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是灵帝我怕谁 > 第165章 大扩军

三国:我是灵帝我怕谁 第165章 大扩军

作者:绝世笔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4:18 来源:小说旗

御林军的军官们,也开始吹嘘起来:

“我们御林军,是陛下的近卫部队,负责保护陛下安全的军队,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

“而且我们有骑兵,也有步兵,你们若是骑兵不合格,完全可以成为步兵。”

“我们赵云将军,待人宽厚,仁慈厚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将军。”

“他爱惜士卒,体恤士卒,是一位厚道人。”

“要参军,也是来我们御林军,至于虎贲军、金吾卫,都不值得!”

金吾卫的军官,也开始吹嘘起来:“金吾卫也是一等一的军队,你没听过做官当做执金吾吗?”

“我们这金吾卫,也是陛下的近卫部队,而且我们和匈奴人一战,成名之作就是陌刀队和重甲骑兵!”

“这是目前大汉仅有的一支部队,加入我军,绝对是没错!”

三支部队的军官们,都在吹嘘着自己部队的作战经历和各种荣誉,意图招揽合适的士卒加入。

围观的洛阳城附近居民,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打的同样啪啪响。

“金吾卫要求最高,饷银也很丰厚,一个月足足有十两银子。”

“其次是虎贲军,足足有五两银子。”

“最次的就是御林军,虽然号称陛下的近卫部队,可对士卒的要求,最低。”

“每个月只有三两银子的饷银。”

“先去金吾卫试一试,碰碰运气,万一被选中,那就发大财了。”

不少人都在金吾卫那边簇拥着,排队等候检验。

罗五在家中排行老五,家里有些田产,不过和真正的高门大户比起来,还差不少。

家中的几十亩地,根本不够兄弟五个人分的,父亲无奈之下,便打发罗五,参加军队,博取军功,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罗五也很老实的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前去参加军队,他也是一个机灵的人,听到金吾卫饷银高之后,就在这里专门等候。

“一个月十两银子的俸禄,若是坐上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军中管吃住。”

“参军几年以后,退役回家,买上几亩良田,日子岂不是美滋滋?”

罗五心里想着,在安静的排队,很快便轮到他了。

“姓名。”

“罗五。”

“是否自愿参军?”

“是!”

“去将那边的石锁举起来,若是能,就可以参加金吾卫!”

罗五走过去,看到石锁以后,心顿时凉了半截,那石锁足足有两百斤重,他可搬不起来。

不过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走上前去,用力地搬动石锁。

石锁仅仅离地两尺,罗五便再也提不动了。

军官扫视一眼,面无表情的道:“不合格!”

“下一个!”

罗五心里涌现出一丝沮丧,这金吾卫招兵的要求,还真是高。

他垂头丧气的准备换到虎贲军那边试一试,却不料被虎贲军的军官直接叫住。

“罗五,你过来,我给你直接插队的权力。”

军官道。

“谢谢大哥。”

罗五很感激。

那位虎贲军军官,扫视一眼罗五,见他高高瘦瘦,力气也不错,不由得点点头。

他说道:

“别丧气小子,金吾卫的人,都是满脑子肌肉的家伙们。”

“加入我虎贲军,成为一名骑士,你定能建功立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卒,甚至军官!”

“谢谢大哥!”

罗五很感激。

他最终成功参军,虽然不是心仪的金吾卫,可能加入虎贲军,成为吕布将军的麾下一员,也很不错了。

这一支军队,军饷五两银子,虽然少一点,不过大不了多干几年,依旧能成功。

罗五办理完入职手续之后,拿着安家费返回家中,向父母、哥哥们报喜,他也成为一名大汉的士卒了。

因为刘宏的旨意,金吾卫、御林军和虎贲军三支部队,进行了大扩军,三支军队,需要补充到十七万人之多。

所以在洛阳城周边,乃至于整个司隶地区,征兵在不断的进行着。

各级郡县也在不断配合着三支部队的军官,征召士卒,参加军队。

仅仅是第一天时间,三支部队,合计招兵约五万人,不出意外的话,没几天时间,士卒的招收工作,便会完成。

刘宏在街道这个消息之后,是很满意的。

“不错,看来我大汉子民,对参加军队很是热情,这是好事情。”

“若是无人愿意参军,那以后大汉就岌岌可危了。”

“我大汉能有今天的气象,全是靠这些百姓们在支撑,否则难以成事。”

“你们看如何啊?”

刘宏此时,正在和糜竺、王允、荀彧议事,三位心腹之臣,在听到刘宏的评价之后,均是心有默契的对视一眼,齐声回答:

“陛下所言,皆是事实,无可争辩!”

刘宏点点头,将议题转到找见他们来的正事上了。

此次征战匈奴人,获得了大量匈奴人口、牛羊和马匹,这些都需要安置,否则时间长了,就是心腹大患。

刘宏闭着眼睛,沉思片刻道:

“此次获得牛,依旧按照耕牛入户的原则,分发到各州、郡、县,以充实物资之需。”

“至于羊,售卖掉即可。”

“马匹都是一些上好的战马,需要好好管理,除了充实军队之外,还需要养起来,为我大汉积蓄力量。”

“是,陛下!”

三人都回答道。

迟疑下,荀彧询问道:

“陛下,那些被抓获匈奴人士卒、牧民和奴隶们,该如何处置?”

“这些人留下来也是祸害,不如……”

荀彧流露出一丝杀机,显然是打算将那些匈奴人给弄死。

一旁的糜竺、王允,也是一脸认同的表情,没有任何意见。

刘宏眉头一皱,有些不忍心:

“擅动杀伐,屠戮战俘,是不祥之兆啊,朕有些于心不忍。”

“更何况这些匈奴人,大多数都是青壮年之辈,若是留下来,或许还有别的用途。”

“比如说,参加我大汉的各种建设,小高炉炼钢,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驱使他们做这些事情。”

“你们看如何?”

听到这话,王允心中一动,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一般,心思活络起来了。

他身为工部尚书,想的更多,大汉需要人的地方,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