常一样,和师爷商量着怎么从乡绅那里搞点钱。

附近已经没有土匪可剿了。

唯一一个盈利的项目,青石谷的关卡还被一帮招安的土匪霸占着。

本来以为青石谷的土匪会随巡防营一起去福建平叛,没想到宋阿真拒绝出兵。

这对叶知南来说是个好机会,上次宋阿真私自带兵去上海,安徽总督就有些反感了,全靠厉风花钱摆平了。

叶知南洋洋洒洒写了十几条控诉宋阿真的罪状,跟师爷反复商量后,遂让师爷送去安庆总督府。

怎么搞死宋阿真,拿回青石谷,一直是叶知南的一块心病。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声炸响,十几颗炮弹如流星一般砸向县衙周边。

爆炸声震动天际。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双方互相惦记,肯定会在某个时刻打一炮。

县衙附近瞬间就没入炮弹的火光和烟尘中。

宋阿真本可以不打炮的,直接6个营冲入县衙活捉叶知南。

但对于第一次打炮的阿真来说,叶知南这种小角色正好是他用来练手的。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一次打炮的人或许没那么重要,但经验必须要攒够。

阿真像模像样的指挥着炮兵:“一发装弹,目标县衙,距离1500,发射。”

“目标县衙,距离1350,左25,发射。”

阿真将在《超级军事理论》中学到的词全部运用了起来。

一连发射了十几枚炮弹,县衙就是纹丝不动。

虽然没打中,这可把叶知南吓坏了。

“竖子尔敢。”叶知南骂完一句就跟师爷卷铺盖跑路了。

上一任县令就是被叶知南安排的土匪给暗杀掉了,这老小子自从当了县令后就开始处处堤防,居然在县衙挖了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

当阿真的大军冲进县衙时,翻找半天都没发现叶知南的尸体。

“给我搜,不杀了叶知南,难解老子心头之恨。”

阿真就像一个失恋的人,在被炸毁的废墟中咆哮。

“给我找,找到叶知南。”

“正事要紧。”王蛮子说道,“留下一部分人清扫现场,其余人马随我攻打安庆。”

安徽的八旗兵本来就少,六个营的兵力所向披靡。

一路上追随造反的起义军越来越多,声势浩大。

所到之处的新军几乎都没有抵抗。

……

同在这一天,阎王率领碎石岭的土匪攻进了南京总督衙门。

阎王的这一场打得要比阿真惨烈得多。

阎王和花子、六子几乎没打过什么仗,全凭手下的人肉炸弹往衙门冲。

从白天冲到黑夜……

……

10月11日。

浙江、江苏、安徽各地战火纷飞。

福建几万大军互相对弈。

当得知后方老窝被掏了后,浙江、安徽、江苏三省联军都无力再战。

但棍子根本不给他们和谈的机会,要么投降,要么一直打。

棍子深知老板处理完浙江的事,肯定会派兵前来支援,到时三省联军一样惨败。

双方就这么一直战火交融,谁也没讨到好处。

……

武昌宣布独立,朝廷接到各地的战报,隆裕太后如坐针毡。

徐世唱奏请好哥们袁大头出山。

端方还在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只要三省联军消灭了叛军,事情尚有转机。

载沣认为自家的事,还是自己人去处理比较好。

咱们大清200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着了点邪火,灭了就是。

然后派了陆军大臣阴昌前去平叛,还调遣了海军协同作战。

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的同萌会成员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后,立即带同学们潜出校外,将清军南下的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炸毁。

阴昌南下的行程被耽搁,给了武昌新军充足的准备时间。

而且北洋军到达前线后根本就不听阴昌的,各种秩序混乱。

要不是黎元红手下留情,阴昌就要葬身在军舰上。

在武昌宣布独立的第一时间,大清第一记者沈佩珍就冒着战火从上海赶赴了武昌。

暧昧对象黎元红成了鄂省大都督,潜力股变蓝筹股啦,沈佩珍后悔没有早点入手。

战士们在城墙上流血牺牲,沈佩珍也在黎都督床上献出了第一血,同样都是为了革命。

沈佩珍给黎元红构建他们的美好的未来,从此你拿枪杆子,征战天下,我拿笔杆子,左右舆论。

咱们就是天作之合。

沈佩珍致电沈依云,邀请大家一起来武昌共图大业。

却遭到了沈依云的婉拒。

沈佩珍叹息,我那几个姐妹,始终还是看不透。找男人得找权势滔天的。阿桂哥再好有什么用,不过是乡下的一个土财主,会点功夫。

这些在真正的军阀面前,不堪一击。

……

此时的老孙在米国报纸上看到武昌独立的消息后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革命成功在望,武昌可不是南平那种小地方,武昌革命军4000多人。而且全国革命形势一片火热。

忧的是革命党人士邀请他回国主持大义,他口袋里已经没钱了。

革命也是很现实的,如果把同萌会比作一家公司。

老孙就是负责融资,找风投的人。

黄星就是技术大牛,下面的小弟都是负责销售的。

现在咱们把产品搞出来了,你作为老大,这个时候如果不找点投资来扩大市场。下面的人就该把你这个老大换掉了。

老孙一想,我又没钱,又没技术,我舔着个脸回去干嘛?

遂致电远黄星,让黄星回武昌主持革命。自己则去欧洲,劝四国银行放弃对清廷的贷款。

顺带问一句,能不能借给我?我是未来大夏的负责人。

欧洲银行的负责人对老孙只有一句话,那是一点都给不了。

老孙辗转又去了小日子,同样是一点都给不了。

清末格局,各国都看得很清楚。

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革命党,力量都不强大。

真正强大的是立宪派,广大的地主、绅商,大部分是汉人督抚、各地新军,包括袁大头的北洋军,这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团体。

如果非要各国银行用一句话评价孙大炮——你是个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