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 第469章 故人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第469章 故人

作者:梦中的虚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5:33 来源:小说旗

常威找到苏局长,拿到了老王的调令。

作为回报,他没有向省委和省厅的同志提及张龙赵虎审讯的过程,更没有谈屈打成招的事。

十几岁就开始读《洗冤录》的人才,他没有道理放过。

此时全国的法医也不过刚刚起步,有工作经验的更少,都是各级公安部门的心肝宝贝,常威也不好夺人所好。

易县不过是个人口十几万的小县城,老王留在这里屈才了。

至于老王本人的意见......他当然愿意。

且不说龙组的风光,留在易县,他到死也不过是个没编制的临时工,而跟着常威,他立刻就能转正。

和省委,省厅,地委的领导们敷衍了几句,约定明天一起去崖山公社看望两位老英雄,常威带着组员回到招待所休息。

赵虎在路上感叹着,“张龙,在京城的时候只知道你喜欢胡说八道,原来连官面都能应对自如,口才不错啊!”

“有口才没用,会口才有用。”张龙小声嘀咕着。

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看向前面的范团儿。

因为一时犹豫,他明显感觉到常威最近对他的态度冷淡了些,最近正在积极的走夫人路线,想吹枕头风。

至于口才,他一直很好,不过以前都是用在和同事们之间插科打诨上。

在部委的时候,有老爹镇着,不敢放肆。

到了龙组,那时候常威还是个科级,有什么场面也要亲自出面,更没他发挥的机会。

现在常威已经到了正处,享受的是厅局级待遇,有些话,有些事,再不方便亲自来说来做,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从小耳濡目染,二代又怎么可能都是纨绔子弟。

“那两人先留着吧,你不耐烦应酬,我又是个女人......”范团儿走在常威身侧,小声道。

“你是政委,你说了算。”常威没有拒绝。

“嗯,先观察观察。”

范团儿才不是被张龙给糊弄了,她是真心觉得这两货还有用。

至于常威,多两个少两个,无所谓的事,反正机密的事情也不会用上他们。

唉,也不知道来福他们现在到哪里了!

纵火杀人案是突发事件,并不会耽搁常威的行程,第二天一早,大车小车十几号人一起回到崖山公社。

省委的领导小跑着到两位老爷子面前,躬着腰问好。

“老英雄住在这里,太委屈了。”

原本破败的几间道房已经换了大梁,又重新盖了瓦,此时正在赶工粉刷墙面和修缮地面。

但是破败的大殿确实有些寒酸。

张老头只是摆手,“暂住而已,离乡多年回来看看,不敢劳烦过甚。”

“老英雄还是去县城里住吧,那里交通方便,还有医院,保管您住的舒服,衣食无忧。”

“不了,就在道观里住些日子,入了秋还是要回京城的。”

省委,地委,县委的领导们就极力挽留。

有两位上达天听的老爷子能住在县城,只要巴结好了,以后很多事情可以让他们出面,比自己跑部钱进容易的多。

可惜张老头就是不肯,笑道:“小猢狲还在京城呢,不看着他,心里不踏实。”

领导们顺着张老头慈爱的目光,看到和老王头交谈的常威,心中叹息。

小猢狲,这可不是骂人!

那是人家亲孙子,自己伺候的再好也比不了。

在崖山公社住了两天,房屋修缮完成,常威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他去屋里放下了五百斤粮食,走出来拿出个瓷瓶塞到张老头手上,“破老头,王爷爷年纪大,您得多照看着点。”

张老头把瓷瓶打开闻了闻,放心道:“算你有良心。”

“我一直有良心,没放黄莲,没放苦参,还裹了蜂蜜的,别省,不舒服的时候就吃。”

“放心吧,我保管把你王爷爷伺候好。”

“您自己也得注意点,别逞能,六十多岁的人了。”

张老头就笑,揉搓着常威的脑瓜子,把瓷瓶放到怀里收好。

常威并不太担心他们在易县的生活。

在这里,他们就是两位老太爷,别说公社,就是县里,行署,都不敢怠慢。

而且他们还不需要地方上供应,社员们平时送点菜,送点柴什么的,俩老头也会给钱,不会让孩子们白干。

临走前,常威把王翠萍拉到一边,“这一趟我要去南省,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港岛,到时候帮您打听下。”

王翠萍连连点头,“常干部,谢谢您。”

“您有他的照片吗?”

“有的。”她在机场和丈夫无声道别后,曾经回到家里去找丈夫留下的情报和黄金,临走时只带走了相框。

那是十年前的照片,里面的王翠萍衣着华贵,笑容正美。

......

从易县离开,和王用大将约定的会合地点是临安。

常威从火车站出来,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不同于京城的漫天风沙,这里的一切都和谐自然。

北方此时还覆盖着白雪,而临安已经有了春的气息。

来接常威的是江省调查厅,从这时开始,龙组就进入到工作状态,以巡视组的身份开始陪同领导巡视东南。

火车站到招待所的路上,他们远远的瞧见京杭大运河,一座长长的石桥横跨东西,水上全是木船,河边立着高脚楼。

临安的老建筑十分有特色,皆是两层木楼,尤其是第二层很有古韵,连窗户都是竖着向上推开的。

常威莫名想起一位拿着撑杆开窗的美貌妇人。

招待所就在西湖边上,岳飞庙前。

南宋时,此处有官家酿酒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

因为附近池塘种有荷花,每当夏风吹过,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常威等人放下行李,又去岳飞庙前参观了一番,出来后看向陪同的调查厅同志道:“领导什么时候到?”

“明天的火车。”

“好,你们提前过来,我要去接站。”

“是。”

“打听个事,西湖边有昆曲社吗?”

“常组长爱听戏曲?有的,有的,离这里不远的小花昆曲社,他们每周都有演出。”

常威看着湖面,悠悠道:“昆曲这么雅,我哪里听的懂,不过是有位故人在此,想去拜访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