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155章 关于人的使用手册

文杰领命离去后,秦阳的书房里又恢复了平静。

然而,秦阳内心的思绪却像汹涌澎湃的波涛一样难以平复。

他深深明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优秀的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比起能力,秦阳更注重人的品德。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经过深思熟虑,秦阳坐在书桌前,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手中的笔不断地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这些文字就像是他内心的波澜壮阔,记录下了他对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

他知道,自古以来,人才的管理和运用一直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

正如他前世的父亲所说,一个制度完善的组织必须要有明确的层级划分,而人才的分类则更是治理的重中之重。

于是,秦阳以赵国朝堂为例,将人才分为四个等级:人物、人才、人精和人手。

所谓“人物”,就是那些既有高尚品德又有卓越才能的人,可以放心地委以重任;

而“人才”虽然能力出众,但心性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谨慎安排职位。

人精者,精于算计,唯利是图,需以规矩制之;人手者,虽才略有限,却忠诚可靠,可任以琐事。

秦阳挥毫泼墨,将此心得记录于卷,欲以此为后世之鉴。

他深知,人才的管理,需因人而异,对人精与人手,只需按规行赏,而对人才,应予其归属之感,对人物,则需赋予其成就之感。

对于小业,只需满足其物质需求;对于大业,则需触动其情感;对于伟业,更需深入其心,使之感同身受。

若无系统之助,深入人心,触动灵魂,实非易事,而内部矛盾,亦将更为棘手。

秦阳的笔尖在纸上舞动,如同他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

他深知,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是国家兴衰之关键,而如何做到深入其心,触动其灵魂,更是治理之难,亦是其毕生追求。

他将这份感悟,这份对人才管理的深刻理解,用娟秀的字体认真地记录于卷,以待后人。

毕竟后世之人可没有系统相助,无法像他一样轻易地获得知识和经验。

秦阳放下笔墨,长舒一口气,随后将这张书册缓缓卷起来,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

他轻轻抚摸着书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随后,他看向窗边的落日,余晖映照在他脸上,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忧愁。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依赖系统,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是时候该找个血脉传承者了。

(目前,关于未来发展的路线有两条。

分别是以秦阳血脉三代之力,逐渐完善大秦并实现星际跃迁,达到未知的永恒,不过这样写可能有点刀,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

第二种就是加快进化路线的研发,让秦阳实现生命进化,这样就不必更换主视角,但这样写少了点史诗感。

你们投票吧,选一的扣一,选二的扣二)

在那江南烟雨蒙蒙的清晨,已经在扬州呆了近两个月的李雪,背负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前往扬州书院的旅途。

她身姿娇小玲珑,步伐轻盈,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衫,衣袂飘飘,仿佛一朵盛开的青莲。

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对于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轻轻拂过她白皙的肌肤。

她背着一个小小的行囊,里面装着简单的衣物和一些日常用品,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摞沉甸甸的古籍。

这些古籍都是张叔精心挑选、四处搜罗而来的,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智慧。

“小雪,从今天起,你将正式步入这个局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都要记住以自己的安全为重。”

张叔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李雪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我只是来求学的,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看着李雪如此懂事,张叔感到无比欣慰:“好了,你去吧”

扬州书院,这座闻名遐迩的学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阳大本营的边缘。

它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宁静,宛如世外桃源。

这座书院并非由秦阳所建,而是历史悠久,承载着扬州无数文人墨客的梦想和追求。

而当李雪踏足这片神圣的土地时,她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她的到来,如同一阵清新的风,为这座古老的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刚刚踏入书院,李雪便被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包围。这股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

她顺着香气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学堂,这里聚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学子们。

他们或埋头苦读,或激烈讨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李雪静静地站在门口,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和兴奋感。

而此时,在那古朴庄严的讲堂内,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下,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

一位须发皆白、满腹经纶的老夫子正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竹简,抑扬顿挫地讲解着《诗经》的奥义。

他的声音犹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又似晨钟暮鼓,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然而,就在这宁静祥和的时刻,一阵轻微却清晰的脚步声,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悄然打破了这份静谧。

夫子的话音未落,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打断,他微微蹙眉,目光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讲堂内,原本沉浸在学问海洋中的学子们也不禁纷纷侧目,好奇地望向门口,想知道是谁如此不守时,竟敢在这庄严的时刻迟到。

只见一位姑娘缓缓步入,她身姿曼妙,步履轻盈,仿佛一朵盛开的青莲。

她的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与局促,宛如初绽的花朵,惹人怜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