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 第347章 听君一席话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第347章 听君一席话

作者:梦中的虚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5:33 来源:小说旗

两天后,常威靠着硕大的背囊,望着随山势起伏的村落,提振精神道:“快到了。”

他们已经出来了两天,目的地就是范团儿父母当年留下孩子的村落。

从京城出发,火车,汽车,马车,到了辽县后,还要朝着山里沿小路前进六七十里路。

因为是私事,为了不让人觉得他是以权谋私,常威没有调动龙组的人,和范团儿两人结伴而行。

但是假条打到部里,最后还是派了张龙赵虎两人陪同。

他们俩身份特殊,有部委的老爹做后盾,和地方上更容易沟通。

龙组现在声名赫赫,到了城市里自然是夹道欢迎,但是在大山里,你自身本事再硬,没有一个好爹有用。

比如,他们现在想要进山,张龙赵虎去了一趟县政府,地方上立刻帮忙找车。

这里当然不可能有多余的汽车配给他们使用,他们在县城转了一圈就没有看到汽车,边三轮倒是有两辆,可也坐不下。

能找到的只有驴车,还有个叫做史格的小伙子做向导。

驴车后面当然也不是轿厢,而是一辆板车。

史格是个极有眼力劲的年轻人,立刻接上常威的话,“最多还有一个小时就能进村。”

常威点点头,坐着了身子,拿出烟散了一圈,“红土村现在有多少人口?”

“现在都整合到红旗大队了,红土生产队大概有七十几户,两百多人。”

“战争年代迁徙出去的人多吗?”

“不多,这里的村子都在山里面,现在也没几条好路,当年小鬼子也是不常下乡的,征粮的都是县里和乡里的人下来。”

说这话的是赶驴车的老头,姓赵,他一直没坐在车上,就跟在驴子身边。

范团儿邀请过两次,老头都拒绝了,笑着说走路习惯了。

常威知道这是实话,但更多的是心疼驴子。

山路起起伏伏,拉着他们五个人加上行李,驴子并不轻松,所以爬坡的时候常威也会跳下来跟着走,顺便活动一下手脚。

战争年代,很多人躲在山里不出去,躲在山里面最多饿肚子,出去了可能会吃枪子。

范团儿听到老赵的话,眼中泛起希冀的光。

收养弟弟的人家没找到,也许是朝着更深的山里去躲藏了,现在太平了,可能他们还会回来。

张龙赵虎只是陪同,他们能理解范团儿想要找到亲人的急切,但是没办法完全共情,拢着袖子好奇的打量四周。

“难怪当年在这里打游击,就这种地形,别说小鬼子,霉军来了也没辙。”

“路都没有,霉国那些少爷兵离开车,爬山都能累死。”

“所以说,自古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地方山势险要,民风彪悍,北边临着草原,东边南边都是中原腹地,西边又是黄土高原,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常威瞅了眼张龙,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番见识,就看他小小骄傲了下,“组长,我可是熟读三国的,关羽张辽可都是山西人,我打小就敬佩他们。”

“糟蹋完西游记,又来谈论三国?”常威哂笑着摇了摇头,“听君一席话,省我十年书。”

“组长,我这哪里是糟蹋,是看书看的仔细,哪里像一般人那样囫囵吞枣。”张龙梗着脖子不服气,“三国演义里藏着的事情太多了,不认真读怎么能行。”

反正还有个把小时才能到,常威本也闲着,歪在背包上,扬了扬眉毛:“细嗦。”

“您知道关云长为什么会在荆州被俘吗?”

“白衣渡江?”

“那只是表象,关云长可是真正在万军阵前杀过颜良的,杀出一条血路不难吧?被俘是因为关云长那时候已经举不动大刀。”

“老了是吧?”

“不是,不是,是华佗给他刮骨疗毒的时候下了黑手。”张龙神神秘秘的看了眼天空,似乎怕被雷劈,“华佗不敢明着杀关云长,就暗下黑手,所以关羽后来就废了条胳膊。”

范团儿也是熟读四大名着的,啐了一口,柳眉竖起道:“华佗?他为什么要害关公?”

“替儿子报仇啊。”

“华佗的儿子?”

“嗯,华雄。”

范团儿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杀华雄的是孙坚,而且谁告诉你华雄是华佗儿子的。”

说罢,跳下马车不再理会这个家伙。

张龙看范团儿已经下了车跟在老赵身边打听着这些年的变化,小声道:“组长,刘备骗婚的事情您知道吗?”

“刘备骗婚?他骗了谁?”

“孙尚香啊!”

常威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刘备借荆州的事,又觉得张龙没憋什么好屁,于是闭嘴不语,准备听听他的解读。

“当年孙权想要把孙尚香嫁给刘备您知道吧?孙尚香那会是千金小姐,刘备是个中年大叔,又没兵没权,孙尚香自然是看不上的。”

常威嗤笑一声没说话。

啥时候古代女子的婚姻还能自己选了?

张龙不以为意,见赵虎和史格都聚精会神的凑过来,得意道:“那为何最后又嫁了呢?只因为刘备说了句,我二弟天下无敌。”

常威刚好吸了口烟,好险差点没呛死。

张龙得意的摇晃着脑袋,“所以后来孙尚香发现自己上当,才气的要返回江东,赵子龙截江二救阿斗。”

赵虎和史格半信半疑的看向张龙,总觉得他在胡说八道,但是逻辑很完整。

常威竖了个大拇指,“人才啊,三国是被你给读明白了。”

“嘿嘿,我在给您说个文化人的事。”张龙偷偷瞥了眼范团儿,声音压的更低了些,“曹植七步成诗,您记得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常威轻轻背诵着。

这首诗有五个版本,常威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张龙也竖了个大拇指,敬佩道:“组长果然是个文人。”

常威觉得他在骂人,便没给他好眼色。

张龙也不在意,笑嘻嘻问道:“组长,这个同根生的根......您说这是谁的根?”

这次常威实在没忍住,躺在板车上剧烈咳嗽起来。

谁特么教你解读的?

你的语文老师是谁?

范团儿转过头来好奇的看了眼,目光扫过张龙时,不经意露出一丝嫌弃。

黄昏时分,他们终于走到了地方。

村口是块平地,老槐树下坐满了人,正是农闲时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拢着袖子看着突兀到访的城里人。

甚至还能看见抱着娃儿喂奶的年轻妇人,落落大方也不避让。

常威估摸着,在这里坐一个小时,村里过去一年的事情都能弄明白。

“那个后生长的真俊啊!”

“女娃长的才水灵。”

“这些城里人穿的真好看。”

“小声点,他们都带着枪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