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 第五章 扬州势力大致分布

到了下午时分,众人的士气明显变得高昂起来。

此时此刻,秦阳看着系统之中多出了十几个传火点,并没有选择将其储存起来,而是毫不犹豫地兑换成了一本古老的军旗号令。

虽然说目前他们的人数相对较少,似乎暂时还用不上这个东西,但实际上,秦阳心中有着另外一番盘算——他希望能够将这几十个人培养成为未来的种子选手。

正因如此,军旗号令对于他们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在古代的行军战争当中,如果仅仅依靠大声呼喊来传递军令,那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法有效地指挥战斗,而身处战场之上的士兵们,也只能无奈地变成一群“小聋瞎”。

在古代,军队作战主要依赖旗帜和金鼓来指挥行动。

在曾经看过的小说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摇旗呐喊、击鼓进军以及呜金收兵等情节描写。

这些描述使得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印象,误以为古代行军只存在进攻和撤退这两种简单的号令。

实际上,如果一支军队只能够完成这些简单的战术动作指挥,那么它绝对不能被称为合格的军队。

旗子的颜色、级别以及各种挥舞方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

例如,当队旗竖立并向前挥动时,表示命令士兵迅速前行;而队旗倒伏,则意味着让士兵们停下休息。

不仅如此,负责侦察的士兵还会携带不同的旗帜,其种类繁多,一时半会儿难以详尽说明。

这正是为何在古代,夺旗斩将被视为同等功劳的原因所在——两者皆能摧毁敌方的指挥系统,导致部队丧失战斗力。

金鼓的作用与旗帜相似,鼓的大小和音调各异,所代表的意义自然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鼓声频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进攻速度:

一步一鼓表示步伐整齐、缓慢推进;十步一鼓则要求加快步伐前进;当鼓声持续不断响起时,这就预示着即将发起冲锋。

至于“鸣金收兵”中的金,也并不是影视剧里常见的那块金箔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鸣金收兵,实际上所指代的不仅仅是金饶,后续甚至还增添了号角、唢呐等多种指挥方式。

(这些关于旗帜和军号的指令,我是通过搜索明代资料得到的。至于是否准确无误,我个人也不敢完全肯定,毕竟我并非专业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如果存在任何错误或不当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

然而,此时此刻的秦阳并未拥有这些工具。

所以,当天下午的训练重点便是教导他们理解几种相对简单的战旗信号及其含义。

同时,他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也与其他小队截然不同。

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其他小队练习的仅仅是常规的列队以及刺枪、收枪动作,如此循环反复。

虽然这种训练方法能够较快地见到效果,但其所能达到的水平上限相当有限。

而秦阳独特的训练方法,则被详细地上报到了韩世军那里。

他仔细阅读着手中的报告,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

真没料到这小子居然还懂得带兵操练之道!

起初,他只是打算将秦阳安置在军队中充当一枚棋子而已,未曾想竟意外发掘出他别样的才能,怎能不让他感到欣喜呢?

随后,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立刻转身,面向一旁的士卒并给新兵营的统领——王朗,并下达了一道命令。

“什么?一个月后要观看军阵演练!”

王朗惊讶地看着手中的命令,然后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士卒。

“一个月时间能训练出什么成果?”

那个士卒压低声音嘟囔道:“首领大人似乎是看过秦官长带队的报告之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听到这话,王朗皱起了眉头。

“去把那份报告找来给我看看,我倒是想知道他究竟能训练出什么样的成果来。”

一炷香过后,王朗坐在椅子上仔细阅读着这份报告,眉头越锁越紧。

接着,他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大哥王文。

“大哥,这个人不简单啊。”

“要不……”话未说完,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王文摇了摇头。

“他和韩世军没有关系,没必要这样做。我们只需要拉拢他就行了。”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朝廷的围剿,私人恩怨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王朗点点头,毕竟他没有脑子,他的脑子是他大哥王文,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王朗也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拉拢他?”

王文看着手中的报告,思索片刻后说道。

“明天他们小队的吃食可以多分配点,就说是你体恤下属,这样既能收获军心,也能获得他的好感。”

“至于其他的,倒没必要多做。”

王郎听此脱掉靴子,轻嗯了一声。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秦阳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躯缓缓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尽管他已经喝下了能够增强体质的神奇药水,身体变得比以前更为强壮,但内心深处仍然感到无比的疲倦和心累。

与那些曾经出现在电视剧或穿越小说中的主人公不同,领导队伍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幸好有寨子作为后盾,负责管理众人的饮食起居,只需他专注于带队训练,否则他将会更加劳累不堪。

他轻轻地闭上双眼,静静地躺在床上稍作休憩。

然而,片刻之后,他又重新坐起身子。

秦阳打开了地图。

这张地图并非普通的纸质地图,而是由系统提供的一块高清晰度的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赵国境内所有城池的详细信息。

当然,地图上并没有明确标注每个城池的势力归属情况,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秦阳首先在地图上找到了云寨的准确位置。

在这个地方的周围,却是存在着一些代表着不同势力的标志。

他随即明白,这些都是所属阵营所知晓的消息,而他也将通过某种方式同步获取到这些情报。

秦阳将地图放大,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

在西北方向一百二十公里处,那里有一个名叫南阳县的地方,这里曾是他们遭遇伏击的地方。

继续往东行约一百八十里,则会抵达一座临海县城——渔县。

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朝廷政治中心,所以它并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势力。

再往南走大约一百里的距离,便到了锦阳两洲的交界线。

那里的势力尚未被点亮,依旧处于混沌状态。

而在北方四百八十里左右的区域,则由另一支义军所掌控,他们的领袖是名为马鞍山的人物。

这支军队成功地占领了该地区,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巧合的是,他们所在的军队与扬州郡城相距不远。

而这也正是扬州附近各大势力分布的大致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