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四十一节

商业三国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四十一节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出门时,卢植仿佛不经意的提起:“圣上今日要求宫人们上屋顶,查看房瓦,你盖的楼太高,宫人们不敢攀登。玄德,你明日派几个工匠上屋顶,为皇上取下三块瓦片。”

刘备眨巴眨巴眼睛,迷惑的问:“好好的屋顶,取三块瓦片,干什么?”

卢植简短的回答:“天尚不全。”

刘备恍然。

“天尚不全”是易经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意思是说:老天爷喜欢或提倡偷工减料、残缺不全的东西。基于这一理论,汉代建房子时,礼制规定建房子时,屋顶需少铺三块瓦片,以便下雨天漏风漏雨,以此取悦上天(司马迁史记中曾有记载)。而其后北京紫禁城曾少建半座房子,故宫城门曾少上一颗铜钉,都是基于之一理论。

刘备不屑的说:“易经荒诞之说,毫无可信之处。老师也不劝劝?”

卢植苦笑道:“正是我告诉圣上,青州出产的东西崇尚完美,马车轮辐绝不会特意少一根辐条,铠甲绝不会少钉几片甲页,弩弓上绝不会特意少上一根螺丝,马蹄铁上绝不会故意少钉一颗蹄钉(如今,我陕西部分马掌铺仍保留这个习俗),圣上知道后,才坚决要求宫人揭去三片瓦。”

刘备看了看一旁侍立的周瑜,周瑜面无表情。

刘备若有所思地问:“老师,这事你怎么看?”

卢植满脸无奈的表情:“圣人曰: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之说嘛,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圣上坚持,由他吧。”

如果仅仅是屋顶少几块瓦片,别人屋顶上的事情,刘备懒得操心。可是,“天尚不全”的易经学说,发展到最后,已近乎荒诞,甚至在关乎国家存亡的事上,我们当时的民族精英也因此做了很多荒唐事,这已经让刘备不能容忍。

比如,修建城墙时也要故意留下一点破绽,表示自己做事不敢尽善尽美,以免触怒上天之意。拿后世保存的最完整的、始建于唐代的西安古城墙来说,其建筑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一贯的要塞建筑思想:一处破绽尚不够,至少需要两处防御漏洞。

西安古城墙的南门,明代叫永宁门,其上故意不建城楼等防御设备,以形成防御死角;而整个古城墙段最薄弱的地方在文昌门——为了防止敌军从这个薄弱段攻击,文昌门上特意建了一个毫无军事用途的魁心庙,以便借助神灵的力量,抵挡敌军的攻击,只可惜,该神灵从来没有挡住异族的攻击,也没有挡住本民族土匪——如明末流寇张献忠——攻击。

他们都不信这个神灵,怎么办?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他的兵书中,曾要求野外扎营时,营垒不能连贯畅通,必须留下两处断点,以体现“天尚不全”的指导精神。这两处断点被称作“窦门”。

此外,清末名臣林则徐在设立虎门炮台时,也特地在炮台上摆放一门哑炮,形成一个射击死角,表示自己做事不敢尽善尽美,以触怒上天之意。

估计,对“天尚不全”精神最骇人听闻的追求还在于北洋水师。清政府采购英、德生产的军舰,编练成军,由于英、德人讲求质量,军舰被造得完美无瑕,这让水师官兵惶恐不安,他们请来风水大师,按八卦的八门方位,将生门所在位置的舰炮凿穿,以表示自己不敢对敌人斩尽杀绝,以触怒上天。结果,这支当时亚洲吨位最大的海军舰队,在甲午海战中遇到日本舰队,被日本海军赶尽杀绝。

为了尊重传统,掩盖真相,电影甲午风云在解释北洋水师遇敌,部分舰炮不响的事实时,特地编造了这样一个情节:管带邓世昌怒问士兵为何不开炮?士兵回答,炮弹里装的都是沙子。

不过,编造者显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舰炮的炮弹都是英、德在流水线上生产的,要想特地生产几个装沙土的炮弹,必须专门增设一条运送沙土的给料传送带,或者采用纯手工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沙土炮弹比正常炮弹还昂贵……

刘备思前想后,内心却泛起浓重的无力感。

这种荒谬离奇的传统思维不变革,就是给他们大炮让他们打长矛兵,照样也会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思索了很久,无法开口,刘备只能从牙缝中恶狠狠的冷哼一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十一月三十日,忍无可忍的刘备不顾朝臣们虚情假意的挽留,毅然决定全军撤回青州。

洛水码头,曹操送别刘备,荀攸望着渐渐远去的帆影,低声询问曹操:“主公,刘氏六疏现在只公布了五项,那第六条,为何刘玄德不加解说呢?”

曹操望着远去的帆影,悠然道:“我知道,他说的是宗教。现在徐州兴盛佛教,汉中地带兴盛太平道(道教),青州、出云地带兴盛一神教。刘备是想用一神教打破易经玄学的鬼神思想,不过,他又认为宗教信仰什么,纯属个人自由,官府不应该妄加干涉,所以他虽有这个想法,却不愿由自己明白倡议。”

荀攸试探的问:“主公对刘氏六疏怎么看?”

曹操轻抚着颌下的胡须,志得意满的说:“丞相内阁制嘛,我等正在实施。科举选官制所需筹备工作极为复杂,现今战乱未息,我与刘备已达成协议,由各地方自主实施。等到天下太平,再由朝廷统一筹划。

官吏分权,司法、监督独立出来,尚需增设官员数目,等刘玄德派来官吏,逐步推广。战乱期间,各地自主实施。功民、勋民监督之权正好用来封赏士卒,朝廷还不需要承担半分费用,我答应刘玄德了,兖州、司隶明年开始实施。

鼓励工商,免除农税,我兖州、司隶暂时无力做到,我答应刘玄德择期实施。

重视私产权,此乃强兵之策,纵使刘玄德不要求,我也打算在兖州推广,这次正好推而广之。

宗教之说嘛,按刘玄德的意思办:不限制,不鼓励,不支持,不纵容……”

荀攸喜气洋洋,目光深远的说:“主公,仅仅重视私产一项,就可以让我兖州将士勇于争斗,为了获得更多的财产,兖州百姓必将充满扩张**,用青州的财税支持,我兖州十年生聚,荡平天下乱局,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必将轻而易举。”

曹操眯起眼睛,脸色阴沉下来:“十年,十年后,刘玄德会发展成什么样呢?现在他一声征召令,青州顿时成为大兵营,给他十年时间,让他再教育出一代人来,青、冀、幽、并四州会成为什么样呢?据说,玄德这次回去,即将筹备全面攻击海上倭国。这几年,他与马韩国联手劫掠,倭国已虚弱不堪。青州军功奖赏令下,三年不打仗,将士们不得升迁,心有不满。玄德回去,就打算开辟海上战场。

听刘玄德说,倭国的面积有青州那么大,十年,刘玄德再增加一个青州的领地,他会强大到什么地步?”

曹营诸将、众大臣悚然而惊,目视着刘备消失在天际的船帆,心头沉重。

当时,没有人看到刘、曹协议的重要性,甚至连两个当事人都没有料到它的影响力有多么惊人。刘、曹的协议为农耕文明引入了几个政治新词:合作;团队精神;国家概念;妥协。历史就在这一刻摆脱了它的惯性轨迹,驶入了新的轨道。

从此,政治上的观念冲突不必以消灭对方的**为唯一选择,双方可以通过谈判、交易,达成妥协,在国事上合作发展,整个民族凝结成一个团队,一致向外扩张发展。这一刻,中华民族的宿命真正改变了。

随着刘、曹间的竞争,社会在快速的变革,这一协议的影响力逐渐彰显……

同日,文聘所带青州海军经过漫漫旅途,终于抵达越南迪石港海面,青州二十只战船呈半月形展开,隐隐包围了迪石港面上弱小的罗马舰队。旗舰智武号指挥台上,文聘放下了望远镜,喃喃自语:“蛮夷,我大汉水师来了。”

海面上,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等武字级战舰率领各自分舰队,旗号招展,耀武扬威。猛烈级战舰折冲、冠武、和戎、安垒、猛烈号尾随旗舰,床弩、投石车、火瓶严阵以待,展示了最强大的攻击能力;驰射级战舰克狄、平虏、讨夷、平狄、威戎号;鹰扬级战舰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号也摆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威压港口内弱小的守军。

此次南下的青州水军,还有仅次于武字级战舰的威字级战舰五艘,分别是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号。它们留在琼州(海南岛),一方面作为整个舰队的接应,一方面照应部分已在南洋出售完货物,想回家过年的青州商船,这些商船个个已装满了当地的特色货物。

见到文聘一幅巴不得开展的神情,时任青州通事官的大秦商人秦论匆匆而至,劝说:“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所向无敌的海军统帅,青州通事官秦论向您致敬!”

秦论将“青州通事官”几个字咬得格外重。文聘明白他的意思,秦论是想告诉文聘他在以青州官员的身份与他沟通。文聘随手行了个军礼,回答道:“通事官阁下,海面风大,我军即将进港,请问你有何要求?”

秦论恭敬的、甚至是谄媚的笑着说:“司令官阁下,坦率地说,您得承认我现在是一个青州贵族了,对于我来说,比较而言,我对青州的归属感甚至高于对大秦帝国。至高无上的城主大人、青、冀、并、幽四州的实际统治者、您我的主人、仁慈的刘大人在来之前,曾经要求我,必须平等的与大秦帝国的领主交流、通商,因此,我以你我主人的名义恳求您,暂时收起您的刀枪,露出您的微笑,体现您的仁慈宽广之心。”

文聘以手抚额摇摇欲坠:“秦胖子,我受不了了,你们大秦国的商人都是如此的说话方式吗?简单点、直接点、明白的告诉我,你想干什么?”

秦论简单的说:“下锚,落帆,等待领港船。”

文聘举起望远镜,打量着港内乱奔乱跑的人群,不屑的回答:“蛮夷之人懂什么?平等交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懂吗?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懂吗?我大汉与这些蛮夷讲什么平等?”

秦论面红耳赤,愤怒的说:“将军阁下,我也是个贵族……”秦论声音突然低沉下来,用细不可闻的嗓门快速的,语不成句的说:“……我要求和您决斗。”

文聘在耳边摆了摆手,鄙夷的说:“秦胖子,海面风虽大,可我听清了你说的话,等这次执行完任务,回到青州后,咱们好好较量一番。”

秦论额头上油汗一粒粒渗出,忍了又忍,还是鼓足勇气说:“将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或许正确,可是,普天之下不止一个君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话或许正确,可是普天之下不止一个国家。你怎么确定他就是你的臣民呢?他为何又必须接受你的统治呢?将军,我等来此是为了求财,武力只是保证财产的安全、交易的公平。将军,你我的主人、至高无上的城主大人曾经交待: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瞬间就是两大文明相会那一刻。此时此刻,你我都是历史中人,请不要因为个人的原因,让这场历史的会晤蒙上鲜血。我强烈的要求你,将军,作为此次会晤的特使,我要求你立即作出和解姿态。”

文聘一声冷笑:“主公曾告诉我:强国之间的对话应该首先从刀剑开始。只有实力相等才能平等交易。这样吧,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我会命令仁武号带你进港,由你上岸与他们交涉,告诉他们,要打要和,一言已决。”

ps:九月了,请把你们的vip票更猛烈的砸向商业三国!谢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