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三十四节

商业三国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三十四节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备长吸一口气,提高音量,大声说:“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黎民百姓辛劳一生,所

得全是流血流汗换取的,圣人曰:不告而取,是为贼也。吾皇为天下共主,所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万民皆仰

仗吾皇做主,请吾皇下令:禁止官员做贼——也就说,禁止地方官员借任何名义巧取豪夺百姓财产,或者把百姓财产挪作他用。

请吾皇承认,百姓对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两项天经地义的权力:第一,毋须经过任何人同意就可以自主作出任何决定;第二,他人在从事某一行为可能涉及别人财产之前,必须获得财产所有人的同意。

我认为,此乃父神授予自由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任何人反对此点,便是我青州百万教民之公敌。”

刘备说到此处,手按佩剑,目光咄咄:“青州百姓都是自由民,他们出兵为陛下作战、他们出钱整修帝都洛阳,就是期望有朝一日,陛下重归帝都时,能让这乱世结束,千万黎民的权利得到保障。正是出于这一目的,百姓才在自己头上设立官府,以自己的税赋供养官吏。青州万民拳拳之心,请陛下明察。”

刘备没说请“陛下恩准”,直接要求“请陛下明察”,这明显是逼迫皇帝表态。如果说,刚才那四策,刘备还用了商量的口气,这一刻,他已经图穷匕首现了。

也许一点也不奇怪,承认私人财产权就是自由的初步。据此,百姓可以在有限的自由中获得个人能控制的领域。在私人财产权的范围内,百姓将不再是奴隶,可以自由地实践他的价值,追求他自己的目标。中国将彻底摆脱奴隶社会的阴影,具备完整的生存权——合法享有自己财产的生存权。只要皇帝答应这点其他的要求必然会顺理成章的过渡实现。

众官员目瞪口呆。朝廷多年在西凉兵的控制下,真正有骨气的官员要么被杀,要么明哲保身才能活到今日,杨彪等人初始的发难,不过是想借卢植争取朝廷最大的利益,此刻见到刘备凶恶,卢植仅是微微皱起眉头,却不干涉,便立刻觑若寒蝉。

此刻卢植心内也极为不满,但他不满意的仅仅是刘备狂傲的态度。几年来,目睹青州的大治,再见到这种政策效果向冀、并、幽三州扩散,并使这三州走向强盛。卢植心中也是颇为自得的——毕竟刘备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治世理想,毕竟这个雄霸北方的弟子又是自己手把手的教他识字、习文,自己在刘备境内获得的殊荣,也是他这一生中无与伦比的,而那百姓的爱戴是源出于衷心,而不是来自恐惧。

最重要的是,青州思想的活跃也冠绝当代,新产品的层出不穷让很多旧日学说、理论遭受灭顶之灾。此时此刻的百姓特别需要接受新的所谓“权威”观念。刘备在此期间大力扶植名儒赵歧(现居荆州刘表处)的孟子学派思想,尤其着重宣扬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明确支持赵歧将孟子列为与孔圣人并肩的“亚圣”的主张。

在民本思想的影响下,卢植也渐受影响——汉政糜烂他亲眼目睹,青州富强他亦是亲身经历。当刘备陈述时,卢植脑海中亦隐隐附和:“变法则生,不变则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

刘备现在出头说出变法的要求,是为我大汉万千黎民请命,虽冒犯君威,然而,为让我大汉中兴,非得有人做这恶人。而刘备做恶人,至少我还可以控制。民者,君之本也,当此关键时刻,我不能给刘备找麻烦。”

卢植不开口,大厅内鸦雀无声,皇帝左顾右盼,唯唯诺诺道:“卿言,甚有理。”

刘备嚯然转身,对萧飞高喊:“传令三军,帝已许之。”

皇帝脸色苍白,公卿大臣惶惶不安,曹操唇边露出一丝冷笑。此刻,大殿外隐隐间传来一片喊杀声,那声音渐趋渐近。殿内,公卿大臣更加慌乱,有人从椅子上软瘫下去,有人跳起来准备逃跑,更有人缩成一团浑身颤抖。

除卢植外,殿中只曹操听懂了这声音——青州兵战斗时,不会呐喊的如此杂乱无章。见到皇帝慌乱的想躲入桌下,曹操抢步上前半是解释,半是安慰地说:“启禀陛下,这喊杀声是西凉兵所发,说明西凉兵已攻至关下……”

见到皇帝平静下来,曹操转身向刘备拱手:“玄德公,函谷关内部兵不多,是否需要我调入兖州兵,协助守关?”

刘备脸上的微笑缓缓消失,一副冷厉的神色浮上脸庞,表情的变化如此明显,连殿内的空气也仿佛越来越冷。

夏侯惇跳了起来,正准备说话,高顺伸腿一勾,他不禁踉跄倒地。见到高顺动手,典韦窜上去一拳击倒曹洪。“仓琅琅”一片拔剑声,青州将领踢倒椅子,与兖州诸将亮刀相持。

卢植闪步抢出,厉声斥责:“干什么?想在君前械斗吗?好大的胆子!”

刘备一挥手,青州将校整齐的后退一步,单手护刃,行了个亮剑礼,收刀入鞘。

曹操缓了一口气,解释道:“玄德公,敌军已至关下,我只是想调入兵士与你协防。此战,兖州士兵愿听从玄德指挥。”

刘备皮笑肉不笑,抬眼见到萧飞已返回殿门口,勾勾手指头,招他上前,命令道:“传军中司马(参军)上殿。”

关羽所部参军刘浩与张飞所部参军李平是这次参战部队的左右行军司马,两人入殿后,在刘备的引领下,先行拜见皇帝,然后向刘备汇报:“西凉兵已至关下,公孙将军与周校尉正在关上职守。目前,西凉兵尚未造好攻城云梯,我等谨遵主公命令,敌军未爬城绝不还击。”

刘备悠然地问:“坟坑挖好了吗?”

刘浩愁眉苦脸地回答:“关上只抽调了一百余人,寒风凛冽,地面坚硬,将士们劳累到现在只挖了一千多个坟坑。”

众大臣疑惑不解,敌军兵临城下,刘备却要抽人挖坟坑,干什么?个个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地盯着刘备,然而刘备随后的问话让他们顿时安心下来。

“不够,这数目远远不够,城外共有十五万西凉兵,按照三十比一的阵亡率,至少要挖五千个坑。”

刘备再问:“工部司马来了吗?他的俘虏营能安置多少俘虏?”

李平简洁地回答:“运兵的船只还没有返回,他们将能运走三万俘虏,工程署计划今冬整修平原道路,三万俘虏刚好够用。”

李平说完,盯着太史慈欲言又止,刘备催问:“还有什么,说。”

李平吞吞吐吐的说:“邺城甄家已派人一路追赶太史将军来到函谷,他们说:明春太史将军完婚,他们想购买伍千俘虏作为甄小姐陪嫁,如果俘虏还有剩余,他们愿全部买下,已备自用。”

刘备瞥了一眼太史慈,话中有话地说:“依军律:所有俘虏的劳役收入,均归退役军人服务社团,然后由退伍军人服务社团向缴获的士兵结算。甄府若要购买劳役,让他们同退役军人服务社接洽。”

刘备几步走到太史慈身边,用刀撬敲打着太史慈的头盔,一字一顿的说:“军法无情,谁敢徇私,绝不轻饶!”

太史慈东躲西闪,满脸通红地辩解说:“主公,甄府就是找到我头上,我也会这样说的。”

曹操吁了口气,自嘲道:“看来倒是我空自担心,玄德既然连俘虏的处置都安排妥当,此战必胸有成竹。”

刘备转身走近曹操身边,目不转睛地瞪视他片刻,轻松地说:“曹公即有心,这样吧,你调半个军团,帮助我挖坟坑。其余的人嘛……明日一早,随我出战。”

曹操不理荀攸的眼色,豪爽地点头答应:“愿听玄德公调遣。”

刘备沉默地观察着曹操,许久,伸出手来一拉曹操,意味深长的道:“即如此,我等一起上城观察一下敌情。”

不等皇帝作出表示,刘备拱手向皇帝告别。兖州、青州诸将随即一涌而出。

殿内,吵闹声轰然响起,众大臣面红耳赤,情绪激越。

卢植处境尴尬,叉手而立,一言不发。皇甫嵩盯着远去的刘、曹背影,眯起眼睛,手捋胡须沉吟。

“皇甫大人,请您说句话吧。”大臣们的呼声惊醒了皇甫嵩,他一指殿外,问道:“诸位,外面是谁的军队?”

众臣哑口无言,皇甫嵩再一点诸大臣,问:“你等喧闹不休,可曾想到刘玄德本身也是汉氏宗亲,数年来朝贡不停,玄德若反,该反何人?还有,此刻我等都在玄德军中,釜中游鱼,砧上垂肉,诸公有何资格吵闹?”

杨彪此刻迟疑未定,不停的转动着眼珠,分析着形势,刚才一连串事件,说明刘备已动了杀心。杨彪曾作为出头鸟,狠狠的欺负了先到的青州兵,此时他惟恐刘备翻脸,向他开刀,哪敢再强行出头,拿什么大主意。

明哲保身本是儒家思想的训导,慷慨激昂的背信弃义,义无反顾的卖友求荣,坚定不移的归顺强者,本是儒生本色。得皇甫嵩提醒,殿内诸大臣已开始转动心思,想着怎样讨好刘备,以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反正皇帝出卖大臣的时候是毫不犹豫的,能有机会把皇帝卖个好价钱,大臣们自然也没良心负担。

卢植轻咳一声:“诸位,刘玄德刚才提出五策,虽词语严苛,礼仪冒犯,但是,他并未要求圣上立刻下诏实施。玄德所言六策,这已经说出来的五策,并未要求私利,反而处处要求消除割据,平定乱世,恢复我大汉朝廷威仪。

我建议,诸位大臣们可以就此讨论,讨论之前,大可去青、冀、并、幽四州转转,我做主,让元老院为诸位颁发路引(通行证),诸位看过之后,有个比较,再下定论。

现在,我认为必须尽快制定君前新礼仪,以防他人再在朝堂之上放肆,太仆何在?立刻制定新仪制。首先,必须废除跪礼,君臣各自以椅落座。其次,废除简牍,以纸张书写朝廷公文;再次,需设立大臣排班次序、君前应答规矩……”

函谷关城楼上,刘备与曹操并肩而立,青州、兖州将领散落在周围警戒。刘备心不在焉的眺望着西凉兵的喧闹,久久未发一言。

曹操的心思也不在关外的西凉军身上,发了一阵呆,他开口打破沉寂:“刚才在殿内,我提议兖州兵入关,玄德公莫非以为我想对付你吗?”

刘备咧开嘴,无声地笑了一下:“这个,不值得一提。孟德兄便是有心,怕也无力吧……官员体制改革,采用丞相负责制,孟德兄觉得如何?”

虽然早已明白刘备叫他一起出来,是想与他商量什么,可是这直接了当的问话,还是吓了曹操一跳:“这个……玄德公此话过于突兀,容我再思之。”

刘备语气平静,说出来的话却如天崩地裂:“丞相之下设立三公,三公应该职责分明,太尉主管军事,司空嘛,我建议今后主管刑律、司法、治安,司徒主管民生、官员选派、税负增收等等,监查独立于丞相体制之外,无官员任免权利,却有弹劾官员之权。

三公六卿体制对官员职责划分很细致,我听说曹兄也在研究此一官制,若曹兄同意我的主张,第一届大丞相我推介由曹兄担任,任期10年,如何?”

曹操惊愕地合不拢嘴:“玄德公何不自任大丞相?再说,你可放心我十年后肯于卸任?”

刘备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10年后的事情,10年后再说吧。”

曹操沉默半晌,在城楼上来回踱着步,细细的揣摩着刘备的真实意图,忽然一阵风地冲近刘备身边,问:“你肯如此,有何条件?”

ps:多多投vip票支持商业三国!谢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